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401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以隔板为主要联接构件,焊固在钢管桩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预制一侧有十字内衬钢板或米字形内衬钢板,并在与边缘齐平的位置焊有加劲肋版,另一侧布置连接钢筋,钢筋底端焊有钢底板,该钢底板的直径略小于混凝土管桩的内径;该钢底板上端面边缘处粘固橡胶圈;以封堵钢底板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内壁的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不同桩径的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联接牢靠、大大提高桩身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降低接桩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将不同桩径的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联接牢靠、有效提高桩身的抗弯性能和承载性能、减小连接处的集中应力以及桩基沉降的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上钢下混组合桩是一种逐渐在工程中应用的新型复合桩基结构,具有钢管桩抗弯性能高的优点,弥补了混凝土管桩抗弯能力不足的缺点。为了适应不同的工程应用情况,钢混组合桩的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有不同的桩径比搭配方案,当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径比小于1时,两桩联接处为变截面。对于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目前工程上主要采用的变截面接桩方法是,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钢管桩通过端板焊接成整体,在钢管桩与端板形成的直角处焊有加劲肋板,用以承受连接处的水平荷载。上述接桩方法主要适用于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内外桩径不一致且桩径较小、接桩处承受弯矩较小的组合桩。由于端板与钢管桩焊接接触面积相对较小,接桩处无法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接桩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将不同桩径的钢管桩和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以隔板为主要联接构件,焊固在钢管桩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预制一侧有十字内衬钢板或米字形内衬钢板,并在与边缘齐平的位置焊有加劲肋版,另一侧布置连接钢筋,钢筋底端焊有钢底板,该钢底板的直径略小于混凝土管桩的内径;该钢底板上端面边缘处粘固橡胶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以隔板为主要联接构件,焊固在钢管桩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预制一侧有十字内衬钢板或米字形内衬钢板,并在与边缘齐平的位置焊有加劲肋版,另一侧布置连接钢筋,钢筋底端焊有钢底板,该钢底板的直径略小于混凝土管桩的内径;该钢底板上端面边缘处粘固橡胶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圆形钢板,直径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外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注浆孔和排气孔,所述注浆孔和排气孔的圆心在一条过端板圆心的直线上,孔洞靠近隔板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同直径上钢下混变截面组合桩的接桩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预制内衬钢板,所述内衬钢板采用十字形或米字形:当钢管桩桩径较小时采用十字形,桩径较大时采用米字形。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灿明苏晓栋徐静文李致吴烨何建新钱继春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