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武轩专利>正文

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705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包括连杆、安置筒、机翼机构、旋钮、转轴、第二齿轮、滑块、第三齿轮和机翼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无人机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飞行或者需要执行不同的任务时,使用者可手动对旋钮进行转动,旋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轴产生转动的趋势,但由于转轴被两个滑块所限位,则转轴只能在安置筒内部不断的上下移动,当转轴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机翼主体同时上下移动,当机翼主体达到合适的部位时,使用者停止转动旋钮,从而在使用时便于对无人机机翼躯干进行自由上下调节,进而便于对机翼主体进行自由调节,使得无人机的适用范围得以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设备,具体为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属于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然而,传统的无人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无人机飞行时需要执行多种不同类型的任务,同时也可能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飞行,因而无人机的机翼通常需要不同的飞行角度,而传统的无人机机翼躯干不便于调节,这就对无人机的适用范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操作灵活,便于在使用时方便对无人机机翼躯干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无人机机翼进行调节,使得无人机的适用范围得以扩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侧固定有安置筒,所述连杆和所述安置筒的内部设有机翼机构,所述机翼机构包括旋钮、转轴、第二齿轮、滑块和第三齿轮,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安置筒一侧的中部设有所述旋钮,所述旋钮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连杆的内部,且所述旋钮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三齿轮,所述安置筒的内部设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顶部侧壁相背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卡合于所述安置筒的内壁,且所述转轴的底部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转轴顶端的侧壁上安装有机翼主体。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装置整体的安装,所述连杆背离所述安置筒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整体呈圆盘状。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所述连杆进行调节,所述安装座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杆和弹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所述支杆,且所述支杆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内腔的底部。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进一步的方便对所述连杆进行调节,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和齿槽,所述弹簧的顶部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支杆的侧壁上,且所述安装座内腔的顶部设有所述齿槽,所述第一齿轮卡合于所述齿槽。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使用者手动对所述旋钮进行操作,所述机翼机构还包括护套,所述旋钮的整体呈圆盘状,且所述旋钮的侧壁上套接有所述护套。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所述滑块卡合于所述安置筒,所述机翼机构还包括滑槽,所述安置筒内腔顶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道所述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卡合于两个所述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无人机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飞行或者需要执行不同的任务时,使用者可手动对旋钮进行转动,旋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轴产生转动的趋势,但由于转轴被两个滑块所限位,则转轴只能在安置筒内部不断的上下移动,当转轴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机翼主体同时上下移动,当机翼主体达到合适的部位时,使用者停止转动旋钮,从而在使用时便于对无人机机翼躯干进行自由上下调节,进而便于对机翼主体进行自由调节,使得无人机的适用范围得以扩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置筒与机翼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连杆与机翼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安装座与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杆,2、安装座,3、调节机构,31、支杆,32、第一齿轮,33、弹簧,34、齿槽,4、安置筒,5、机翼机构,51、旋钮,52、护套,53、转轴,54、第二齿轮,55、滑槽,56、滑块,57、第三齿轮,6、机翼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包括连杆1,所述连杆1的一侧固定有安置筒4,所述连杆1和所述安置筒4的内部设有机翼机构5,所述机翼机构5包括旋钮51、转轴53、第二齿轮54、滑块56和第三齿轮57,所述连杆1靠近所述安置筒4一侧的中部设有所述旋钮51,所述旋钮5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连杆1的内部,且所述旋钮51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三齿轮57,所述安置筒4的内部设有所述转轴53,所述转轴53顶部侧壁相背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块56,所述滑块56卡合于所述安置筒4的内壁,且所述转轴53的底部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54,所述转轴53顶端的侧壁上安装有机翼主体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杆1背离所述安置筒4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整体呈圆盘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安装座2内部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支杆31和弹簧33,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设有所述支杆31,且所述支杆31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弹簧33,所述弹簧33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内腔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调节机构3还包括第一齿轮32和齿槽34,所述弹簧33的顶部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32固定于所述支杆31的侧壁上,且所述安装座2内腔的顶部设有所述齿槽34,所述第一齿轮32卡合于所述齿槽3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机翼机构5还包括护套52,所述旋钮51的整体呈圆盘状,且所述旋钮51的侧壁上套接有所述护套5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机翼机构5还包括滑槽55,所述安置筒4内腔顶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道所述滑槽55,两个所述滑块56分别卡合于两个所述滑槽55。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固定安置于所需的合适部位,完成本装置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当无人机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飞行或者需要执行不同的任务时,使用者可手动对旋钮51进行转动,旋钮51转动带动第三齿轮57转动,第三齿轮57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4转动,第二齿轮54转动带动转轴53产生转动的趋势,但由于转轴53被两个滑块56所限位,则转轴53只能在安置筒4内部不断的上下移动,当转轴53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机翼主体6同时上下移动,当机翼主体6达到合适的部位时,使用者停止转动旋钮51,从而在使用时便于对无人机机翼躯干进行自由上下调节,进而便于对机翼主体6进行自由调节,与此同时,使用者还可对安装座2进行下压,令第一齿轮32下移脱离齿槽34的束缚,接着对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包括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的一侧固定有安置筒(4),所述连杆(1)和所述安置筒(4)的内部设有机翼机构(5),所述机翼机构(5)包括旋钮(51)、转轴(53)、第二齿轮(54)、滑块(56)和第三齿轮(57),所述连杆(1)靠近所述安置筒(4)一侧的中部设有所述旋钮(51),所述旋钮(5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连杆(1)的内部,且所述旋钮(51)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三齿轮(57),所述安置筒(4)的内部设有所述转轴(53),所述转轴(53)顶部侧壁相背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块(56),所述滑块(56)卡合于所述安置筒(4)的内壁,且所述转轴(53)的底部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54),所述转轴(53)顶端的侧壁上安装有机翼主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包括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的一侧固定有安置筒(4),所述连杆(1)和所述安置筒(4)的内部设有机翼机构(5),所述机翼机构(5)包括旋钮(51)、转轴(53)、第二齿轮(54)、滑块(56)和第三齿轮(57),所述连杆(1)靠近所述安置筒(4)一侧的中部设有所述旋钮(51),所述旋钮(5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连杆(1)的内部,且所述旋钮(51)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三齿轮(57),所述安置筒(4)的内部设有所述转轴(53),所述转轴(53)顶部侧壁相背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块(56),所述滑块(56)卡合于所述安置筒(4)的内壁,且所述转轴(53)的底部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54),所述转轴(53)顶端的侧壁上安装有机翼主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背离所述安置筒(4)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整体呈圆盘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接式无人机机翼躯干,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内部设有调节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武轩
申请(专利权)人:丁武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