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06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龙门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包括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第一支撑桁架、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导轨及移动提升机构;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分别设置于待提升物体的两侧,在第一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桁架、在第二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支撑桁架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支撑桁架上,移动提升机构通过与导轨配合、固定在吊装桁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能适用于紧急吊装、提升、移动作业,具有组装灵活、移动方便、易于安装拆卸、节省材料、省时省力、施工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龙门吊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高铁站用于维修作业的运输移动轻型车辆、蜘蛛机、升降平台等设备,作业完毕转换站台时均存在转场困难、耗时长无法连续作业等现象,从而影响施工速度,不能随意移动费工费力,与高铁设计规范所限,道轨上不得碾压、放置任何重物。因此在设备出现倾翻、故障停机无法移动时只能封锁现场,占用附近空间或轨道,如无法及时移动或修复将会对车站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能适用于紧急吊装、提升、移动作业,具有组装灵活、移动方便、易于安装拆卸、节省材料、省时省力、施工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包括: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第一支撑桁架、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导轨及移动提升机构;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分别设置于待提升物体的两侧,在第一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桁架、在第二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支撑桁架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支撑桁架上,所述移动提升机构通过与导轨配合、固定在所述吊装桁架的下方;其中,所述移动提升机构包括移动滑车和提升装置,所述移动滑车设置在导轨上,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所述提升装置挂设在移动滑车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通过快速回转扣件与第一支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铝合金支架通过快速回转扣件与第二支撑桁架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的高度大于吊装桁架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的高度大于5米。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吊装桁架通过快速回转扣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桁架、第二支撑桁架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吊装桁架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提升装置选用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均设有外支撑。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和第二铝合金支架的结构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支架单元,每一个支架单元包括两个立柱,相邻的立柱之间通过横向支撑连接;两组所述支架单元通过斜向支撑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呈工字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滑车包括滑车本体、滑轮、轴体,所述滑车本体内部为一空腔,其上壁设有一开口,在所述滑车本体的空腔内壁对称设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轴体固定于内壁,所述滑车本体的底部设有搭载提升装置的横轴,所述横轴两端通过连接片与滑车本体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滑车本体的空腔内壁至少设有两组滑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能适用于紧急吊装、提升、移动作业,具有组装灵活、移动方便、易于安装拆卸、节省材料、省时省力、施工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移动滑车与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铝合金支架、11-立柱、12-横向支撑、13-斜向支撑、2-第二铝合金支架、3-第一支撑桁架、4-第二支撑桁架、5-吊装桁架、6-导轨、7-移动滑车、71-滑车本体、72-滑轮、73-轴体、74-横轴、75-连接片、8-提升装置、9-外支撑。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2,本技术所述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包括第一铝合金支架1、第二铝合金支架2,第一支撑桁架3、第二支撑桁架4、吊装桁架5、导轨6及移动提升机构,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1、第二铝合金支架2分别设置于待提升物体的两侧,在第一铝合金支架1上设有第一支撑桁架3、在第二铝合金支架2上设有第二支撑桁架4,吊装桁架5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支撑桁架3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支撑桁架4上,所述移动提升机构通过与导轨6配合、固定在所述吊装桁架5的下方;其中,所述移动提升机构包括移动滑车7和提升装置8,所述移动滑车7设置在导轨6上,能够沿着导轨6的方向移动;所述提升装置8挂设在移动滑车7下方。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1通过快速回转扣件与第一支撑桁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铝合金支架2通过快速回转扣件与第二支撑桁架4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桁架5通过快速回转扣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桁架3、第二支撑桁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1、第二铝合金支架2、第一支撑桁架3、第二支撑桁架4、吊装桁架5组成了本申请应急吊装系统的架体结构。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在第一铝合金支架1、第二铝合金支架2均设有外支撑9。所述的快速回转扣件为现有技术,是一种快速连接件。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1和第二铝合金支架2的结构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1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支架单元,每一个支架单元包括两个立柱11,相邻的立柱11之间通过横向支撑12连接;两组所述支架单元通过斜向支撑13连接。此处,斜向支撑13不仅可以连接同一高度的两个横向支撑12,也可以连接不同高度的两个横向支撑12,如此设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强度及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导轨6可以通过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第一支撑桁架、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导轨及移动提升机构;/n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分别设置于待提升物体的两侧,在第一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桁架、在第二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支撑桁架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支撑桁架上,所述移动提升机构通过与导轨配合、固定在所述吊装桁架的下方;/n其中,所述移动提升机构包括移动滑车和提升装置,所述移动滑车设置在导轨上,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所述提升装置挂设在移动滑车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第一支撑桁架、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导轨及移动提升机构;
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第二铝合金支架分别设置于待提升物体的两侧,在第一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桁架、在第二铝合金支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桁架,吊装桁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支撑桁架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支撑桁架上,所述移动提升机构通过与导轨配合、固定在所述吊装桁架的下方;
其中,所述移动提升机构包括移动滑车和提升装置,所述移动滑车设置在导轨上,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所述提升装置挂设在移动滑车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支架通过快速回转扣件与第一支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铝合金支架通过快速回转扣件与第二支撑桁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快装式应急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桁架通过快速回转扣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桁架、第二支撑桁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张振华杨庆怀于涛田明左强新张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易盛通达工程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