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40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属于建筑施工领域。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包括桩身和桩端,所述桩身为空心管状,所述桩身轴向的内外表面均固定有尺寸匹配的钢套,所述桩端除下端设有实心桩尖外其余结构与桩身相同;还包括设有内螺纹的螺母,所述桩身和所述桩端外表面设有与螺母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桩身下端和所述桩尖上端通过螺纹共同安装在同个螺母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桩身截断带来的浪费、爆桩和不易沉桩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达到减少桩身截断带来的浪费、减少爆桩、裂桩可能性、提高桩身强度从而容易沉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桩,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
技术介绍
在深基坑的施工中,通常采用预制桩直接植入地层中的方式,预制桩就是在施工现场或者工厂使用各种材料预制的各种形式的桩,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使用预制桩施工时,施工过程较为简便,成桩速度较快,且预制桩可以通过工厂模块化生产,再根据施工现场需求进行沉桩,因此预制桩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现阶段的施工中,沉入预制桩大多采用静力压桩和锤击沉桩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在沉入较长的整根桩时容易发生爆桩的情况,如果施工要求达到指定标高还需要对预制桩进行接桩和断桩,这种方式不仅对资源造成浪费,且当遇到地形较为复杂的情况时,还会发生沉桩困难的状况,此种状况下当桩身强度不够时也更容易发生爆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桩身截断带来的浪费、爆桩和不易沉桩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达到减少桩身截断带来的浪费、减少爆桩、裂桩可能性、提高桩身强度从而容易沉桩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包括桩身和桩端,所述桩身安装在所述桩端上,所述桩身为空心管状,所述桩身轴向的内外表面均固定有尺寸匹配的钢套,所述桩端除下端设有实心桩尖外其余结构与桩身相同;还包括设有内螺纹的螺母,所述桩身和所述桩端外表面设有与螺母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桩身下端和所述桩尖上端通过螺纹共同安装在同个螺母中。通过用螺母来连接桩身和桩端的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预制不同长度的桩身,减少桩身截断的浪费、使用更加灵活,且套箍效应提高了桩的强度。同时桩身和桩端内外表面安装钢套预制在钢套壳,对于地形情况复杂地区,可以有效减少断桩、裂桩的可能性,同时钢套可以有效碎石从而对沉桩起到帮助。桩身桩端设为空心减轻了运输和安装的重量但在设有钢套和螺母套箍效应的前提下并不会降低强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套内的桩身和除去桩尖部分的桩端内部预埋有受力筋,所述受力筋上以螺旋形式焊接有螺旋箍筋。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纹设在所述桩身下端和所述桩端上端,所述桩身下端和所述桩端上端的螺纹高度均为螺母高度的一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桩身和所述桩端外表面除螺纹外还设有不同于所述螺纹方向的通体螺纹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套与桩身和桩端直接接触的内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纹路,外表面涂有防锈漆。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桩身和所述桩端安装处的位置还设有焊接点。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通过用螺母来连接桩身和桩端的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预制不同长度的桩身,减少桩身截断的浪费、使用更加灵活,且套箍效应提高了桩的强度。同时桩身和桩端内外表面安装钢套预制在钢套壳,对于地形情况复杂地区,可以有效减少断桩、裂桩的可能性,同时钢套可以有效碎石从而对沉桩起到帮助。桩身桩端设为空心减轻了运输和安装的重量但在设有钢套和螺母套箍效应的前提下并不会降低强度。(2)在预制桩时,在桩的壁管内安装受力钢筋和螺旋箍筋主要起到固定受力筋、形成钢筋骨架的作用,通过以钢套为外壳浇筑混凝土前加入钢筋骨架的结构,可提高桩的抗击能力和坚固性,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及抗破坏能力,进而达到超越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效果。