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井用环形外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962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井用环形外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其主要结构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固定托盘、盖体、切割体、导爆索、传爆管、转接头和密封圈。主要针对目前油田部分老井油管变形严重,现有切割弹无法通过油管通径下入到指定切割位置进行切割而提出来的一种油气井用环形外切割装置。作业时将其套在油管外向内进行切割,切割后,油管切口较平整且内缩,无外翻现象,有利于使用油管打捞工具进行打捞作业。且切割后,套管基本不会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井用环形外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老油气井改造
,涉及一种废旧油管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外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目前有许多老井因开采时间长,地层出砂造成油管变形和损坏严重,直接上提油管无法控制油管的断裂位置,需要采用切割方法先进行切割后再将油管提出。目前现有油管切割方法有机械切割、水力切割、聚能切割、烟火切割、化学切割等。这些切割工艺均需要将切割工具通过油管内部下入到指定位置,才能进行切割。但由于该类井长期出砂,油管因挤压局部变形严重,内径变小甚至是被挤扁,现有切割工具无法进行切割作业,这给油田修井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针对这种井况,设计了一种能够穿过油管外管的环形切割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大部分井油管切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油管切割装置,解决目前因油管内缩引起通径过小无法切割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过油管的环形外切割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井用环形外切割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固定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井用环形外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固定托盘(3)、盖体(4)、切割体(5)、导爆索(6)、传爆管(7)、和转接头(8);/n所述外壳体(1)为两端开口的柱状体,沿轴线开有多阶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和密封槽,外壳体(1)端面开有通孔,通孔轴线与外壳体(1)轴线相互平行,孔内设有内螺纹和密封槽;/n内壳体(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内部为空腔;盖体(4)为两端开口的柱状体结构,内部为空腔体,盖体(4)沿轴线开有二阶通孔,大径端设有螺纹,小径端开有密封槽;外壁为多阶状,小径端开有螺纹和密封槽;外壳体(1)内壁和盖体(4)小径端外壁螺纹配合连接,内壳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井用环形外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固定托盘(3)、盖体(4)、切割体(5)、导爆索(6)、传爆管(7)、和转接头(8);
所述外壳体(1)为两端开口的柱状体,沿轴线开有多阶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和密封槽,外壳体(1)端面开有通孔,通孔轴线与外壳体(1)轴线相互平行,孔内设有内螺纹和密封槽;
内壳体(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内部为空腔;盖体(4)为两端开口的柱状体结构,内部为空腔体,盖体(4)沿轴线开有二阶通孔,大径端设有螺纹,小径端开有密封槽;外壁为多阶状,小径端开有螺纹和密封槽;外壳体(1)内壁和盖体(4)小径端外壁螺纹配合连接,内壳体(2)位于腔体内,内壁分别与外壳体(1)内壁、盖体(4)小径端内壁连接,连接后,外壳体(1)、内壳体(2)和盖体(4)三者轴线重合;内壳体(2)外壁、外壳体(1)内腔和盖体(4)顶部之间组成环形腔室;两个固定托盘(3)位于该腔室内,盘面中心开有通孔,周向均布若干沉头通孔,两个固定托盘(3)中心孔套在内壳体(2)管壁上且两者不接触,且沉头通孔相互对正,轴线重合;若干个切割体(5)首尾相接摆放组成环状体,位于两个固定托盘(3)之间,且每个切割体(5)安装在两个沉头通孔之间,切割体(5)的罩体(11)口部朝向内壳体(2)中心线方向;导爆索(6)绕成环形安装在若干切割体(5)导爆索槽(12)内,在导爆索(6)伸出端上安装传爆管(7),传爆管(7)与外壳体(1)端面开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良刘国振龙江桥高永华张帅石张泽陈钦伟甄宝生秦立民尚建佳王万鹏林志勇贾奔刘召扬子邢荣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测井—阿特拉斯合作服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