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叶轮,叶轮的中央设置有中心轴,该中心轴为空心的圆管;叶轮的侧部设置有磁铁,中心轴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磁场的磁感应器件;温度传感器也安装于中心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而且既能够检测液体流量,又能够检测液体的温度,实用性更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先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其中,现有技术的用于液体加热的装置,通常包括一个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流量传感器、一个用于测量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这种采用两个分开设置的结构,体积较大、安装麻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日益发展,现有用于液体加热装置的传感器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而且既能够检测液体流量,又能够检测液体的温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叶轮,叶轮的中央设置有中心轴,该中心轴为空心的圆管;叶轮的侧部设置有磁铁,中心轴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磁场的磁感应器件;温度传感器也安装于中心轴内。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叶轮包括轮毂、沿轮毂圆周均匀设置的多个叶片,轮毂的中心位置沿轮毂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轴孔,轮毂的侧部位置沿轮毂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磁铁安装孔,轮毂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于中心轴上,磁感应器件设置于中心轴内,磁铁插接于磁铁安装孔内。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叶轮设置有4个叶片。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磁感应器件为干簧管或霍尔元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心轴由不锈钢制成。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磁铁为永磁铁。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磁感应器件的外围设置有筒状的隔磁件;隔磁件安装于中心轴内,且隔磁件开设有可供磁铁磁场通过的缺口;隔磁件插接于中心轴内,磁感应器件插接于隔磁件内。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隔磁件沿中心轴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C字形。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隔磁件由硅钢片制成。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叶轮,叶轮的中央设置有中心轴,该中心轴为空心的圆管;叶轮的侧部设置有磁铁,中心轴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磁场的磁感应器件;温度传感器也安装于中心轴内;本技术转动连接于中心轴上的叶轮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发生相应的转动,叶轮的转动会带动插接于叶轮上的磁铁发生相应的转动,当磁铁转动一定的角度,磁感应器件受到磁化并导通,从而能够通过磁感应器件导通的次数、频率来计量出液体的流量大小,通过设置于中心轴内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液体温度进行感应、检测,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而且既能够检测液体流量,又能够检测液体的温度,实用性更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先进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中心轴1、叶轮2、轮毂21、叶片22、轴孔23、磁铁安装孔24、磁铁3、隔磁件4、磁感应器件5、温度传感器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温度传感器6、叶轮2,叶轮2的中央设置有中心轴1,该中心轴1为空心的圆管;叶轮2的侧部设置有磁铁3,中心轴1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3磁场的磁感应器件5;磁感应器件5为干簧管或霍尔元件;温度传感器6也安装于中心轴1内,叶轮2包括轮毂21、沿轮毂21周向方向均布设置于轮毂21外周面上的多个叶片22,本实施例中的叶轮2设置有4个叶片22,轮毂21的中心位置沿轮毂2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轴孔23,轮毂21的侧部位置沿轮毂2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磁铁安装孔24,轮毂21通过轴孔23转动连接于中心轴1上,磁感应器件5设置于中心轴1内,磁铁3插接于磁铁安装孔24内,中心轴1由不锈钢制成,由不锈钢制成的中心轴1不易发生生锈,使用寿命更长,磁铁3为永磁铁;本技术转动连接于中心轴1上的叶轮2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发生相应的转动,叶轮2的转动会带动插接于叶轮2上的磁铁3发生相应的转动,当磁铁3转动一定的角度,磁感应器件5受到磁化并导通,从而能够通过磁感应器件5导通的次数、频率来计量出液体的流量大小,通过设置于中心轴1内的温度传感器6能够对液体温度进行感应、检测,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而且既能够检测液体流量,又能够检测液体的温度,实用性更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先进性。实施例2,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磁感应器件5的外围设置有筒状的隔磁件4,隔磁件4安装于中心轴1内,且隔磁件4开设有可供磁铁3磁场通过的缺口,隔磁件4插接于中心轴1内,磁感应器件5插接于隔磁件4内,隔磁件4沿中心轴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C字形,隔磁件4由硅钢片制成;当磁铁3转动至隔磁件4的开口处,磁感应器件5受到磁化并导通,每当叶轮转动一圈,磁感应器件5受到磁铁3磁化并导通一次,从而能够通过磁感应器件5导通的次数、频率来计量出液体的流量大小。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工作原理:液体流经叶轮2时会带动叶轮2在中心轴1上发生相应的转动,叶轮2的转动会带动插接于叶轮2上的磁铁3发生相应的转动,当磁铁3转动一定的角度,磁感应器件5受到磁化并导通,从而能够通过磁感应器件5导通的次数、频率来计量出液体的流量大小,通过设置于中心轴1内的温度传感器6能够对液体温度进行感应、检测;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便于安装,而且既能够检测液体流量,又能够检测液体的温度,实用性更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先进性。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6)、叶轮(2),其特征在于:叶轮(2)的中央设置有中心轴(1),该中心轴(1)为空心的圆管;叶轮(2)的侧部设置有磁铁(3),中心轴(1)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3)磁场的磁感应器件(5);温度传感器(6)也安装于中心轴(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6)、叶轮(2),其特征在于:叶轮(2)的中央设置有中心轴(1),该中心轴(1)为空心的圆管;叶轮(2)的侧部设置有磁铁(3),中心轴(1)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磁铁(3)磁场的磁感应器件(5);温度传感器(6)也安装于中心轴(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包括轮毂(21)、沿轮毂(21)圆周均匀设置的多个叶片(22),轮毂(21)的中心位置沿轮毂(2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轴孔(23),轮毂(21)的侧部位置沿轮毂(2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磁铁安装孔(24),轮毂(21)通过轴孔(23)转动连接于中心轴(1)上,磁感应器件(5)设置于中心轴(1)内,磁铁(3)插接于磁铁安装孔(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设置有4个叶片(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