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0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3
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雾霾天气主要原因之一是不科学供暖,为了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实现建筑供暖,本系统利用了制冷系统的余热回收和空气源热泵结合为供暖水系统提供热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组成包括:空调末端(1),空调末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分水器(2)、集水器(3)连接,集水器分别通过供暖循环泵(5)与空气源热泵(10)、余热回收换热器B(11)、供暖换热器(6)连接,供暖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水箱(7)、蓄热换热器B(13)、分水器连接,蓄热水箱通过蓄热循环泵(4)与蓄热换热器B连接,分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换热器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治霾防霾的呼声愈演愈烈,而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科学供暖,因此,科学供暖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不能并入集中供暖的建筑物,为了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实现建筑的冬季供暖,本系统利用了制冷系统的余热回收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方式为供暖水系统提供热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其组成包括:空调末端,所述的空调末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所述的集水器分别通过供暖循环泵与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换热器B、供暖换热器连接,所述的供暖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水箱、蓄热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连接,所述的蓄热水箱通过蓄热循环泵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连接,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的集水器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通过管路分别与余热回收换热器A、余热回收换热器C连接,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换热器A、蓄热换热器C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A通过两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C连接,所述的蓄热换热器A通过两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C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是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该结构的供暖系统热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来自空气源热泵,另一部分来自余热回收,余热回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对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与蓄热水箱循环将热量储存到蓄热水箱中,另一部分来自直接对制冷系统冷凝热的回收,节省了能源,实现了建筑的冬季供暖系统的节能环保,该系统适用于供暖建筑周围有余热回收热源的建筑。本技术的结构利用余热回热为供暖系统提供热源,实现了供暖系统的节能环保,整个供暖系统中耦合了空气源热泵,弥补了余热回收热源不稳定的问题,采用的空气源热泵就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源机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空调末端、2.分水器、3.集水器、4.蓄热循环泵、5.供暖循环泵、6.供暖换热器、7.蓄热水箱、8.蓄热换热器A、9.余热回收换热器A、10.空气源热泵、11.余热回收换热器B、12.余热回收换热器C、13.蓄热换热器B、14.蓄热换热器C。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其组成包括:空调末端1,所述的空调末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分水器2、集水器3连接,所述的集水器分别通过供暖循环泵5与空气源热泵10、余热回收换热器B11、供暖换热器6连接,所述的供暖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水箱7、蓄热换热器B13、所述的分水器连接,所述的蓄热水箱通过蓄热循环泵4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连接,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的集水器连接。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通过管路分别与余热回收换热器A9、余热回收换热器C12连接,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换热器A8、蓄热换热器C14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A通过两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C连接,所述的蓄热换热器A通过两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C连接。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该供暖系统主要流程为:该供暖系统热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来自空气源热泵,另一部分来自余热回收,余热回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对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与蓄热水箱循环将热量储存到蓄热水箱中,另一部分来自直接对制冷系统冷凝热的回收;工作流程:空调末端的回水进入集水器,集水器出口分为三路,余热回收有两路,空气源热泵一路,供暖开始时以余热回收的热源为主,一路供暖水系统通过供暖换热器与蓄热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为供暖水系统提供热量,蓄热水箱工作状态分为蓄热和放热,蓄热时蓄热水箱中的水与蓄热换热器进行换热,通过蓄热换热器将制冷系统的冷凝热储存在水中,放热时蓄热水箱中的水与供暖换热器循环,将蓄热水箱中储存的热量释放给供暖水系统中的水;余热回收的另一路供暖水系统直接进入余热回收换热器,吸收制冷系统的冷凝热。监测供暖换热器和蓄热换热器出口的水温,当水温低于设定的供暖供水温度时,空气源热泵开机运行为供暖水系统提供热量。供暖水系统的水吸收热量后升高温度进入到分水器中,通过分水器进入空调末端的供水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其组成包括:空调末端,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调末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所述的集水器分别通过供暖循环泵与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换热器B、供暖换热器连接,所述的供暖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水箱、蓄热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连接,所述的蓄热水箱通过蓄热循环泵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连接,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的集水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其组成包括:空调末端,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调末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所述的集水器分别通过供暖循环泵与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换热器B、供暖换热器连接,所述的供暖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水箱、蓄热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连接,所述的蓄热水箱通过蓄热循环泵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连接,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垒韩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万吨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