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3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管桩一侧的抗冲击结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的连接组件将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连接为一体,增强本抗冲击装置的抗冲击性和整体稳定性;设置在钢管桩一侧的抗冲击结构,结构简单,取材方便,且可以反复使用,成本低廉,可在短期内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
技术介绍
栈桥作为桥梁建设中的主要的施工临时结构,往往采用钢管桩作为施工基础,从而为解决水中材料、设备运输和人员通行而修建的临时桥梁设施,搭设栈桥不仅可采用常规、周转性材料进行,同时在短期内能够投入使用,具有快捷、方便、安全、经济等特点,可有效解决水上物资材料快速供应、机械设备及人员通行等问题。目前栈桥一般采用钢管立柱为基础,在其上铺设桥面结构,其中栈桥的设计荷载一般考虑自重和施工荷载,其荷载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一般不考虑横向水流冲击,因此栈桥设计一般不考虑倾覆,但桥梁施工工期往往较长,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河流的丰水期,这就需要增强栈桥的抗冲击性能和整体稳定性能,防止栈桥由于洪水季节水流冲击较大造成倾覆或失稳,保证栈桥在施工中的安全性,因此需要设置一个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通过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的连接组件将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连接为一体,增强本抗冲击装置的抗冲击性和整体稳定性;设置在钢管桩一侧的抗冲击结构,结构简单,取材方便,且可以反复使用,成本低廉,可在短期内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钢管桩一侧的抗冲击结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的连接组件;所述抗冲击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抗冲击护筒,所述抗冲击护筒的底部固定在水底,所述抗冲击护筒的顶部伸出水面,所述抗冲击护筒的内部设置有抗冲击填料。上述的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根水平设置的连接管,多根所述连接管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内。上述的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管桩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抗冲击护筒的外侧壁上。上述的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一根水平设置的钢管,所述抗冲击护筒为一个竖向设置的钢护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的连接组件将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连接为一体,增强本抗冲击装置的抗冲击性和整体稳定性;设置在钢管桩一侧的抗冲击结构,结构简单,取材方便,且可以反复使用,成本低廉,可在短期内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2、本技术中所述抗冲击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抗冲击护筒,所述抗冲击护筒的内部设置有抗冲击填料,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的水流冲击力在所述抗冲击护筒的内部放置分量不同的抗冲击填料,可大大增强栈桥的抗冲击性和整体稳定性,以保证后期桥梁的顺利安全施工。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的连接组件将所述钢管桩和所述抗冲击结构连接为一体,增强本抗冲击装置的抗冲击性和整体稳定性;设置在钢管桩一侧的抗冲击结构,结构简单,取材方便,且可以反复使用,成本低廉,可在短期内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管桩;2—抗冲击护筒;3—抗冲击填料;4—连接管;5—水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钢管桩1一侧的抗冲击结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的连接组件;所述抗冲击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抗冲击护筒2,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底部固定在水底,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顶部伸出水面5,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内部设置有抗冲击填料3。实际使用时,通过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的连接组件将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连接为一体,增强本抗冲击装置的抗冲击性和整体稳定性;设置在钢管桩1一侧的抗冲击结构,结构简单,取材方便,且可以反复使用,成本低廉,可在短期内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其中,所述抗冲击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抗冲击护筒2,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内部设置有抗冲击填料3,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的水流冲击力在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内部放置分量不同的抗冲击填料3,可大大增强栈桥的抗冲击性和整体稳定性,以保证后期桥梁的顺利安全施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抗冲击填料3可选取施工现场便于寻找且数量较大的材料,优选为砂石,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河流水文条件计算该河流的水流冲击力,换算成对应重量的砂石填充至所述抗冲击护筒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根水平设置的连接管4,多根所述连接管4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内。实际使用时,设置多根连接管4是为了保证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的有效连接,使本抗冲击装置能起到对栈桥的抗冲击作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管桩1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管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外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4为一根水平设置的钢管,所述抗冲击护筒2为一个竖向设置的钢护筒。本技术使用时,在栈桥底部钢管桩1的一侧焊接连接管4,在连接管4的另一端安装抗冲击护筒2,并将抗冲击护筒2沉入河流底部;然后根据实际的水流冲击力在所述抗冲击护筒2内填充抗冲击填料3,待抗冲击护筒2灌料完成后,可继续进行栈桥的施工作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钢管桩(1)一侧的抗冲击结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的连接组件;/n所述抗冲击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抗冲击护筒(2),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底部固定在水底,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顶部伸出水面(5),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内部设置有抗冲击填料(3)。/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钢管桩(1)一侧的抗冲击结构和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1)和所述抗冲击结构的连接组件;
所述抗冲击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抗冲击护筒(2),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底部固定在水底,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顶部伸出水面(5),所述抗冲击护筒(2)的内部设置有抗冲击填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栈桥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宇王朝周宏伟徐小川张宏王金超王鹏宇张佳春张克跃缪世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