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6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属于采暖散热器技术领域。该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包括管件、丝堵主体和拉固组件。所述丝堵主体包括垫圈、主杆体和限位件,所述主杆体螺接在所述垫圈内,且所述主杆体一端螺接在所述管件内,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主杆体另一端,所述拉固组件包括套管、板体和拉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管件表面,所述板体设置于所述套管表面,所述拉杆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件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管件表面的板体拉动拉杆,可以限制限位件的移动,进而限制主杆体的移动,降低了主杆体移动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主杆体脱离管件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丝堵主体脱离管件的可能性,使丝堵主体的安装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
本技术涉及采暖散热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
技术介绍
采暖散热器俗称暖气,是供热系统的末端装置,常见的采暖散热器必须具有良好的传热和散热能力。现有的采暖散热器,其输送管道的端部均会螺接丝堵,用于对管道进行密封,当丝堵打开时,可以对管道进行排污,但是,螺接与管道的丝堵非常容易脱落,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旨在改善传统丝堵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包括管件、丝堵主体和拉固组件。所述丝堵主体包括垫圈、主杆体和限位件,所述主杆体螺接在所述垫圈内,且所述主杆体一端螺接在所述管件内,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主杆体另一端,所述拉固组件包括套管、板体和拉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管件表面,所述板体设置于所述套管表面,所述拉杆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件表面,且所述拉杆一端卡接于所述板体。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垫圈一侧固定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的一侧紧贴着所述管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件(100);/n丝堵主体(200),所述丝堵主体(200)包括垫圈(210)、主杆体(220)和限位件(230),所述主杆体(220)螺接在所述垫圈(210)内,且所述主杆体(220)一端螺接在所述管件(100)内,所述限位件(230)固定于所述主杆体(220)另一端;/n拉固组件(300),所述拉固组件(300)包括套管(310)、板体(320)和拉杆(330),所述套管(310)固定在所述管件(100)表面,所述板体(320)设置于所述套管(310)表面,所述拉杆(330)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件(230)表面,且所述拉杆(330)一端卡接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件(100);
丝堵主体(200),所述丝堵主体(200)包括垫圈(210)、主杆体(220)和限位件(230),所述主杆体(220)螺接在所述垫圈(210)内,且所述主杆体(220)一端螺接在所述管件(100)内,所述限位件(230)固定于所述主杆体(220)另一端;
拉固组件(300),所述拉固组件(300)包括套管(310)、板体(320)和拉杆(330),所述套管(310)固定在所述管件(100)表面,所述板体(320)设置于所述套管(310)表面,所述拉杆(330)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件(230)表面,且所述拉杆(330)一端卡接于所述板体(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210)一侧固定有密封圈(240),且所述密封圈(240)的一侧紧贴着所述管件(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30)表面开设有凹槽(231),且所述凹槽(231)槽面积比所述垫圈(210)截面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排污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220)表面套接有弹性圈(250),且所述弹性圈(250)位于所述垫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家怡李明光戴家新孙长坤商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正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