(3)桩身下端和桩端上端设置各占螺母高度一半的螺纹,便于定位安装螺母,且使整个桩的受力均匀。(4)通过在钢套内表面设置不平的纹路,可有效提高预制桩时浇筑在钢套内的混凝土和钢套内壁之间的咬合力,减少桩在沉桩过程中钢套产生位移的可能性。同时刷防锈漆可阻止钢套生锈。(5)通过整圈电焊可强固桩身与桩端的连接,加强整个桩的抗击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桩身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焊接示意图图中:1-桩身;2-桩端;3-桩尖;4-螺母;5-钢套;6-受力筋;7-螺旋箍筋;8-焊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包括桩身1、桩端2和螺母4,桩身1为空心管状,桩身1轴向的内外表面均固定有尺寸匹配的钢套5,桩端2除下端设有实心的桩尖3外其余结构与桩身1相同,螺母4设有内螺纹,桩身1下端和桩端2上端的外表面均设有与螺母4相匹配的螺纹,且桩身1下端的螺纹和桩端2上端的螺纹高度均为螺母4高度的一半,便于定位安装螺母4,且使整个桩的受力均匀。桩身1下端和桩端2上端通过螺纹共同安装在同个螺母4中,螺母4使用螺纹配合结合电焊的方式将桩身1固定安装在桩端2。通过用螺母4来连接桩身1和桩端2的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预制不同长度的桩身1,减少桩身1截断的浪费,使用更加灵活且套箍效应提高了桩的强度。同时桩身1和桩端2内外表面安装钢套5预制在钢套5壳,对于地形情况复杂地区,可以有效减少断桩、裂桩的可能性,同时钢套5可以有效碎石从而对沉桩起到帮助。预制桩身1和桩端2时,通过承载力计算出桩的强度和尺寸,预制出相应的钢套5尺寸和厚度,可以提前预制较长定尺桩身1以及其他需要组装的任意尺寸。在钢套5套筒中排放受力筋6,根据钢套5尺寸构建钢筋构架,在受力筋6上焊接螺旋箍筋7后再往钢套5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制成空心管状的桩身1,钢套5与桩身1和桩端2的混凝土直接接触的内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纹路,可有效提高浇筑的混凝土和钢套5内壁之间的咬合力,减少桩在沉桩过程中钢套5产生位移的可能性。桩身1外表面通体设有螺纹,桩身1外表面下端的螺纹与螺母4匹配,除所述螺纹外的外表面其余部分为不同于螺纹方向的通体螺纹槽。桩尖3在钢套5内浇筑时为实心,桩端2除桩尖3外的部分与桩身1的浇筑方式和内部结构相同,桩端2外表面上端的螺纹与螺母4相匹配,桩端2外表面除螺纹外的部分为不同于螺纹方向的通体螺纹槽。安装受力筋6和螺旋箍筋7起到形成钢筋骨架、显著提高构建的承载力和破坏能力的作用,进而达到超越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效果。通过在桩身1和桩端2除桩尖3以外部分的外表面通体设置螺纹,可在压桩时采用旋转压桩改善沉桩方式,便于压桩。为了避免生锈可在钢套5上涂刷防锈漆。具体施工方式为,当管桩需要接长时,桩端2除入土部分外宜高出地面0.5m-1.0m,接桩前应将桩身1的接头处清理干净,螺母4根据螺纹旋入桩端2上端至一半,将需要接入的桩身1下端旋入螺母4的另一半中,焊接时无需设置导向箍,直接在螺母4与桩身1上下对称点焊四点或六点,形成固定位置的焊接点8,待上下节桩稳定连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包括桩身(1)和桩端(2),所述桩身(1)安装在所述桩端(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为空心管状,所述桩身(1)轴向的内外表面均固定有尺寸匹配的钢套(5),所述桩端(2)除下端设有实心桩尖(3)外其余结构与桩身(1)相同;还包括设有内螺纹的螺母(4),所述桩身(1)和所述桩端(2)外表面设有与螺母(4)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桩身(1)下端和所述桩端(2)上端通过螺纹共同安装在同个螺母(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包括桩身(1)和桩端(2),所述桩身(1)安装在所述桩端(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为空心管状,所述桩身(1)轴向的内外表面均固定有尺寸匹配的钢套(5),所述桩端(2)除下端设有实心桩尖(3)外其余结构与桩身(1)相同;还包括设有内螺纹的螺母(4),所述桩身(1)和所述桩端(2)外表面设有与螺母(4)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桩身(1)下端和所述桩端(2)上端通过螺纹共同安装在同个螺母(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连接钢套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5)内的桩身(1)和除去桩尖(3)部分的桩端(2)内部预埋有受力筋(6),所述受力筋(6)上以螺旋形式焊接有螺旋箍筋(7)。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春刘宇翼李良猛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