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09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该充放气阀包括充气嘴(1)、气门芯(2)、螺堵(3)、螺帽(4)、限位板(5)、垫板(9)、弹簧(10)和橡胶座(12);气门芯(2)固定在充气嘴(1)的一端中心孔内,充气嘴的另一端球型堵头滑动装入橡胶座(12)的一端锥形中心孔内,气门嘴(1)中心盲孔为轴向气道,气门嘴(1)上设置径向气道,轴向气道与径向气道接通,径向气道通过轮辋内置气道与轮胎内腔连通,螺帽(4)套装并并固定在螺堵(3)上,螺堵(3)另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垫板(9)和弹簧(10)依次套装在气门嘴(1)外周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双向充放气,解决了现有轮胎充气阀体积过大、通用性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
技术介绍
充放气阀广泛应用在各类轮式车辆上,用以向轮胎充放气,并保证轮胎的保压性能。随着轮式车辆中央充放气功能的发展,对于双进气口的充放气阀需求和要求更高。国内现有的双向轮胎充放气阀大多体积较大,且大多安装在轮辋表面,需要额外设计保护罩以及管路等连接件。当车辆需要通过桥洞、飞机舱门等较狭窄的空间时,而充放气阀往往是整车车宽最大的位置,进而限制了整车在狭窄空间的通过性。同时,传统充放气阀接口基本都是针对不同的车轮产品采用不同的连接形式,接口通用性差。另外还存在零部件数量多,可靠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实现了双向充放气,且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轮胎充气阀体积过大、通用性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包括充气嘴1、气门芯2、螺堵3、螺帽4、限位板5、垫板9、弹簧10和橡胶座12;气门芯2固定在充气嘴1的一端中心孔内,充气嘴的另一端为球型堵头结构,球型堵头滑动装入橡胶座12的一端锥形中心孔内,球型堵头外周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安装密封圈,橡胶座12固定在轮辋14上安装孔内,橡胶座锥形中心孔内周与球形堵头外周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与轮辋内置气道连通,气门嘴1的中心孔为盲孔,气门嘴1中心盲孔为轴向气道,气门嘴1上设置径向气道,轴向气道与径向气道接通,径向气道通过轮辋内置气道与轮胎内腔连通,气门嘴1滑动安装在螺堵3内孔中,气门嘴1一端设置与退刀槽,在退刀槽内安装有限位板5,螺帽4套装并并固定在螺堵3上,且螺帽4内端面与气门嘴一端端面之间存在距离,螺堵3一端与轮辋上安装孔固定连接,螺堵3另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垫板9和弹簧10依次套装在气门嘴1外周中部,且垫板9和弹簧10位于球型堵头与螺堵3端面之间。气门嘴1中部外周上设计密封沟槽,密封沟槽内安装密封圈,螺堵3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槽,两端密封槽内分别安装1个密封圈,轮辋14内侧与车辆中央充放气系统的贴合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轮胎的双向进气功能,同时缩小轮胎充气阀体积,提高通用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充气嘴球型堵头和气门芯结构,借助具备内置气道结构的轮辋,实现轮胎双向充放气,结构紧凑,安装便捷;采用限位板和螺帽4实现了双向限位;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轮式车辆在通过沙漠、泥泞或冰雪等复杂路面快速、便捷地调节轮胎压力,提高轮式车辆的通过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包括充气嘴1、气门芯2、螺堵3、螺帽4、限位板5、密封圈一6、密封圈二7、密封圈三8、垫板9、弹簧10、密封圈四11和橡胶座12。充放气阀13通过螺堵3安装在设计有内置气道的轮辋14上。充放气阀13与轮辋14上的内置气道连通,通过内置气道向轮胎15内腔充气。充气嘴1是气体的主要通道,充气嘴1的一端设置连接外部充气工具的螺纹接头,气门芯2固定在充气嘴1的一端中心孔内。充气嘴的另一端为球型堵头结构,球型堵头滑动装入橡胶座12的一端锥形中心孔内,橡胶座12固定在轮辋14上安装孔内,橡胶座锥形中心孔内周与球形堵头外周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与轮辋内置气道连通。球型堵头外周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安装密封圈四11。当充气嘴1通过气门芯2充气时,保证球型堵头与橡胶座12之间的气密性。气门嘴1的中心孔为盲孔,气门嘴1中心盲孔为轴向气道。轴向气道内端接近于球型堵头处设置径向气道,轴向气道与径向气道接通,径向气道通过轮辋内置气道与轮胎内腔连通。当充气嘴通过气门芯2充气时,气体通过轴向气道与径向气道进入轮胎内腔。