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该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避让曲柄,左、右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分别用于支撑左侧曲柄和右侧曲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具有相互远离用于支撑两个曲柄的工作状态,还具有相互靠近用于避让两个曲柄的避让状态;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左连杆、右连杆、驱动杆,左连杆和右连杆均与驱动杆铰接,左连杆、右连杆分别与左、右支撑杆铰接,驱动杆通过左连杆和右连杆带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锁定装置,用于锁定平面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可解决目前的游梁式抽油机维修效率低、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
本技术涉及采油设备
,具体涉及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开采大部分采用抽油机进行提液,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792414A、公布日为2020.02.1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游梁平衡抽油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电动机、刹车机构、支架和减速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曲柄平衡块,曲柄平衡块设置在曲柄的一端。常用的曲柄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左曲柄和右曲柄。曲柄平衡块上设有连杆,支架上端设置游梁支撑总成,游梁支撑总成上设有游梁,游梁的一端设置驴头,支架上设有横梁支撑总成,横梁支撑总成上设置横梁,在游梁的左端设置滑轮,滑轮上设置滑杆,滑杆上设置随动平衡重,随动平衡重与曲柄平衡重相结合,可以满足抽油机在抽油过程中曲柄力矩变化需要,有效的减小峰值扭矩。目前直驱游梁式抽油机采用的刹车系统包括抱刹装置和刹车钩,抱刹装置安装在电机轴端即输出轴端,利用摩擦副实现制动,在对直驱游梁式抽油机进行各项维修保养、检修作业时,根据规范要求使游梁处于水平位置,摘掉驴头的悬点载荷,摆开驴头,然后进行作业,但是这时游梁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并将作用力传递给曲柄,使曲柄有顺时针运转的趋势,仅仅靠直驱游梁式抽油机的刹车摩擦副和刹车钩制动不足以完全阻止曲柄的运动,游梁将会以中轴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此时游梁与支架连接的中轴可能被剪断造成翻车的后果,因此目前作业时通常采取用吊车将游梁卸下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费时费力,维修效率低且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用于解决目前的直驱游梁式抽油机维修效率低、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的游梁式抽油机。本技术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设置在左右设置的两个曲柄间隔内以避让曲柄,左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左侧曲柄;右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右侧曲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具有相互远离用于支撑两个曲柄的工作状态,还具有相互靠近用于避让两个曲柄的避让状态;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左连杆、右连杆、驱动杆,左连杆和右连杆均与驱动杆铰接,左连杆与左支撑杆铰接,右连杆与右支撑杆铰接,驱动杆通过左连杆和右连杆带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锁定装置,用于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处于工作状态时对平面连杆机构锁定。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通过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的切换,锁定装置保持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工作状态,就可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分别对左侧曲柄和右侧曲柄起支撑、阻碍其运动的作用,从而达到使游梁式抽油机刹车、方便游梁式抽油机维修的效果。上述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具有维修成本低、维修效率高的优点,从而可以解决目前的直驱游梁式抽油机维修效率低、维修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铰接在支撑架上,驱动杆上与支撑架的铰接点为支撑架铰接点,与左连杆的铰接点为左连杆铰接点,与右连杆的铰接点为右连杆铰接点,支撑架铰接点处于左连杆铰接点和右连杆铰接点之间。驱动杆和支撑架、左连杆和驱动杆及右连杆和驱动杆皆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配合,结构简单灵活,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还包括与驱动杆连接带动驱动杆旋转的传动杆。在传动杆的带动作用下,驱动杆旋转运动更稳定,有利于整个平面连杆结构的运动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作用力。复位弹簧可提供作用力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相互靠近以回到避让状态,还可以在避让状态时抑制驱动杆顺时针旋转,避免支撑杆与曲柄干涉影响抽油机正常运转。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和固定在架体上的套管,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导向滑动装配在套管内,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有左避让长孔和右避让长孔,左支撑杆与左连杆的铰接轴穿过左避让长孔伸入套管内与左支撑杆铰接;右支撑杆与右连杆的铰接轴穿过右避让长孔伸入套管内与右支撑杆铰接。左避让长孔对左支撑杆与左连杆的铰接轴的运动有较好的导向约束作用;同样的,右避让长孔对右支撑杆与右连杆的铰接轴的运动有较好的导向约束作用。