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起伏地表成像误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902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的利用简谐波拟合技术一种消除起伏地表成像误差的方法,采集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对需要进行波场外推的地震数据抽成共炮点道集或共检波点道集整理,获得相应的已知波场;对起伏地表至外推目的曲面之间的区域进行外推网格的剖分;将原始波场数据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用简谐波拟合的方法计算出对应于剖分网格的外推算子;利用外推算子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场的外推计算;将外推到目的曲面的波场数据从频率域变换到时间域并成像,在地震数据处理中误差小,干扰小,精度高的消除起伏地表成像误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简谐波拟合技术消除起伏地表成像误差的方法
技术介绍
起伏地表是油气地震勘探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当地表剧烈起伏时,常规的静校正方法(静态时移)难以完全消除成像存在的误差,使速度分析、叠加成像都受到不利影响。同样,当(静态时移)校正量较大时,基准面校正叠后数据仍存在类似情况。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通常是用波场外推来代替静态时移,使不同倾角的波都能得到正确归位,从而使其后的处理步骤可达到良好成像效果。波场外推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长期以来已形成了许多适于平面波场外推的技术方法,如差分法和相移法等。这些算法在进行非平面波场外推时存在两个主要缺陷其一在进行非平面波场外推时不得不对波场进行非波动的近似处理,这种处理实际上是对原波场的一个扰动,有时会造成较大成像误差;其二在许多地区由于地表条件的影响造成测线上观测点分布的非规则性,而差分法和相移法要求样点必须是等间隔的,为此,有时会在测线内插大量零数据道,从而在波场外推过程中产生干扰。此外,差分法不能随步长变化而保持较高精度,相移法对速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起伏地表成像误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采集观测系统地震数据;(2)对需要进行波场外推的地震数据抽成共炮点道集或共检波点道集整理,获得相应的已知波场;(3)对起伏地表至外推目的曲面之间的区域进行外推网格剖分 ;(4)将原始波场数据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5)用简谐波拟合的方法计算出对应于剖分网格的外推算子;(6)利用外推算子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场外推计算;(7)将外推到目的曲面的波场数据从频率域变换到时间域并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飞方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