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07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获得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基础学科信息;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当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第一课程信息具有第一相关度时,确定所述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第一科目信息与第二科目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一课时分配信息。达到针对不同的科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准确分配课时时间,结合用户学习基础个性化定制课程分配,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线教育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线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在线教育以更便利、更灵活的教育形式,为更广泛的受众群提供教学服务。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现有的在线教育体系中,针对不同科目的难度系数的不同,并不能做到准确的进行课时的分配,没有深度结合用户的学习基础,无法为用户进行个性化课程分配,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针对不同科目的难度进行准确的分配,不能深度结合用户学习基础为用户进行个性化课程分配,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针对不同的科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准确分配课时时间,结合用户学习基础个性化定制课程分配,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的技术效果。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及系统。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础学科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是否具有第一相关度;当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具有第一相关度时,确定所述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第一科目信息与第二科目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一课时分配信息。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础学科信息;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是否具有第一相关度;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具有第一相关度时,确定所述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第一科目信息与第二科目信息;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一课时分配信息。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第一科目和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不同,并结合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一课时分配信息的方式,达到针对不同的科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准确分配课时时间,结合用户学习基础个性化定制课程分配,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影响因子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进一步保证所述影响因子安全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获得更加准确的训练模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将所述标识信息输入训练模型,进行监督学习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获得更加适合用户的课程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的授课科目分配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中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一课时分配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一判断单元14,第一确定单元15,第四获得单元16,第五获得单元17,第六获得单元18,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针对不同科目的难度进行准确的分配,不能深度结合用户学习基础为用户进行个性化课程分配,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针对不同的科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准确分配课时时间,结合用户学习基础个性化定制课程分配,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的技术效果。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的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申请概述在线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在线教育以更便利、更灵活的教育形式,为更广泛的受众群提供教学服务。在现有的在线教育体系中,针对不同科目的难度系数的不同,并不能做到准确的进行课时的分配,没有深度结合用户的学习基础,无法为用户进行个性化课程分配,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础学科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是否具有第一相关度;当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具有第一相关度时,确定所述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第一科目信息与第二科目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n获得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n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础学科信息;/n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n判断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是否具有第一相关度;/n当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具有第一相关度时,确定所述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第一科目信息与第二科目信息;/n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n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n根据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一课时分配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型的在线教育课程分配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础学科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是否具有第一相关度;
当所述第一基础学科信息与所述第一课程信息具有第一相关度时,确定所述第一课程信息中的第一科目信息与第二科目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一课时分配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影响因子信息;
获得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二影响因子信息;
将所述第一影响因子信息与所述第二影响因子信息分别输入训练模型,其中,所述训练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影响因子信息或所述第二影响因子信息和用来标识科目的引用等级的标识信息;
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学科等级信息或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二学科等级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预期掌握度信息;
获得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二预期掌握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学科等级信息与所述第一预期掌握度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难度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学科等级信息与所述第二预期掌握度信息,获得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二难度系数;
对比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难度系数与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二难度系数,确定所述第一科目与所述第二科目的难度系数比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影响因子信息,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个影响因子,并根据所述第一个影响因子生成第一校验码,其中,所述第一校验码与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个影响因子一一对应;
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二个影响因子,并根据所述第二个影响因子和第一校验码生成第二校验码,其中,所述第二校验码与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二个影响因子一一对应;
以此类推,获得第一科目的第N个影响因子,并根据所述第N个影响因子和第N-1校验码生成第N校验码,其中,所述第N校验码与所述第一科目的第N个影响因子一一对应,且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将第一科目所有的影响因子和校验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来标识科目的引用等级的标识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科目的第一知识体系信息;
获得所述第二科目的第二知识体系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知识体系信息与所述第二知识体系信息,获得用来标识科目的引用等级的标识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训练模型包括:
将所述用来标识科目的引用等级的标识信息作为监督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