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PGW架空地线温度、振动分离测量光纤传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OPGW架空地线温度、振动分离测量光纤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电力需求增长,跨区域、长距离的高压输电线路覆盖全国各地。高压输电技术运载能力强,稳定性高,长距离输电经济性好,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电力输送方式,因此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因气候、地理位置等原因导致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发生舞动和覆冰现象,严重威胁着高压输电架空线缆的结构健康,一旦造成输电线路结构损坏,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近年来,具有高精度、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测量距离长等优势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结构的健康检测中,例如公路、大坝、桥梁、地下管网、油气管道等大范围、长距离下的结构健康与安全监测。同时,分布式传感技术可以直接利用随高压输电线并行架设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光缆)中的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器,无需加装额外传感器便可直接获得沿线的温度、应变和振动等有关参量。传统的分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PGW架空地线温度、振动分离测量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干光时域解调结构、布里渊光时域解调结构及二者的共用光路结构;/n其中,共用光路结构包括窄线宽激光器(1)、第一光纤耦合器(2)、电光调制模块(4)、第一信号发生器(6)、脉冲光放大模块(7)、环形器(9)、光开关(10)、第一传感光纤(11)、第二传感光纤(12)、扰偏模块(15)、光衰减模块(16)、第二光纤耦合器(17)及第三光纤耦合器(19);窄线宽激光器(1)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入端A端口相连,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出端C端口与电光调制模块(4)的输入端E端口相连,第一信号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PGW架空地线温度、振动分离测量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干光时域解调结构、布里渊光时域解调结构及二者的共用光路结构;
其中,共用光路结构包括窄线宽激光器(1)、第一光纤耦合器(2)、电光调制模块(4)、第一信号发生器(6)、脉冲光放大模块(7)、环形器(9)、光开关(10)、第一传感光纤(11)、第二传感光纤(12)、扰偏模块(15)、光衰减模块(16)、第二光纤耦合器(17)及第三光纤耦合器(19);窄线宽激光器(1)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入端A端口相连,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出端C端口与电光调制模块(4)的输入端E端口相连,第一信号发生器(6)的输出端H与电光调制模块(4)的端口F相连,第一信号发生器(6)的输出端I与数据采集模块(30)的端口Y相连,电光调制模块(4)的输出端G与脉冲光放大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脉冲光放大模块(7)的输出端与环形器(9)的端口L相连,环形器(9)的端口K与光开关(10)的输入端相连,光开关(10)的输出端O1与第一传感光纤(11)相连,光开关(10)的输出端O2与第二传感光纤(12)相连,环形器(9)的端口J与第二光纤耦合器(17)的输入端N端口连接;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出端B端口依序通过扰偏模块(15)和光衰减模块(16),连接至第二光纤耦合器(17)的输入端O端口;第二光纤耦合器(17)的输出端与第三光纤耦合器(19)的输入端P端口相连;
相干光时域解调结构包括光电平衡探测模块(22)、第一混频模块(23)第二信号发生器(29)、数据采集模块(30)和上位机(31);其中,光电平衡探测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光纤耦合器(19)的输出端R端口,光电平衡探测模块(2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混频模块(23)端口S,第二信号发生器(29)输出端S1连接第一混频模块(23)的端口U,数据采集模块(30)的输出端与上位机(31)的输入端相连,上位机(31)的输出端与第二信号发生器(29)输入端S2相连,第一混频模块(23)的端口T与数据采集模块(30)的输入端口Z2相连;
布里渊光时域解调结构包括光电探测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轩,崔彩娥,白清,张红娟,高妍,王宇,刘昕,靳宝全,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