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岳专利>正文

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29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和第三编码器,第一编码器上设置有第一控制轴,第二编码器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第三编码器上设置有第三控制轴,第一控制轴的上伸出端上设置有一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一齿圈啮合,齿圈内转动设置有与第二控制轴传动连接的转盘,转盘的外周壁上周向均布有多个切槽,切槽内设置有钢球和弹簧;第一控制轴的下伸出端设置有转杆,转杆上转动设置有推片,第三控制轴的伸出端上设置有齿盘,在转杆的外端部上设置有将推片压紧于齿盘之上的弹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具有占用空间小、具有组合功能、操作简洁、线路连接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开关,特别涉及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
技术介绍
编码器和单层编码器是测控仪器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目前两种电子元件都是单独使用,通过线路连接实现相互关联。但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测控仪器仪表板较小或者内部装配空间不足的时候,传统使用编码器和单层编码器的缺点明显:1.占用仪表板面积较大,两个元件均需要较大的面板表面区域;2.操作功能单一,每个旋钮只能实现单一功能,往往无法较好地实现预想功能;3.操作不便,两个旋钮需要多重操作;4.线路连接麻烦,两个元件的位置影响到连接线路,造成线路连接的复杂。因此,传统的使用方法相应也要求测控仪器提供足够的平面尺寸,因而制约了测控仪器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04927101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包括通过底盖、顶盖和壳体所组成的密闭空腔,密闭空腔中从上至下分别通过上层编码器电路板和下层编码器电路板分隔成三部分,上层编码器电路板上设置有上层编码器,下层编码器电路板上设置有下层编码器,底盖的底部设置有单层编码器,上层编码器连接有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1)、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位于上盖板(11)和中盖板(12)之间并列设置有第一编码器(21)和第二编码器(22),位于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之间设置有第三编码器(23),第一编码器(21)上设置有伸出第一编码器(21)上下两端的第一控制轴(31),第二编码器(2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32),第三编码器(23)上设置有第三控制轴(33),第一控制轴(31)的上伸出端上设置有一驱动齿轮(4),驱动齿轮(4)与一齿圈(5)啮合,齿圈(5)内转动设置有转盘(6),转盘(6)的外周壁上周向均布有多个与外部相通的L形切槽(61),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编码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1)、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位于上盖板(11)和中盖板(12)之间并列设置有第一编码器(21)和第二编码器(22),位于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之间设置有第三编码器(23),第一编码器(21)上设置有伸出第一编码器(21)上下两端的第一控制轴(31),第二编码器(2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32),第三编码器(23)上设置有第三控制轴(33),第一控制轴(31)的上伸出端上设置有一驱动齿轮(4),驱动齿轮(4)与一齿圈(5)啮合,齿圈(5)内转动设置有转盘(6),转盘(6)的外周壁上周向均布有多个与外部相通的L形切槽(61),每个L形切槽(61)内设置有一与L形切槽(61)的一槽壁和齿圈(5)内壁接触的钢球(62),钢球(62)和L形切槽(61)的另一槽壁之间设置有弹簧(63),第二控制轴(32)的伸出端和转盘(6)传动连接;第一控制轴(31)的下伸出端上横向设置有一转杆(7),转杆(7)的外端部上转动设置有推片(9),第三控制轴(33)的伸出端上设置有齿盘(8),齿盘(8)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岳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