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枫专利>正文

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07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包括上隔振板,隔振空腔,吸音降噪层,降噪孔,吸音隔振块,降噪隔振装置,下隔振板,安装侧板,所述上隔振板的中部设置有隔振空腔,且吸音降噪层通过螺栓连接在隔振空腔的内部,该上隔振板的内侧一端面上设置有降噪孔;所述吸音隔振块的下端面上通过卡扣连接在上隔振板的内侧面上,且吸音隔振块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降噪隔振装置,该降噪隔振装置的底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的上端面上;所述下隔振板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的底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上隔振板,吸音隔振块和降噪隔振装置的设置,吸音效果好,降噪效果好,隔振效果好,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为降噪隔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
技术介绍
降噪隔振结构是利用弹性支撑使一系统降低对外加激励起响应的能力。将振动源与地基的刚性联接改为弹性联接,能隔绝或减弱振动能量的传递,从而实现减振降噪的目的。降噪隔振机构有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之分,前者为对振动源设备采取隔振措施,防止振动传到其他场合。后者是对怕受振动干扰的设备、仪器或人采取隔振措施,防止外来振动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降噪隔振结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是现有的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依然存在着吸音效果差,降噪效果差,隔振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依然存在着吸音效果差,降噪效果差,隔振效果差的问题。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包括上隔振板,隔振空腔,吸音降噪层,降噪孔,吸音隔振块,降噪隔振装置,下隔振板,安装侧板,所述上隔振板的中部设置有隔振空腔,且吸音降噪层通过螺栓连接在隔振空腔的内部,该上隔振板的内侧一端面上设置有降噪孔;所述吸音隔振块的下端面上通过卡扣连接在上隔振板的内侧面上,且吸音隔振块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降噪隔振装置,该降噪隔振装置的底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的上端面上;所述下隔振板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的底端面上;所述安装侧板通过卡扣连接在上隔振板的下侧面上和下隔振板的上侧面上所述吸音隔振块包括吸音板,吸音隔振通孔,且吸音板的内部设置有吸音隔振通孔;所述降噪隔振装置包括上隔振垫,连接螺栓,下隔振垫,隔振弹簧,且上隔振垫的下端连接有连接螺栓,该连接螺栓的下端连接在下隔振垫的上端面上,且隔振弹簧设通过螺栓设置在上隔振垫和下隔振垫的中部。所述上隔振板采用方形的低密度材料,且上隔振板的中部隔振空腔设置有方形的玻璃棉材质的吸音降噪层,该上隔振板的内侧面上相互交错设置有多个降噪孔,且降噪孔与吸音隔振通孔相通。所述吸音隔振块采用方形的阻尼材料,且吸音隔振块的面上相互交错设置有多个不规则弯曲管状的吸音隔振通孔,该吸音隔振块设置有两处。所述降噪隔振装置采用螺旋形状的阻尼隔振弹簧,且降噪隔振装置的上隔振垫和下隔振垫的材质采用橡胶材质,该降噪隔振装置设置有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上隔振板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隔振的效果,能够将振源带进内部,促进内部部件对振源起到减振消振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降噪隔振效果。2.本专利技术吸音隔振块的设置,有利于对振源声音进行吸收,通过吸收减小噪音,有利于提高吸音效果,且降噪效果好,有利于体改隔振效果。3.本专利技术降噪隔振装置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降噪隔振效果,通过降噪弹簧工作起到良好的降噪隔振工作,降噪隔振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音隔振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音隔振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降噪隔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隔振板,2-隔振空腔,3-吸音降噪层,4-降噪孔,5-吸音隔振块,51-吸音板,52-吸音隔振通孔,6-降噪隔振装置,61-上隔振垫,62-连接螺栓,63-下隔振垫,64-隔振弹簧,7-下隔振板,8-安装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包括上隔振板1,隔振空腔2,吸音降噪层3,降噪孔4,吸音隔振块5,降噪隔振装置6,下隔振板7,安装侧板8;所述吸音隔振块5包括吸音板51,吸音隔振通孔52;所述降噪隔振装置6包括上隔振垫61,连接螺栓62,下隔振垫63,隔振弹簧64,振源产生后,振源通过上隔振板1外侧面上进入到隔振空腔2内部,然后进入到吸音降噪层3进行吸音降噪工作,吸音降噪层3内部设置有多个微孔,振源进入后能够慢慢减少,剩余的振源通过降噪孔4进入到吸音隔振块5的内部,且吸音隔振块5内部的吸音隔振通孔52通过自身材质和弯曲管状使振源在内部进行消音降噪,弯曲管状能够使振源减少流动,能够最大成端进行降噪隔振工作,且剩余的振源进入降噪隔振装置6进行降噪隔振工作,通过吸收达到缓冲状态,能够提高降噪隔振的效果,且振源通过降噪隔振装置6下端的吸音隔振块5和下隔振板7内部结构再次进行降噪隔振工作,使降噪隔振工作做到最佳状态,提高降噪隔振的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隔振板(1),隔振空腔(2),吸音降噪层(3),降噪孔(4),吸音隔振块(5),降噪隔振装置(6),下隔振板(7),安装侧板(8),所述上隔振板(1)的中部设置有隔振空腔(2),且吸音降噪层(3)通过螺栓连接在隔振空腔(2)的内部,该上隔振板(1)的内侧一端面上设置有降噪孔(4);所述吸音隔振块(5)的下端面上通过卡扣连接在上隔振板(1)的内侧面上,且吸音隔振块(5)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降噪隔振装置(6),该降噪隔振装置(6)的底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5)的上端面上;所述下隔振板(7)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5)的底端面上;所述安装侧板(8)通过卡扣连接在上隔振板(1)的下侧面上和下隔振板(7)的上侧面上;所述吸音隔振块(5)包括吸音板(51),吸音隔振通孔(52),且吸音板(51)的内部设置有吸音隔振通孔(52);所述降噪隔振装置(6)包括上隔振垫(61),连接螺栓(62),下隔振垫(63),隔振弹簧(64),且上隔振垫(61)的下端连接有连接螺栓(62),该连接螺栓(62)的下端连接在下隔振垫(63)的上端面上,且隔振弹簧(64)设通过螺栓设置在上隔振垫(61)和下隔振垫(63)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隔振结构的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隔振板(1),隔振空腔(2),吸音降噪层(3),降噪孔(4),吸音隔振块(5),降噪隔振装置(6),下隔振板(7),安装侧板(8),所述上隔振板(1)的中部设置有隔振空腔(2),且吸音降噪层(3)通过螺栓连接在隔振空腔(2)的内部,该上隔振板(1)的内侧一端面上设置有降噪孔(4);所述吸音隔振块(5)的下端面上通过卡扣连接在上隔振板(1)的内侧面上,且吸音隔振块(5)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降噪隔振装置(6),该降噪隔振装置(6)的底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5)的上端面上;所述下隔振板(7)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在吸音隔振块(5)的底端面上;所述安装侧板(8)通过卡扣连接在上隔振板(1)的下侧面上和下隔振板(7)的上侧面上;所述吸音隔振块(5)包括吸音板(51),吸音隔振通孔(52),且吸音板(51)的内部设置有吸音隔振通孔(52);所述降噪隔振装置(6)包括上隔振垫(61),连接螺栓(62),下隔振垫(63),隔振弹簧(64),且上隔振垫(61)的下端连接有连接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枫
申请(专利权)人:夏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