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和消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779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消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单元、消能链网和浮升单元,其中,固定单元包括多根锚杆,每根锚杆都固定在基岩且锚杆朝外的一端与消能链网的前端连接;消能链网由多根链条编织而成,相邻的两根链条之间通过多个缓冲组件进行锁扣;浮升单元包括多个与消能链网末端连接的浮筒,多个浮筒全部或部分并排连接在一起。所述消能方法能够采用上述的装置进行泥石流消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装置结构简便、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和效能高,能够有效降低泥石流的流速,尤其降低泥石流中粗颗粒的冲击速度,降低冲击动能,减小破坏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和消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和消能方法。
技术介绍
泥石流灾害具有动能大、密度高、冲击破坏力极强的特点,为我国多见、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目的关于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技术手段多式多样,有稳、拦、排等措施,例如,在经常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中建立拦截坝,对泥石流进行分级拦截等。现有泥石流治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工程量巨大,耗费大,工程成本高,破坏环境等,而且防治效果通常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泥石流流速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和消能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所述消能装置可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单元、消能链网和浮升单元,其中,固定单元包括多根锚杆,每根锚杆都固定在基岩且锚杆朝外的一端与消能链网的前端连接,其中,基岩为泥石流流通区域底部的基岩;消能链网由多根链条编织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单元、消能链网和浮升单元,其中,/n固定单元包括多根锚杆,每根锚杆都固定在基岩且锚杆朝外的一端与消能链网的前端连接,其中,基岩为泥石流的流通区域底部的基岩;/n消能链网由多根链条编织而成,其中,相邻的两根链条之间通过多个缓冲组件进行锁扣,每个缓冲组件都包括第一缓冲节、第二缓冲节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第二缓冲节的绳索,其中,第一、第二缓冲节分别固定在两条相邻的链条上;/n浮升单元包括多个与消能链网后端连接的浮筒,多个浮筒全部或部分并排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单元、消能链网和浮升单元,其中,
固定单元包括多根锚杆,每根锚杆都固定在基岩且锚杆朝外的一端与消能链网的前端连接,其中,基岩为泥石流的流通区域底部的基岩;
消能链网由多根链条编织而成,其中,相邻的两根链条之间通过多个缓冲组件进行锁扣,每个缓冲组件都包括第一缓冲节、第二缓冲节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第二缓冲节的绳索,其中,第一、第二缓冲节分别固定在两条相邻的链条上;
浮升单元包括多个与消能链网后端连接的浮筒,多个浮筒全部或部分并排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斜插在所述基岩中,所述锚杆朝外的一端露出所述基岩并呈压弯状态,所述锚杆朝外的一端朝向泥石流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多根锚杆并排或近似并排固定在所述基岩上,第一方向与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所述多根锚杆等间距或近似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基岩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锚杆朝外的一端连接有两根所述链条,每根所述链条上的缓冲组件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正陈兴长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