气门嘴1滑动安装在螺堵3内孔中,气门嘴1的外周与螺堵采用间隙配合,通过气门嘴1在螺堵内孔的轴向滑动,实现双向充气功能。在气门嘴1中部外周上设计密封沟槽,密封沟槽内安装密封圈三8,保证气门嘴外周和螺堵内助之间的气密性。气门嘴1一端的螺纹端部设计退刀槽,在退刀槽内安装有限位板5,实现气门嘴相对螺堵轴向一个方向的运动限位;螺帽4套装并通过螺纹与螺堵3连接,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一6,保证螺帽与螺堵之间的气密性,同时螺帽与气门嘴一端的螺纹端面之间预留一定距离,当充气嘴通过橡胶座12充气时,即通过橡胶座锥形内控与球形堵头外周之间的间隙以及轮辋气道充气时,螺帽4的内端面实现气门嘴1相对螺堵3轴向的另一个方向运动限位。螺堵3两端均设计螺纹,一端与轮辋上安装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螺堵3两端均设计密封槽,两端密封槽分别安装密封圈一6和密封圈二7。垫板9和弹簧10依次套装在气门嘴1外周中部,且位于球型堵头与螺堵3端面之间,垫板9在弹簧10与螺堵3之间起支撑作用。当充气嘴通过气门芯充气时,在弹簧10的弹簧力作用下,将气门嘴球型堵头压死在橡胶座锥形中心孔上,保证球型堵头与橡胶座之间的气密性。充气嘴通过橡胶座充气时,当气体压力大于弹簧10的弹簧力时,弹簧10受压,气门嘴在螺堵内孔中滑动,气门嘴球型堵头离开橡胶座12锥形中心孔,橡胶座锥形内控与球形堵头外周之间的间隙形成气道,实现充气。当充气嘴通过气门芯放气时,将充放气工具接在充气嘴上的螺纹即可。充气嘴通过橡胶座放气时,将气源气体压力设置为大于弹簧力小于轮胎内压即可。充气嘴通过气门芯放气时,需要外接充放气工具时,拧下螺帽4,将充放气工具与气门嘴1螺纹接头连接,顶开气门芯2,气体经由轮辋14的内置气道以及气门嘴的气道进入或流出轮胎内腔,实现轮胎15的充放气。轮辋14内侧与车辆中央充放气系统在轮毂上的出气口16对准安装,轮辋14内侧与车辆中央充放气系统的贴合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五17。需要采用中央充放气系统充气时,将中央充放气系统气源压力设置到指定气压,利用充气口16内腔气压顶开弹簧10,气体经由气门嘴1和橡胶座12之间的缝隙以及轮辋14的内置气道进入轮胎15内腔,实现轮胎充气。充气结束后撤销出气口的气压,充气嘴1利用弹簧力自动回弹至与橡胶座贴合位置,通过密封圈四11保证气密性。需要采用中央充放气系统放气时,将中央充放气系统气源压力设置到指定气压,利用充气口16内腔气压顶开弹簧10,气体经由气门嘴1和橡胶座12之间的缝隙以及轮辋14的内置气道流出轮胎15内腔,实现轮胎放气。放气结束后撤销出气口的气压,充气嘴1利用弹簧力自动回弹至与橡胶座贴合位置,通过密封圈四11保证气密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其特征是:该充放气阀包括充气嘴(1)、气门芯(2)、螺堵(3)、螺帽(4)、限位板(5)、垫板(9)、弹簧(10)和橡胶座(12);/n气门芯(2)固定在充气嘴(1)的一端中心孔内,充气嘴的另一端为球型堵头结构,球型堵头滑动装入橡胶座(12)的一端锥形中心孔内,球型堵头外周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安装密封圈,橡胶座(12)固定在轮辋(14)上安装孔内,橡胶座锥形中心孔内周与球形堵头外周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与轮辋内置气道连通,/n气门嘴(1)的中心孔为盲孔,气门嘴(1)中心盲孔为轴向气道,气门嘴(1)上设置径向气道,轴向气道与径向气道接通,径向气道通过轮辋内置气道与轮胎内腔连通,气门嘴(1)滑动安装在螺堵(3)内孔中,气门嘴(1)一端设置与退刀槽,在退刀槽内安装有限位板(5),螺帽(4)套装并并固定在螺堵(3)上,且螺帽(4)内端面与气门嘴一端端面之间存在距离,螺堵(3)一端与轮辋上安装孔固定连接,螺堵(3)另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垫板(9)和弹簧(10)依次套装在气门嘴(1)外周中部,且垫板(9)和弹簧(10)位于球型堵头与螺堵(3)端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阀,其特征是:该充放气阀包括充气嘴(1)、气门芯(2)、螺堵(3)、螺帽(4)、限位板(5)、垫板(9)、弹簧(10)和橡胶座(12);
气门芯(2)固定在充气嘴(1)的一端中心孔内,充气嘴的另一端为球型堵头结构,球型堵头滑动装入橡胶座(12)的一端锥形中心孔内,球型堵头外周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安装密封圈,橡胶座(12)固定在轮辋(14)上安装孔内,橡胶座锥形中心孔内周与球形堵头外周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与轮辋内置气道连通,
气门嘴(1)的中心孔为盲孔,气门嘴(1)中心盲孔为轴向气道,气门嘴(1)上设置径向气道,轴向气道与径向气道接通,径向气道通过轮辋内置气道与轮胎内腔连通,气门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瑞霞曹立包春伟陈熙洁任璇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