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28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该曲率传感器包括柔性基板(1)、金属极板(2)、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平面电感(6);当柔性基板贴合在一个凹陷曲率的表面上时,该结构由于采用了基于折纸原理的折叠薄膜结构,使得双端固支梁折叠形成了一个向下凸出的立体结构,增大了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量,因此该曲率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误差小、工艺兼容、结构新颖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属于微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曲率的测量,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利用材料伸长或压缩过程中的薄膜材料阻值的变化来测量弯曲的程度,器件稳定性差,且成本较大;第二种是利用测量光纤弯曲后的光强变化来测量弯曲的程度,设备比较复杂,且不易携带,而且造价太高;第三种是基于弯曲过程中电容的变化来测量弯曲的程度,该类器件的灵敏度比较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具有高灵敏度、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曲率传感器成为发展趋势,在柔性可穿戴器件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曲率传感器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利用基于折纸原理的折叠薄膜结构,将双端固支梁折叠形成一个向下凸出的立体结构,使得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增大,并通过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与平面电感构成的LC谐振回路,利用互感耦合的方式非接触读取谐振频率,从而实现对曲率的高灵敏度无源无线检测。同时,该曲率传感器采用柔性材料工艺制造,其成本低廉,所以可以实现柔性低成本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并解决在材料、工艺、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基于柔性基板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在曲率测量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支持和保证。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技术方案如下:该曲率传感器包括柔性基板、金属极板、第一固支梁锚区、第二固支梁锚区、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第一折叠薄膜结构、第二折叠薄膜结构、第三折叠薄膜结构、第四折叠薄膜结构、平面电感;所述第一固支梁锚区、第二固支梁锚区放置于柔性基板上构成双端固支梁锚区,并在双端固支梁锚区上设置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金属极板放置于双端固支梁中心位置下方的柔性基板上,双端固支梁的第一折叠薄膜结构、第二折叠薄膜结构和第三折叠薄膜结构、第四折叠薄膜结构分别对称分布于双端固支梁上,第一折叠薄膜结构、第二折叠薄膜结构位于金属极板两侧边沿位置对应的双端固支梁上,且位于双端固支梁的下表面,第三折叠薄膜结构、第四折叠薄膜结构位于第一折叠薄膜结构、第二折叠薄膜结构外侧的双端固支梁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固支梁锚区、第二固支梁锚区位置,平面电感置于柔性基板上一端与金属极板相连,另一端与双端固支梁锚区相连。所述柔性基板采用的材料为涤纶树脂(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厚度为100-200μm。所述金属极板采用的材料为金,形状为长度为200μm,宽度为100μm,厚度为10μm的矩形块。所述第一固支梁锚区、第二固支梁锚区采用的材料为金,形状均为长度为100μm,宽度为30μm,厚度为60μm的矩形块。所述固支梁位于金属极板的上方,采用的材料为金,形状为长度为600μm,宽度为100μm,厚度为10μm的矩形块,其上具有四条横向的通槽。所述第一折叠薄膜结构、第二折叠薄膜结构、第三折叠薄膜结构、第四折叠薄膜结构为四条设置在双端固支梁上的横向的通槽,其中第一折叠薄膜结构、第二折叠薄膜结构对称分布于双端固支梁中心两侧的下表面,第三折叠薄膜结构、第四折叠薄膜结构对称分布于双端固支梁中心两侧的上表面,通槽的宽度均为20μm,厚度为5μm。所述平面电感为平面方形螺旋电感线圈,采用的材料为金,放置于柔性基板上,线圈的宽度、厚度为10μm。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为:将柔性基板贴合在一个凹陷曲率的表面上时,由于第一折叠薄膜结构、第二折叠薄膜结构和第三折叠薄膜结构、第四折叠薄膜结构使得双端固支梁折叠形成一个向下凸出的立体结构,使得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增大;同时,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与平面电感构成了一个LC谐振回路,将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电容变化转换为LC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变化,通过互感耦合的方式非接触测量这个谐振频率,从而实现对曲率的无源无线检测。该结构由于采用了基于折纸原理的折叠薄膜结构,使得双端固支梁折叠形成了一个向下凸出的立体结构,增大了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量,因此该曲率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误差小、工艺兼容、结构新颖等优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突破了传统检测原理的思维限制,在MEM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折纸结构,将传统的平板电容从平面弯曲转变为立体弯曲,形成的向下凸出结构使得双端固支梁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增大,提升了器件的灵敏度,也极大地降低了器件的尺寸。采用无源无线技术,实现了零功耗的无线测量。同时,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设计灵活、工艺兼容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A-A′剖面图。图3是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弯曲后A-A′剖面图。其中有:柔性基板1,金属极板2,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平面电感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该曲率传感器包括柔性基板1、金属极板2、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平面电感6;所述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放置于柔性基板1上构成双端固支梁锚区,并在双端固支梁锚区上设置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金属极板2放置于双端固支梁4中心位置下方的柔性基板1上,双端固支梁4的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和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分别对称分布于双端固支梁4上,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位于金属极板2两侧边沿位置对应的双端固支梁4上,且位于双端固支梁4的下表面,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位于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外侧的双端固支梁4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位置,平面电感6置于柔性基板1上一端与金属极板2相连,另一端与双端固支梁锚区31相连。所述柔性基板1采用的材料为涤纶树脂(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厚度为100-200μm。所述金属极板2采用的材料为金,形状为长度为200μm,宽度为100μm,厚度为10μm的矩形块。所述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采用的材料为金,形状均为长度为100μm,宽度为30μm,厚度为60μm的矩形块。所述固支梁4位于金属极板2的上方,采用的材料为金,形状为长度为600μm,宽度为100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曲率传感器包括柔性基板(1)、金属极板(2)、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平面电感(6);所述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放置于柔性基板(1)上构成双端固支梁锚区,并在双端固支梁锚区上设置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金属极板(2)放置于双端固支梁(4)中心位置下方的柔性基板(1)上,双端固支梁(4)的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和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分别对称分布于双端固支梁(4)上,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位于金属极板(2)两侧边沿位置对应的双端固支梁(4)上,且位于双端固支梁(4)的下表面,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位于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外侧的双端固支梁(4)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位置,平面电感(6)置于柔性基板(1)上一端与金属极板(2)相连,另一端与双端固支梁锚区(3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曲率传感器包括柔性基板(1)、金属极板(2)、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平面电感(6);所述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放置于柔性基板(1)上构成双端固支梁锚区,并在双端固支梁锚区上设置具有折叠薄膜结构的双端固支梁(4),金属极板(2)放置于双端固支梁(4)中心位置下方的柔性基板(1)上,双端固支梁(4)的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和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分别对称分布于双端固支梁(4)上,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位于金属极板(2)两侧边沿位置对应的双端固支梁(4)上,且位于双端固支梁(4)的下表面,第三折叠薄膜结构(51)、第四折叠薄膜结构(54)位于第一折叠薄膜结构(52)、第二折叠薄膜结构(53)外侧的双端固支梁(4)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固支梁锚区(31)、第二固支梁锚区(32)位置,平面电感(6)置于柔性基板(1)上一端与金属极板(2)相连,另一端与双端固支梁锚区(3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1)采用的材料为涤纶树脂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厚度为100-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极板(2)采用的材料为金,形状为长度为200μm,宽度为100μm,厚度为10μm的矩形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折纸结构的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支梁锚区(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陈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