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吸湿箱,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箱体顶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四导布辊、第五导布辊;面料从箱体底部一侧进入,并依次经第一导布辊、第四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五导布辊、第三导布辊,由箱体底部另一侧抽出;位于第四、五导布辊下方均设置有进汽管,进汽管均平行于第四导布辊;沿进汽管轴线方向,且在进汽管外壁上开设有出汽槽,出汽槽适于向面料水平喷有蒸汽;面料依次绕设在五个导布辊上,通过两进汽管均向面料喷有蒸汽,实现了对面料的吸湿,提高面料的喷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吸湿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湿箱,具体是一种面料吸湿箱。
技术介绍
避免消费者衣物家庭洗涤后变短,预缩车工艺第一步要给面料吸湿,使面料具有可塑性;常规的面料吸湿采用向面料喷蒸汽的方式来实现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面料厚度不一,面料存在不易被喷湿的可能;综上,如何提高面料的喷湿效率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面料的喷湿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面料吸湿箱,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箱体顶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四导布辊、第五导布辊;面料从箱体底部一侧进入,并依次经第一导布辊、第四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五导布辊、第三导布辊,由箱体底部另一侧抽出;位于第四、五导布辊下方均设置有进汽管,进汽管均平行于第四导布辊;沿进汽管轴线方向,且在进汽管外壁上开设有出汽槽,出汽槽适于向面料水平喷有蒸汽;第一、二、三、四、五导布辊、两进汽管均平行设置,第一、二、三导布辊位于箱体的底部,第四、五导布辊位于箱体的上方;第四、五导布辊下方均设置有进汽管,面料依次绕设过第一、四、二、五、三导布辊,也就是说,面料受五个导布辊的影响,整体呈两个倒置的“V”字型,进汽管内的蒸汽由出汽槽向面料喷洒蒸汽,由于进汽管设置有两个,起到了双重喷洒的作用;此外,由于面料受导布辊的影响进行换向,向面料的一侧喷洒蒸汽的同时,面料的另一面为腾空的状态,此时也便于蒸汽均匀的喷洒面料。为了防止进汽管内的蒸汽流量过大,导致蒸汽浸湿面料,本技术采用进汽管上设置有与进汽管同心设置有罩体;罩体与进汽管外壁之间留有间隙,罩体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换向槽,换向槽与出汽槽的朝向相反;由于换向槽与出汽槽的朝向相反,当蒸汽由出汽槽喷出,撞击罩体内侧面,从而减小蒸汽的动能,蒸汽经间隙由换向槽喷出,防止蒸汽过渡浸湿面料;由于蒸汽撞击罩体内侧面后,势必在罩体底部积有水,为了便于水的排出,本技术采用罩体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与间隙贯通连接;通过设置出水管能够方便将水排出,此外水管还能起到支撑罩体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面料吸湿箱,面料依次绕设在五个导布辊上,通过两进汽管均向面料喷有蒸汽,实现了对面料的吸湿,提高面料的喷湿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导布辊、2-第二导布辊、3-第三导布辊、4-第四导布辊、5-第五导布辊、6-面料、7-进汽管、8-出汽槽、9-罩体、10-箱体、11-间隙、12-换向槽、13-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面料吸湿箱,包括箱体10;箱体10底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布辊1、第二导布辊2、第三导布辊3;箱体10顶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四导布辊4、第五导布辊5;面料6从箱体10底部一侧进入,并依次经第一导布辊1、第四导布辊4、第二导布辊2、第五导布辊5、第三导布辊3,由箱体10底部另一侧抽出;位于第四、五导布辊4、5下方均设置有进汽管7,进汽管7均平行于第四导布辊4;沿进汽管7轴线方向,且在进汽管7外壁上开设有出汽槽8,出汽槽8适于向面料6水平喷有蒸汽;第一、二、三、四、五导布辊、两进汽管均平行设置,第一、二、三导布辊位于箱体的底部,第四、五导布辊位于箱体的上方;第四、五导布辊下方均设置有进汽管,面料依次绕设过第一、四、二、五、三导布辊,也就是说,面料受五个导布辊的换向,整体呈两个倒置的“V”字型,进汽管内的蒸汽由出汽槽向面料喷洒蒸汽,由于进汽管设置有两个,起到了双重喷洒的作用;此外,由于面料受导布辊的影响进行换向,向面料的一侧喷洒蒸汽的同时,面料的另一面为腾空的状态,此时也便于蒸汽均匀的喷洒面料。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进汽管内的蒸汽流量过大,导致蒸汽浸湿面料一部分,本技术采用进汽管7上设置有与进汽管7同心设置有罩体9;罩体9与进汽管7外壁之间留有间隙11,罩体9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换向槽12,换向槽12与出汽槽8的朝向相反;由于换向槽与出汽槽的朝向相反,当蒸汽由出汽槽喷出,撞击罩体内侧面,从而减小蒸汽的动能,蒸汽经间隙由换向槽喷出,防止蒸汽过渡浸湿面料的部分;如图1所示,由于蒸汽撞击罩体内侧面后,势必在罩体底部积有水,为了便于水的排出,本技术采用罩体9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与间隙11贯通连接;通过设置出水管能够方便将水排出,此外水管还能起到支撑罩体的作用。本技术是一种面料吸湿箱,面料依次绕设在五个导布辊上,通过两进汽管均向面料喷有蒸汽,实现了对面料的吸湿,提高面料的喷湿效率。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料吸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n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n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四导布辊、第五导布辊;/n面料从所述箱体底部一侧进入,并依次经所述第一导布辊、第四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五导布辊、第三导布辊,由所述箱体底部另一侧抽出;/n位于所述第四、五导布辊下方均设置有进汽管,所述进汽管均平行于所述第四导布辊;/n沿所述进汽管轴线方向,且在所述进汽管外壁上开设有出汽槽,所述出汽槽适于向所述面料水平喷有蒸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吸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
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四导布辊、第五导布辊;
面料从所述箱体底部一侧进入,并依次经所述第一导布辊、第四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五导布辊、第三导布辊,由所述箱体底部另一侧抽出;
位于所述第四、五导布辊下方均设置有进汽管,所述进汽管均平行于所述第四导布辊;
沿所述进汽管轴线方向,且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珂,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光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