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8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该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是由改性碳纤维于亲肤纤维按照一定重量比均匀混合纺成基础纱线,并通过包覆液对基础纱线进行表面处理得到,且该纱线制成面料柔软亲肤,而包覆液由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混合制成,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与抑菌效果,且包覆液的包覆效果,能够提升纤维的集束性,从而提升纱线的耐磨性质,所述改性碳纤维是以碳纤维为原料,通过碳纤维吸附氢氧化钙,然后再利用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钙的水解反应生成乙酸钙,提升碳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碳纤维的亲水性;最后以聚氨酯作为胶粘剂将表面改性纳米无机抗菌颗粒均匀附着在碳纤维的表面上,使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的,涉及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功能不再只是保暖上的需求,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人们希望面料具有对应的功能,这些都可以通过对面料的生产原料-纱线进行改性处理来实现。面料作为易燃物,为了保证其安全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对纤维与面料进行改性处理后,会导致纤维与面料硬度变大,柔软性变差,不利用这一类面料的广泛使用,同样的,棉纤维等天然纤维在使用时,强度较差,且能够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原料被分解,成为微生物的滋生地,因此具有抗菌抑菌效果的面料与纤维同样是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材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碳纤维0.8-2份、亲肤纤维7-9份;/n所述亲肤纤维包括棉纤维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的混合物;/n该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为:/n步骤一,制备改性碳纤维;/n步骤二,称取亲肤纤维;/n步骤三,将改性碳纤维与亲肤纤维按照重量比均匀混合后,纺线得到基础纱线;/n步骤四,首先配制质量浓度为3%-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再配制质量浓度为5%-7%的壳聚糖水溶液,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大于等于90%,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壳聚糖水溶液按照重量比1:0.6-1.2在转速240-600r/min转速下搅拌分散40-60min,真空脱泡后,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碳纤维0.8-2份、亲肤纤维7-9份;
所述亲肤纤维包括棉纤维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的混合物;
该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制备改性碳纤维;
步骤二,称取亲肤纤维;
步骤三,将改性碳纤维与亲肤纤维按照重量比均匀混合后,纺线得到基础纱线;
步骤四,首先配制质量浓度为3%-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再配制质量浓度为5%-7%的壳聚糖水溶液,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大于等于90%,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壳聚糖水溶液按照重量比1:0.6-1.2在转速240-600r/min转速下搅拌分散40-60min,真空脱泡后,得到混合液;将该混合液加热至75-85℃后,向其中加入蒙脱土,然后在转速400-600r/min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5-2.5h,得到包覆液,其中蒙脱土与混合液的重量比为1:3-5;
步骤五,将基础纱线加入包覆液中浸泡处理15-30s后,过滤并将纱线加入固化液中,在25-40℃的温度下浸泡20-30min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在45-70℃的温度下烘干,得到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固化液为水、甲醛、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与硫酸钠按照重量比1:0.1-0.3:0.03-0.1:0.02-0.04均匀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通过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无机抗菌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烘干后得到表面改性纳米无机抗菌颗粒待用;
S2、将碳纤维加入乙醇与水的任意比混合物中,在温度40-60℃、60-160KHz的频率下,处理20-30min,然后在真空干燥炉中以90-120℃的温度下烘干2-3h后,在650-720℃,氮气气氛中焙烧1-3h,得到预处理碳纤维;
S3、将步骤S2中制备得到的预处理碳纤维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浸泡处理24-36h,过滤后在真空干燥炉中以105-125℃的温度烘干,然后提升温度至300-450℃活化处理1-1.5h,自然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3中处理得到的预处理碳纤维加入乙酸乙酯溶液中,分散后在25-35℃温度下浸泡处理30-48h,过滤分离后,在70-90℃的抽真空条件下水解反应12-24h,冷却至室温后利用氮气吹扫1.5-4h,然后在105-125℃的温度下真空烘干8-24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莉刘渠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虹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