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85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结构模型;在结构模型中导入网格模型,并提取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记录至结构模型;当工区的反演速度发生变化时,将反演速度的变化更新到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中反演速度的变化,在走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步更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在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更新后,根据更新后的反演速度对网格模型层位内的每个样点重新计算对应的深度,利用每个样点深度重新插值得到新的反演速度,根据新的反演速度对网格进行变形处理,保持网格模型的时间、反演速度与结构模型相同,且变形后的反演深度与结构模型层位深度一致,使得层内成像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探技术数据处理领域,尤指一种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速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资料成像的精度。速度模型的内部表示是所有建模软件的基础,其直接决定了所能支持的建模方式,并影响内部的算法实现。目前,在速度建模中常用的记录速度的方法有两种,即结构模型和网格模型。如图1所示,结构模型采用层位记录速度,即带不规则边界的几何形体,将工区采用结构建模的方式划分为不同的速度块,在每个速度块内将速度记录在块体的顶层或底层层位上。这种产生的速度场界面清晰,并能够按块体做速度分析,使速度受层位约束,更加准确。但是,结构模型方式不能记录层间细节,丢失一定的信息。如图2所示,网格模型采用网格记录速度,即规则排列的矩形单元,常见的有Segy文件,这种方式采用样点记录工区内的速度值,因此能够充分表达速度细节。但是,由于不能记录边界,所以反演出的速度没有界面,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因此,上面两种记录速度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建立工区的结构模型;/n在所述结构模型中导入工区的网格模型,并提取所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记录至所述结构模型;/n当工区的反演速度发生变化时,将反演速度的变化更新到所述结构模型;/n根据所述结构模型中反演速度的变化,在走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步更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n在所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更新后,根据更新后的反演速度对网格模型层位内的每个样点重新计算对应的深度,利用每个样点深度重新插值得到新的反演速度,根据新的反演速度对网格进行变形处理,保持网格模型的时间、反演速度与结构模型相同,且变形后的反演深度与结构模型层位深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建立工区的结构模型;
在所述结构模型中导入工区的网格模型,并提取所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记录至所述结构模型;
当工区的反演速度发生变化时,将反演速度的变化更新到所述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结构模型中反演速度的变化,在走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步更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
在所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更新后,根据更新后的反演速度对网格模型层位内的每个样点重新计算对应的深度,利用每个样点深度重新插值得到新的反演速度,根据新的反演速度对网格进行变形处理,保持网格模型的时间、反演速度与结构模型相同,且变形后的反演深度与结构模型层位深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模型中导入工区的网格模型,并提取所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记录至所述结构模型,包括:
根据结构模型的层位时间或深度从网格模型中提取平均反演速度,记录在结构模型,保持所述结构模型和网格模型在层位位置上的时间和平均反演速度相同,且反演深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工区的反演速度发生变化时,将反演速度的变化更新到结构模型,包括:
在反演速度分析过程中,工区的反演速度发生变化,将反演速度的变化更新到结构模型的层位上,并根据时间和更新后的反演速度重新计算结构模型的深度;
根据结构模型上新的反演速度与原反演速度,得到反演速度变化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结构模型中反演速度的变化,在走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步更新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包括:
根据结构模型中反演速度的变化,同步更新网格模型;其中,在走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结构模型的反演速度发生变化时层位上记录的时间,在网格模型上取相同时间内的样点,将每个样点乘以所述反演速度变化率,得到更新后的网格模型的反演速度。


5.一种利用混合模型记录反演速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工区的结构模型;
模型导入模块,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丹梁兼栋王磊宣瑞卿尹文捷朱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