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喷淋上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上浆
,具体为一种织物喷淋上浆装置。
技术介绍
后整理是赋予织物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和实有效果的技术处理方式,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主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使织物面料锦上添花,而上浆作为后整理的其中一个工艺过程,上浆设备在上浆准备过程中由于织物的传送不是同步进行会出现织物纬斜、表面皱印的情况,上浆过程中浆液的浸润不完全,出现上浆不均匀的情况,影响织物成品表面质量,上浆过程中由于织物的种类和宽度不同所需压紧力也不同,压紧力过大过小都会影响织物最终质量,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有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单面上浆、双面上浆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织物喷淋上浆装置,具备织物传送同步进行、浸润织物面料透彻、压紧力调节方便和可单双面上浆的优点,解决了织物上浆设备生产织物出现纬斜表面皱印、上浆不均匀、织物压紧力调节不便捷和只能单面上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物喷淋上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浆盖(2),所述机体的(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浆盖(2),所述下浆盖(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底座(3),所述喷淋底座(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支架(4),所述升降支架(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喷淋调节装置(5),所述机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浆盖(6),所述机体(1)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一(7),所述转杆一(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一(8),所述机体(1)底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二(9),所述转杆二(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二(10),所述机体(1)中部转动连接有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喷淋上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浆盖(2),所述机体的(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浆盖(2),所述下浆盖(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底座(3),所述喷淋底座(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支架(4),所述升降支架(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喷淋调节装置(5),所述机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浆盖(6),所述机体(1)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一(7),所述转杆一(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一(8),所述机体(1)底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二(9),所述转杆二(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二(10),所述机体(1)中部转动连接有转杆三(11),所述转杆三(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三(12),所述机体(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杆四(13),所述转杆四(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四(14),所述机体(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转杆五(15),所述转杆五(1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五(16),所述锥齿轮组三(12)的上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一(17),所述锥齿轮一(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杆六(18),所述转杆六(18)中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动力辊(19),所述动力辊(19)的顶部带传动连接有压紧辊(20),所述压紧辊(2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压杆(21),所述压杆(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22),所述横梁(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装置(23),所述横梁(22)左右两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缓冲装置(24),所述缓冲装置(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布辊(25),所述机体(1)右端的顶部接近压紧辊(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26),所述压紧辊(20)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织物带(27),所述机体(1)底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8)。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汇诗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