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67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水的第一水箱、用于中转作用的第二水箱、用于加热水的加热组件、用于热交换冷却水的冷却组件、用于提供开水或凉白开的供液嘴;所述第二水箱连接在第一水箱与加热组件之间,且第二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加热组件的加热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冷却进水口连接,冷却组件的冷却出水口与供液嘴连接;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热交换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二水泵,冷却组件的热交换出水口与第二水箱的回收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随时快速地获得开水,也能够随时快速地获得凉白开,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于日常生活中。于日常生活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凉白开是指经烧开沸腾后并冷却至适宜饮用温度或指定温度的水,由于直接饮用没有经过烧开沸腾杀菌的自来水不利于身体健康,而刚烧开的开水无法直接饮用,所以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饮用的水都是凉白开。
[0003]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做法都是通过将水烧开沸腾后再通过与室温进行热交换并慢慢地等待烧开沸腾的水冷却至适宜饮用温度的方式获取凉白开,而通过该方式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无法随时快速地获得所需饮用的凉白开,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随时快速地获得所需饮用的凉白开的加热装置成为相关
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既能够随时快速地获得开水,也能够随时快速地获得凉白开,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日常生活中。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水的第一水箱、用于中转作用的第二水箱、用于加热水的加热组件、用于热交换冷却水的冷却组件、用于提供开水或凉白开的供液嘴;所述第二水箱连接在第一水箱与加热组件之间,且第二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加热组件的加热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冷却进水口连接,冷却组件的冷却出水口与供液嘴连接;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热交换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二水泵,冷却组件的热交换出水口与第二水箱的回收水口连接。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道、套设于冷却管道上的冷却筒,冷却进水口、冷却出水口分别设置于冷却管道的两端,热交换进水口设置于冷却筒的底部,热交换出水口设置于冷却筒的顶部。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本技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本技术还包括用于监测加热组件内液体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却组件内液体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水槽壳体、厚膜加热板,加热进水口、加热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水槽壳体上,厚膜加热板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底部的电加热膜,电加热膜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槽壳体与厚膜加热板的基板之间相围形成涡状加热管道,电加热膜为与加热管道轨迹相同的涡状结构。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槽壳体与厚膜加热板的基板之间一体焊接成型。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水箱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保温层为隔热陶瓷材质。
[00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水箱的容积大于第二水箱的容积。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水的第一水箱、用于中转作用的第二水箱、用于加热水的加热组件、用于热交换冷却水的冷却组件、用于提供开水或凉白开的供液嘴;所述第二水箱连接在第一水箱与加热组件之间,且第二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加热组件的加热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冷却进水口连接,冷却组件的冷却出水口与供液嘴连接;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冷却组件的热交换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二水泵,冷却组件的热交换出水口与第二水箱的回收水口连接;
[0016]当需要制取开水时,启动第一水泵,通过第一水泵将第二水箱中的水抽送至加热组件中,第一水箱中的水会随着第二水箱中的水被第一水泵抽走而流入第二水箱中,加热组件工作并将水加热烧开,此时第二水泵并未启动,即冷却组件并未通入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水,经过加热组件加热烧开后的水直接从供液嘴向外流出,获得所需开水;当需要制取凉白开时,启动第一水泵,通过第一水泵将第二水箱中的水抽送至加热组件中,第一水箱中的水会随着第二水箱中的水被第一水泵抽走而流入第二水箱中,加热组件工作并将水加热烧开,经过加热组件加热烧开后的水流至冷却组件中,启动第二水泵,通过第二水泵将第一水箱中的冷水抽送至冷却组件中并与加热烧开后的水进行热交换,通过流入冷却组件中的冷水能够快速地对加热烧开后的水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快速地获得所需凉白开,本技术既能够随时快速地获得开水,也能够随时快速地获得凉白开,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另外,本技术通过第二水泵抽送至冷却组件中的冷水在流经冷却组件并与加热烧开后的水发生热交换后流回至第二水箱中,由于流经冷却组件中的水在与加热烧开后的水发生热交换后会升温,将该部分吸收有热量的水流回至第二水箱中有利于后续流入加热组件中进行加热烧开,不仅能够更加快速地将水加热烧开,而且能够节省能耗,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厚膜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控制模块1、第一水箱2、第一出水口21、第二水箱3、第二进水口31、第二出水口32、回收水口33、加热组件4、水槽壳体41、厚膜加热板42、基板421、电加热膜422、加热管道43、加热进水口44、加热出水口45、冷却组件5、冷却管道51、冷却筒52、冷却进水口53、冷却出水口54、热交换进水口55、热交换出水口56、供液嘴6、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8、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保温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包括用于存储冷水的第一水箱2、用于中转作用的第二水箱3、用于加热水的加热组件4、用于热交换冷却水的冷却组件5、用于提供开水或凉白开的供液嘴6;所述第一水箱2包括第一出水口 21,第二水箱3包括第二进水口31、第二出水口32、回收水口33,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进水口44、加热出水口45,冷却组件5包括冷却进水口53、冷却出水口54、热交换进水口55、热交换出水口56;所述第二水箱3连接在第一水箱2与加热组件4之间,第一水箱2 的第一出水口21与第二水箱3的第二进水口31连接,且第二水箱3 的第二出水口32与加热组件4的加热进水口44之间设有第一水泵 7;所述加热组件4的加热出水口45与冷却组件5的冷却进水口53 连接,冷却组件5的冷却出水口54与供液嘴6连接;所述第一水箱 2的第一出水口21与冷却组件5的热交换进水口55之间设有第二水泵8,冷却组件5的热交换出水口56与第二水箱3的回收水口33 连接;当需要制取开水时,启动第一水泵7,通过第一水泵7将第二水箱3中的水抽送至加热组件4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冷水的第一水箱(2)、用于中转作用的第二水箱(3)、用于加热水的加热组件(4)、用于热交换冷却水的冷却组件(5)、用于提供开水或凉白开的供液嘴(6);所述第二水箱(3)连接在第一水箱(2)与加热组件(4)之间,且第二水箱(3)的第二出水口(32)与加热组件(4)的加热进水口(44)之间设有第一水泵(7);所述加热组件(4)的加热出水口(45)与冷却组件(5)的冷却进水口(53)连接,冷却组件(5)的冷却出水口(54)与供液嘴(6)连接;所述第一水箱(2)的第一出水口(21)与冷却组件(5)的热交换进水口(55)之间设有第二水泵(8),冷却组件(5)的热交换出水口(56)与第二水箱(3)的回收水口(3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包括冷却管道(51)、套设于冷却管道(51)上的冷却筒(52),冷却进水口(53)、冷却出水口(54)分别设置于冷却管道(51)的两端,热交换进水口(55)设置于冷却筒(52)的底部,热交换出水口(56)设置于冷却筒(52)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1),所述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8)分别与控制模块(1)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