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冬玮专利>正文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07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城市供热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包括供热管道,供热管道中部设有开口,开口下端设有第一水管,第一管道上端口外壁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均匀设有螺栓,螺栓从下到上依次贯穿连接片和供热管道下部端面,第一管道内腔上端设有第一滤水网,第一滤水网下端设有节流元件,第一管道内腔中心处设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端面设有第二滤水网,第二滤水网面积与第一管道横截面相等,第一管道内腔下端与第二管道外壁之间设有填充物,第一管道中下部左侧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外部固定连接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中部设有排污阀,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不占用其他供热时间,节省了更多的供热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集中供热设备
,具体为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集中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有效空间,所以,集中供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的热水供热系统由于在夏季检修期间需要泄水,无法对管道进行湿保养,氧化腐蚀形成的锈渣等污浊物在管道内沉积,在每年度开始供热之际,污浊物都会随供热的水流冲击到各家各户的Y管道内或者沉积在室内供热管内壁上,且清洗难度大,同时供热不到位,热损失大,浪费资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包括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下端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端口外壁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匀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从下到上依次贯穿连接块和供热管道下部端面,所述第一管道内腔上端设有第一滤水网,所述第一滤水网下端设有节流元件,所述第一管道内腔中心处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端面设有第二滤水网,所述第二滤水网面积与第一管道横截面相等,所述第一管道内腔下端与第二管道外壁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第一管道中下部左侧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外部固定连接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中部设有排污阀。<br>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为设置在第一管道外圈的环形连接件,且连接块与第一管道上端面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凹槽,且凹槽与供热管道下端相匹配,且连接块与供热管道之间设有环形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水网为粗过滤网,且第一滤水网焊接于第一管道内腔内壁,所述第二滤水网为精过滤网,且第二滤水网外围设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第一管道内壁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填充物为通用型防水胶,且填充物上端面呈向左倾斜状,下端面与第一管道下端相平齐。优选的,所述排污口下端与填充物上端面平齐,所述排污管道为向左倾斜状,且倾斜角度与填充物上端面倾斜角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二滤水网设置于节流元件下部,且第二滤水网焊接于第二管道上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连接块、螺栓、第一管道、第一滤水网和第二滤水网,保证第一滤水网能够阻挡供热管道中较大的颗粒物,如青苔等,保证在清洗管道时,利用螺丝刀将螺栓拧出,取下第一管道,清理第一滤水网上端面较大的颗粒物,保证清理难度减小,且方便快捷。采用节流元件、第二滤水网、第二管道、填充物、排污口、排污阀和排污管道,在清理第一管道时,可以利用节流元件将供热管道的热水阻挡进入第一管道,保证其他用户正常供热,打开排污阀,残留在第一管道下端倾斜面的浑浊物随排污口流出,水带动浑浊物进入倾斜状的排污管道排出,第二滤水网保证热水通过清理好的第一滤水网将较小的颗粒物拦住,保证进入第二管道的热水清洁,填充物保证第二管道在第一管道内腔稳定摆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供热管道;2、螺栓;3、开口;4、连接块;5、第二滤水网;6、排污阀;7、排污管道;8、排污口;9、第一滤水网;10、节流元件;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13、填充物。