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维修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其包括滑行轨道以及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与所述滑行轨道滑移连接,所述检修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轮沿滑行轨道的轨道方向滑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效果是:检修人员无需离开检修平台既可对下一个集装箱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维修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集装箱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有一定损坏。此时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公告号为CN27417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焊接升降平台,其包括一安装架、一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升降系统、一载人平台、及一连接在升降系统与载人平台之间的连杆装置。所述升降系统为液压系统、机械系统或机电控制系统等。使用该集装箱焊接升降平台置于集装箱的上方,操作者站在载人平台上,启动液压系统,载人平台靠自重下降,载人平台下降进入集装箱内焊接位置。下降速度可通过节流阀调节。载人平台可停在任意位置,焊接完成后,按上升按钮再次启动液压系统,活塞杆收回,带动连杆装置和载人平台上升至顶部停止。该焊接升降平台在使用时,每次仅能完成一个集装箱的焊接,对多个集装进行维修焊接时,需移动该焊接升降平台或者移动集装箱,而该焊接升降平台和集装箱的重量较大,搬运不便,因此还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其具有的效果是:检修人员无需离开检修平台既可对下一个集装箱进行检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包括滑行轨道以及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与所述滑行轨道滑移连接,所述检修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轮沿滑行轨道的轨道方向滑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的时候,操作人员站在检修平台上对集装箱进行检修,完成一个集装箱的检修之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轮移动检修平台,检修人员无需离开检修平台既可对下一个集装箱进行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差速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差速器输入端连接,四个滑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底座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位于底座一端的两侧的两个滑轮同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之后,驱动电机动力通过差速器传递至两个滑轮上,滑轮转动时带动检修平台移动,从而实现驱动组件的驱动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为包括一组剪叉机构、驱动件以及支撑板;所述剪叉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剪叉机构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驱动件安装于剪叉机构上,所述支撑板安装于剪叉机构的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时,操作人员站在支撑板上进行作业,通过升降组件调整支撑板的高度,便于操作人员对集装箱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端面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根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背离底座的一侧开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导向板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板与导向槽滑移配合,对支撑板进行导向限位,提高支撑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块导向板上端面通过连接杆连接,两根导向杆之间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两侧分别与两根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下端面与底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网,使得操作人员在支撑板上进行作业的时候,防护网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向板的一端穿设有两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对支撑板进行导向,提高支撑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启闭的操作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操作人员在支撑板上便可操作检修平台的移动以及支撑板的升降,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放置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箱用于放置工具,便于操作人员在进行检修作业时取放检修工具。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使用该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的时候,检修人员无需离开检修平台既可对下一个集装箱进行检修;2.设置升降组件,便于操作人员对集装箱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检修平台;11、底座;111、滑轮;112、导向板;1121、导向槽;113、连接杆;114、防护网;115、导向杆;116、放置箱;12、驱动组件;121、驱动电机;122、差速器;13、升降组件;131、剪叉机构;132、驱动件;133、支撑板;1331、导向块;2、滑行轨道;3、操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包括滑行轨道2以及检修平台1,检修平台1与滑行轨道2滑移连接,检修平台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滑轮111,底座11上设置有驱动滑轮111沿滑行轨道2的轨道方向滑动的驱动组件12。参照图1以及图2,具体的,驱动组件12包括驱动电机121以及差速器122,驱动电机121安装于底座11下端面,驱动电机121输出端与差速器122输入端连接,四个滑轮11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底座11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差速器12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位于底座11一端的两侧的两个滑轮111同轴连接。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121,驱动电机121动力通过差速器122传递至两个滑轮111上,滑轮111转动时带动检修平台1移动,从而实现驱动组件12的驱动功能。参照图1以及图3,进一步的,底座1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13,升降组件13为包括一组剪叉机构131、驱动件132以及支撑板133;其中,剪叉机构131安装于底座11上,驱动件132用于驱动剪叉机构131在竖直方向升降,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32选为气缸,驱动件132安装于剪叉机构131上,支撑板133安装于剪叉机构131的上端面。使用该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时,操作人员站在支撑板133上进行作业,通过升降组件13调整支撑板133的高度,便于操作人员对集装箱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检修。参照图1以及图3,为保证支撑板133在升降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底座11上端面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根导向板112,导向板112背离底座11的一侧开有导向槽1121,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行轨道(2)以及检修平台(1),所述检修平台(1)与所述滑行轨道(2)滑移连接,所述检修平台(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滑轮(111),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轮(111)沿滑行轨道(2)的轨道方向滑动的驱动组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行轨道(2)以及检修平台(1),所述检修平台(1)与所述滑行轨道(2)滑移连接,所述检修平台(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滑轮(111),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滑轮(111)沿滑行轨道(2)的轨道方向滑动的驱动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驱动电机(121)以及差速器(122),所述驱动电机(121)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下端面,所述驱动电机(121)输出端与所述差速器(122)输入端连接,四个滑轮(11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底座(11)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差速器(12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位于底座(11)一端的两侧的两个滑轮(111)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轨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13),所述升降组件(13)为包括一组剪叉机构(131)、驱动件(132)以及支撑板(133);
所述剪叉机构(131)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驱动件(132)用于驱动剪叉机构(131)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驱动件(132)安装于剪叉机构(131)上,所述支撑板(133)安装于剪叉机构(131)的上端面。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南方中集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