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式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82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沉式综合管廊,包括墙体、结构柱,和设置在结构柱中部以将管廊划分为双层空间结构梁,在结构梁顶部设置有采光顶,以用于为双层空间防雨、采光;双层空间包括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在上层空间内设置有通风管道和烟管;且,在上层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以作为自然通风口;在下层空间内设置有道路和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包括小型排水管道和大型排水管道,并且,大型排水管道吊挂在结构梁上,小型排水管道固定在墙体的一面侧墙上,从而解决小型排水管道自身刚度无法大距离跨过结构梁的支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沉式综合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建设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下沉式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为解决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问题应运而生,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的地下综合管廊。现有的管廊多为封闭的廊道,并且将不同种类的管道进行分舱布置,很难在地下综合管廊内实现通行行人和行车,往往如果有行人和行车的需求需要采取与综合管廊分开布置,重新规划行人和行车的舱室,另外由于这种综合管廊为封闭布置,其照明及通风是较难解决的难题,通常廊内照明无法实现自然采光,需借助照明设备,并且通常需要在综合管廊内设置单独的通风井,且由于是密闭空间根据消防需要综合管廊内沿着舱室长度方向需要间隔设置防火门,不仅浪费资源且难以维护。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通风、排烟等多种管道按照介质不同进行综合敷设,并充分考虑管廊内行人、车辆流线,实现人车分流,且实现采光通风的下沉式综合管廊。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沉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管廊外部的墙体、设置在所述墙体内的结构柱,和设置在所述结构柱中部以将所述管廊划分为双层空间的结构梁,其中,/n在所述结构梁的顶部设置有采光顶,所述采光顶用于所述双层空间的防雨、采光;/n所述双层空间包括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其中,/n在所述上层空间内设置有通风管道和烟管;且,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以作为自然通风口;/n在所述下层空间内设置有道路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包括小型排水管道和大型排水管道,并且,/n所述大型排水管道吊挂在所述结构梁上,所述小型排水管道固定在所述墙体的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管廊外部的墙体、设置在所述墙体内的结构柱,和设置在所述结构柱中部以将所述管廊划分为双层空间的结构梁,其中,
在所述结构梁的顶部设置有采光顶,所述采光顶用于所述双层空间的防雨、采光;
所述双层空间包括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其中,
在所述上层空间内设置有通风管道和烟管;且,在所述上层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以作为自然通风口;
在所述下层空间内设置有道路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包括小型排水管道和大型排水管道,并且,
所述大型排水管道吊挂在所述结构梁上,所述小型排水管道固定在所述墙体的内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结构梁的下方吊挂有动力电缆桥架和通信电缆桥架;其中,
所述动力电缆桥架和所述通信电缆桥架的水平间距不小于防电磁干扰最小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沉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层空间内还设置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吊挂在所述结构梁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沉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电缆桥架、通信电缆桥架和燃气管道与所述下层空间底面的距离不小于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陈昊马骏张文坤徐建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