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开关和安全带锁扣
本申请涉及汽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开关和一种安全带锁扣。
技术介绍
安全带和锁扣是重要的汽车安全设备,安全带的一头由锁舌牵引,使用时需要插入锁扣,从而在碰撞过程中将人员固定在座椅上,减少伤亡的可能性。现有的锁扣与锁舌之间的连接基本为机械连接居多,当需要将锁扣进行解锁时,通过按压锁扣按钮即可,其操作简单便捷。但是,正因为如此方便,则极容易造成在有外力的情况下,促使按钮对锁扣的自动解锁。或者在系安全带的时候,因操作失误,使得锁舌未插入到锁扣内,但是这样的隐患又没有被及时发现,就会造成乘员在安全带未系好的情况下驾车行驶,从而给乘员带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带锁扣的安全防护效果。现有技术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则在锁扣内设置有线束开关,通过线束开关在锁舌脱离锁扣的情况下及时提醒乘员,以提升安全带锁扣的安全防护效果。但是,由于现有的线束开关在实现发出警报的过程中,其是需要锁扣的锁止按钮带动的,这样在往复的移动过程中,就会对线束开关造成磨损,从而降低线束开关的工作实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开关,应用于安全带锁扣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板本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线束板本体上的滑动开关;/n所述线束板本体包括设置有通、断电区域的第一面板和设置有连接电路的第二面板,所述连接电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面板的通、断电区域,所述第二面板是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板;/n所述滑动开关包括滑接结构和通电结构,所述滑接结构位于所述滑动开关的本体上,所述滑接结构滑接于所述第二面板,以使所述滑动开关在所述线束板本体上滑动;/n所述通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滑动开关的本体的内侧面,并朝向所述通、断电区域,在滑动过程中,所述通电结构可与所述第一面板的通、断电区域抵接,实现控制所述线束开关的通、断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开关,应用于安全带锁扣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板本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线束板本体上的滑动开关;
所述线束板本体包括设置有通、断电区域的第一面板和设置有连接电路的第二面板,所述连接电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面板的通、断电区域,所述第二面板是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板;
所述滑动开关包括滑接结构和通电结构,所述滑接结构位于所述滑动开关的本体上,所述滑接结构滑接于所述第二面板,以使所述滑动开关在所述线束板本体上滑动;
所述通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滑动开关的本体的内侧面,并朝向所述通、断电区域,在滑动过程中,所述通电结构可与所述第一面板的通、断电区域抵接,实现控制所述线束开关的通、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电区域包括沿所述线束板本体的延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区域、第二导电区域和第三导电区域;
当所述通电结构连通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和所述第二导电区域时,所述线束开关为断电状态;
当所述通电结构连通于所述第三导电区域和所述第二导电区域时,所述线束开关为通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板本体还包括第一通电孔和第二通电孔;
所述第一通电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区域,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导电区域与所述连接电路的连通;
所述第二通电孔设置在所述第三导电区域,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导电区域与所述连接电路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路包括沿垂直所述线束板本体的延展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上的第一连接电路和第二连接电路;
所述第一连接电路的首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通电孔,所述第一连接电路的末端连接于所述线束板本体上的第一接线体;
所述第二连接电路的首段连接于所述第二通电孔,所述第二连接电路的末端连接于所述线束板本体上的第二接线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板本体还包括第三通电孔和第四通电孔,
所述第三通电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区域,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双虎,施炳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