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包括供热管道1,供热管道1中部设有开口3,开口3下端设有第一管道11,第一管道11上端口外壁设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均匀设有螺栓2,螺栓2从下到上依次贯穿连接块4和供热管道1下部端面,开口3呈圆状,且第一管道11的端口与开口3相对应,保证不改变热水流速,螺栓2在连接块4左右两侧均设有两组,保证连接块4与供热管道1紧密连接,避免热水漏出。请查阅图1,第一管道11内腔上端设有第一滤水网9,第一滤水网9下端设有节流元件10,第一管道11内腔中心处设有第二管道12,第二管道12上端面设有第二滤水网5,第二滤水网5面积与第一管道11横截面相等,第一滤水网9和第二滤水网5均为涂有漆料的钢丝网,且第一滤水网9与第二滤水网5的面积相等,第一滤水网9的厚度大于第二滤水网5,保证第一滤水网9能够阻挡更多的颗粒物,第二滤水网5上端面中部设有纱布,且纱布下端对应第二管道12,保证浑浊物不会进入第二管道12内腔,避免污浊物都会随供热的水流冲击到各家各户的Y管道内或者沉积在室内供热管内壁上。请参阅图1,第一管道11内腔下端与第二管道12外壁之间设有填充物13,第一管道11中下部左侧设有排污口8,排污口8外部固定连接排污管道7,排污管道7中部设有排污阀6,排污管道7焊接与第一管道11左侧外壁,且第一管道11左侧外壁上设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排污管道7,防止排污管道焊接的不牢固,导致掉落。请参阅图1,连接块4为设置在第一管道11外圈的环形连接件,且连接块4与第一管道11上端面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凹槽,且凹槽与供热管道1下端相匹配,且连接块4与供热管道1之间设有环形橡胶垫,供热管道1为圆柱型,凹槽的弧度与供热管道1下端的弧度相等,保证连接块4与供热管道1能够紧密连接,且设有环形橡胶垫,保证密封性良好,供热管道1内腔的水不会渗出。请参阅图1,第一滤水网9为粗过滤网,且第一滤水网9焊接于第一管道11内腔内壁,第二滤水网5为精过滤网,且第二滤水网5外围设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第一管道11内壁相贴合,橡胶圈可以缓冲热水从第一管道11向下的冲击力,保证长时间冲击不会导致第二滤水网5向下滑落,甚至断裂,导致热水中的浑浊物不能够沉淀,排污时间增加。请参阅图1,填充物13为通用型防水胶,且填充物13上端面呈向左倾斜状,下端面与第一管道11下端相平齐,通用型防水胶由高分子聚合物或者液和无机材料组成的粉料配套而成,稳定性强,且防水性能好,填充物13上端向左倾斜,保证排污更加顺畅,不会将浑浊物残留在填充物13上端面。请参阅图1,排污口8下端与填充物13上端面平齐,排污管道7为向左倾斜状,且倾斜角度与填充物13上端面倾斜角度相等,保证填充物13上端面、排污口8下端和排污管道7下端呈一条直线,保证浑浊物完全流出。请参阅图1,第二滤水网5设置于节流元件10下部,且第二滤水网5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包括供热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道(1)中部设有开口(3),所述开口(3)下端设有第一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1)上端口外壁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均匀设有螺栓(2),所述螺栓(2)从下到上依次贯穿连接块(4)和供热管道(1)下部端面,所述第一管道(11)内腔上端设有第一滤水网(9),所述第一滤水网(9)下端设有节流元件(10),所述第一管道(11)内腔中心处设有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上端面设有第二滤水网(5),所述第二滤水网(5)面积与第一管道(11)横截面相等,所述第一管道(11)内腔下端与第二管道(12)外壁之间设有填充物(13),所述第一管道(11)中下部左侧设有排污口(8),所述排污口(8)外部固定连接排污管道(7),所述排污管道(7)中部设有排污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包括供热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道(1)中部设有开口(3),所述开口(3)下端设有第一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1)上端口外壁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均匀设有螺栓(2),所述螺栓(2)从下到上依次贯穿连接块(4)和供热管道(1)下部端面,所述第一管道(11)内腔上端设有第一滤水网(9),所述第一滤水网(9)下端设有节流元件(10),所述第一管道(11)内腔中心处设有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上端面设有第二滤水网(5),所述第二滤水网(5)面积与第一管道(11)横截面相等,所述第一管道(11)内腔下端与第二管道(12)外壁之间设有填充物(13),所述第一管道(11)中下部左侧设有排污口(8),所述排污口(8)外部固定连接排污管道(7),所述排污管道(7)中部设有排污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系统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为设置在第一管道(11)外圈的环形连接件,且连接块(4)与第一管道(11)上端面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冬玮
申请(专利权)人:闫冬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