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01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其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下方以承载集装箱的转台、设置于转台并用于以固定集装箱的压板以及驱使压板升降及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支架,所述压板固定于驱动组件底部,所述转台位于所述压板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集装箱在焊接工作中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焊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
技术介绍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具有一定强度、来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集装箱是全焊结构,集装箱生产车间是从落料、成形、拼装、焊接到后处理喷漆的流水线生产。目前,集装箱的焊接已逐步从人工焊接流水线向机器焊接发展,即通过机械手对工作台上的集装箱进行焊接,在机械手焊接过程中,需要对集装箱进行限位以保障机械手对集装箱焊接的过程中集装箱的位置稳定进而保障焊接效果,一般对集装箱的限位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限位块以对集装箱进行限位,限位块能够有效地限制集装箱的水平移动,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对轻型集装箱进行焊接工作时,集装箱单侧顶部受力过大,将会造成集装箱受力侧被“抬起”,从而影响到其他机械手的焊接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旨在提高集装箱在焊接工作中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下方以承载集装箱的转台、设置于转台并用于以固定集装箱的压板以及驱使压板升降及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支架,所述压板固定于驱动组件底部,所述转台位于所述压板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使压板下压,压板配合转台将集装箱压紧固定于转台上,使得集装箱在接受焊接的过程中位置稳定,在焊接过程中,驱动组件驱使压板转动,在压板底面与集装箱上表面的摩擦力作用下,集装箱跟随压板转动,同时转台配合集装箱而转动,实现对集装箱的侧面360度全方位的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集装箱受压板与转台的夹压力而位置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及电机,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所述支架顶部,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液压缸底端,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电机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固定于支架,电机固定于液压缸而压板固定于电机,液压缸驱使电机上下移动进而驱使压板升降,由此实现压板配合转台对集装箱进行夹压,启动电机,电机将驱使压板转动,由此实现压板带动集装箱转动。通过液压缸跟电机对集装箱的位置状态调控,便于集装箱的焊接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调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底面固定设置有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使压板转动时,通过设置弹性的摩擦垫,增加了压板带动集装箱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同时由于摩擦垫具有弹性,在压板配合转台对集装箱进行夹压时,保障集装箱受的夹压效果,进而提高焊接过程中集装箱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台包括固定台与用于承载集装箱的动台,所述固定台固定于地面,所述动台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台顶部,且所述动台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固定台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台与动台转动配合,集装箱装载于动台的顶面,由此实现在压板的转动下,动台和集装箱跟随压板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台包括上台体与下台体,所述下台体固定于地面,所述上台体与所述下台体之间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底端固定于所述下台体顶面且顶端固定于所述上台体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台体与下台体之间设置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受上台体及动台的重力而产生压缩变形,在集装箱焊接过程中,压缩弹簧受上台体重力、动台重力、集装箱重力及压板压力的综合作用而具有一定量的压缩变形。通过液压缸调节压板下压的距离可控制弹簧的压缩形变量,进而达到控制集装箱高度的目的,由此实现一定程度上集装箱的高度控制。在焊接过程中,集装箱收到压板向下的压力及有弹簧弹力所产生的向上的推力而被紧紧夹持,使得集装箱的位置高度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台体底面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下台体顶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与导向槽的配合,上台体在压缩弹簧的弹力或弹簧弹力与压板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而升降时收到导向作用,使得上台体的升降动作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台顶面固定设置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限位块以对集装箱进行限位,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集装箱安装区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装箱安装于两个限位块之间的集装箱安装区域,两个限位块对集装箱进行限位以阻止集装箱相对动台的转动,进而保障集装箱相对动台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的面对应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块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动台轴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螺纹孔中螺纹配合设置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相对限位块运动,由此由此控制螺纹杆端部的限位板的位置。在集装箱装载于动台上时,通过转动螺纹杆以将限位板移动至紧贴集装箱侧壁的位置,由此实现对不同规格大小的集装箱的限位,进而保障集装箱相对动台的稳定性,保障动台配合压板而驱使集装箱转动时集装箱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平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中转台的俯视平面透视图。图中,1、支架;11、支撑杆;12、安装板;21、液压缸;22、电机;3、压板;31、防滑垫;4、动台;41、限位块;42、螺纹杆;43、限位板;5、固定台;51、上台体;511、导向柱;52、下台体;521、导向槽;53、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包括支架1、驱动组件、压板3及转台,支架1包括支撑杆11及安装板12,支撑杆11底部固定于地面,安装板12固定于支撑杆11顶部。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21及电机22,液压缸21固定于安装板12顶面中部,液压缸21的活塞杆竖直贯穿至安装板12下方,液压缸21的活塞杆与安装板12滑动连接。电机22固定于液压缸21的活塞杆端部,即电机22固定于液压缸21的活塞杆底部并可受液压缸21驱动而上下移动。电机22的转轴竖直设置,电机22的转轴与液压缸21的活塞杆相互重合,电机22的转轴端部固定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压板3,压板3呈圆形状,电机22的转轴位于压板3顶面的中部。压板3底面固定设置有防滑垫31,防滑垫31的材料优选橡胶材料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参照图3和图4,转台设置于支架1的下方,转台包括动台4与固定台5,固定台5包括上台体51及下台体52,上台体51设置于下台体52上方,动台4、上台体51及下台体52的轮廓均呈圆形,动台4、上台体51及下台体52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与压板3的中心线也重合,即压板3、动台4、上台体51及下台体52的投影相互为同心圆。下台体52与上台体51轮廓形状大小相同,上台体51的厚度略小于下台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置于支架(1)下方以承载集装箱的转台、设置于转台并用于以固定集装箱的压板(3)以及驱使压板(3)升降及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支架(1),所述压板(3)固定于驱动组件底部,所述转台位于所述压板(3)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置于支架(1)下方以承载集装箱的转台、设置于转台并用于以固定集装箱的压板(3)以及驱使压板(3)升降及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支架(1),所述压板(3)固定于驱动组件底部,所述转台位于所述压板(3)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21)及电机(22),所述液压缸(21)固定于所述支架(1)顶部,所述电机(22)固定于所述液压缸(21)底端,所述压板(3)固定于所述电机(22)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底面固定设置有防滑垫(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包括固定台(5)与用于承载集装箱的动台(4),所述固定台(5)固定于地面,所述动台(4)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台(5)顶部,且所述动台(4)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固定台(5)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南方中集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