设置与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滑动导向配合的套管,结构简单,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运动受到较好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和固定在架体上的套管,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导向滑动装配在套管内。设置与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滑动导向配合的套管,结构简单,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受到较好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的铰接轴线均水平延伸。减小占地面积,水平延伸的铰接轴线有利于平面连杆机构传动关系保持稳定,方便维修、调整。进一步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右相对设置。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右相对设置有利于平面连杆机构内部受力均衡。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手刹机构、传动杆连接拐臂和手刹机构连接拐臂,传动杆连接拐臂与手刹机构连接拐臂相对固定且二者的摆动轴线重合,传动杆连接拐臂与手刹机构连接拐臂有设定夹角,手刹机构、传动杆连接拐臂和平面连杆机构呈三角形布置。相比直接拉动传动杆来实现驻刹功能,锁定装置的布置方式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且在实现对平面连杆机构锁定的基础上使锁定装置的结构和传动关系较为简单。本技术的游梁式抽油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游梁式抽油机,包括:用于制动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所述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设置在左右设置的两个曲柄间隔内以避让曲柄,左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左侧曲柄;右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右侧曲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具有相互远离用于支撑两个曲柄的工作状态,还具有相互靠近用于避让两个曲柄的避让状态;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左连杆、右连杆、驱动杆,左连杆和右连杆均与驱动杆铰接,左连杆与左支撑杆铰接,右连杆与右支撑杆铰接,驱动杆通过左连杆和右连杆带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锁定装置,用于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处于工作状态时对平面连杆机构锁定。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通过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的切换、锁定装置保持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工作状态,就可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分别对左侧曲柄和右侧曲柄起支撑、阻碍其运动的作用,从而达到使游梁式抽油机刹车、方便游梁式抽油机维修的效果。上述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具有维修成本低、维修效率高的优点,从而可以解决目前的游梁式抽油机维修效率低、维修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铰接在支撑架上,左连杆和右连杆分别铰接在驱动杆的两端。驱动杆和支撑架、左连杆和驱动杆及右连杆和驱动杆皆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配合,结构简单灵活,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还包括与驱动杆连接带动驱动杆旋转的传动杆。在传动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用于设置在左右设置的两个曲柄间隔内以避让曲柄,/n左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左侧曲柄;/n右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右侧曲柄;/n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具有相互远离用于支撑两个曲柄的工作状态,还具有相互靠近用于避让两个曲柄的避让状态;/n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左连杆、右连杆、驱动杆,左连杆和右连杆均与驱动杆铰接,左连杆与左支撑杆铰接,右连杆与右支撑杆铰接,驱动杆通过左连杆和右连杆带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同时靠近或者远离;/n锁定装置,用于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处于工作状态时对平面连杆机构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用于设置在左右设置的两个曲柄间隔内以避让曲柄,
左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左侧曲柄;
右支撑杆,左右导向活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右侧曲柄;
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具有相互远离用于支撑两个曲柄的工作状态,还具有相互靠近用于避让两个曲柄的避让状态;
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左连杆、右连杆、驱动杆,左连杆和右连杆均与驱动杆铰接,左连杆与左支撑杆铰接,右连杆与右支撑杆铰接,驱动杆通过左连杆和右连杆带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同时靠近或者远离;
锁定装置,用于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处于工作状态时对平面连杆机构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铰接在支撑架上,驱动杆上与支撑架的铰接点为支撑架铰接点,与左连杆的铰接点为左连杆铰接点,与右连杆的铰接点为右连杆铰接点,支撑架铰接点处于左连杆铰接点和右连杆铰接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连杆机构还包括与驱动杆连接带动驱动杆旋转的传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梁式抽油机驻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正辉,石懋峘,谢卫兵,于涛,李发科,刘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