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861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涉及齿圈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转筒、水槽、固定工装、升降机构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水槽的底部安装有封堵机构,位于工作台的一侧还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面设有与封堵机构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位于相邻两个水槽之间,所述水槽在旋转90度进入到下一个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块能够将封堵机构打开以实现水槽内冷却水的排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以及旋转机构实现了在加热产品的同时能够驱动水槽旋转90度进入下一个工位,从而完成水槽的切换,如此,在满足淬火效率的前提下,还能够进一步减少因冷却水的水温升高对齿圈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圈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
技术介绍
齿圈作为机械结构中常用的一种传动件,广泛应用于机床、汽车等领域。其加工工艺一般为:毛坯锻造→毛坯的检测→调质处理→车床加工→滚齿→钻孔→淬火处理→高温回火→探伤→检测→上油包装。目前,生产实践中用到的半自动化淬火装置通常由电磁感应线圈、可升降的固定工装以及冷却水槽等机构组成,为了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连续加工过程中,冷水水槽内的水一般很少更换或采用换热系统进行物理降温,通常水槽内的水温会逐渐升高,这容易导致齿圈淬火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较低而对其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内部组织及表面硬度参数要求很高的精密部件而言,并不适用,但如果频繁更换现有淬火设备中水槽内的冷却水,又会较大幅度地降低其生产效率,故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特别是应用于内齿圈的淬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包括工作台、转筒、水槽、固定工装、升降机构以及旋转机构,所述转筒通过回转支承安装于工作台顶部的圆形槽内,所述水槽有4个并周向等角度布置于转筒的外周,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工作台的顶部并位于转筒的内侧,以实现固定工装的起降,所述固定工装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所述固定工装的上方设有连接至电磁感应设备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升降机构在驱动固定工装上升的同时能够借助于旋转机构驱动水槽旋转90度,与固定工装下方的水槽相对的另一个水槽的上方设置有补水管;所述水槽的底部安装有封堵机构,位于工作台的一侧还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面设有与封堵机构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位于相邻两个水槽之间,所述水槽在旋转90度进入到下一个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块能够将封堵机构打开以实现水槽内冷却水的排空。优选的,所述固定工装包括放置盘、立柱和工字梁,所述放置盘上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放置槽,放置槽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放置盘的上端借助于立柱与工字梁的一端连接,工字梁的另一端安装于升降机构上。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机罩、伺服电机、矩形框、导柱和丝杠,所述机罩安装于工作台的顶部,伺服电机安装于机罩内且其输出端连接至丝杠,丝杠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矩形框内,所述导柱有两个并对称固定于矩形框内,所述固定工装借助于丝杠螺母于丝杠螺纹连接并滑动连接于导柱上。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单向轴承一、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以及内齿圈,主动齿轮通过单向轴承一安装于丝杠的下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以及内齿圈依次啮合,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均通过各自的支撑轴转动连接于机罩上,内齿圈安装于转筒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U形板、堵头、弹簧、底板、安装座以及滚珠,所述U形板固定于水槽的底面,所述堵头的下端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穿过U形板并连接至底板,底板的外端安装有所述的安装座,所述滚珠安装于安装座内并可以自由转动,所述弹簧套设于堵头与U形板的下板之间的导向杆上并用于堵住水槽底部排水管的排水口。优选的,靠近固定工装一侧的导向块上设有一倾斜的引导段,引导块为弧形状布局。优选的,所述工字梁的拐角处还设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一的支撑轴还连接有一个用于对淬火后的产品进行吹风的吹风机构,具体包括连接套、单向轴承二、连接轴、皮带轮一、皮带轮二、风扇支架、扇叶以及驱动轴,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固定于连接套的下端,连接套上端的安装槽内安装有所述的单向轴承二,连接轴的下端安装于单向轴承二内且其上端穿过工字梁、风扇支架连接至皮带轮一,皮带轮一通过皮带连接至皮带轮二,皮带轮二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转动连接于风扇支架的外端,扇叶安装于驱动轴的下端,所述矩形框的下部还安装有支撑板,所述连接轴的下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连接,连接轴的上部通过轴承与风扇支架连接,所述风扇支架的一端安装于矩形框的顶部,且驱动轴位于电磁感应线圈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以及旋转机构实现了在加热产品的同时能够驱动水槽旋转90度进入下一个工位,从而完成水槽的切换,如此,在满足淬火效率的前提下,还能够进一步减少因冷却水的水温升高对齿圈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部件的质量,特别适用于精密部件的淬火过程;(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工作台的一侧设置引导块,能够在水槽切换的过程中将水槽内的冷却水排空,以便于后期加注新的冷却水;(3)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产品加热、淬火以及冷却水更换等一整套淬火流程,可根据需要实现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加工效率高;(4)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工装所处的平面位置不变,而采用切换水槽的方式来进行淬火,使得产品的上料和下料都在同一工位进行,简化了上下料过程;(5)为了减少淬火后的产品取出后产生的大量蒸汽对电磁感应线圈带来的不利影响,故在工字梁的上方设置了吹风机构,当产品在取出时,吹风机构启动并驱动扇叶旋转,产生的风力迫使蒸汽向下散开,避开电磁感应线圈,故能够降低电磁感应线圈的故障率并间接地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固定工装、升降机构、旋转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水槽、封堵机构及引导块部分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固定工装、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吹风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连接套及单向轴承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工作台,2-转筒,20-回转支承,3-水槽,4-固定工装,41-放置盘,410-放置槽,411-通孔,42-立柱,43-工字梁,430-加强筋,5-升降机构,51-机罩,52-伺服电机,53-矩形框,54-导柱,55-丝杠,6-旋转机构,61-单向轴承一,62-主动齿轮,63-从动齿轮一,64-从动齿轮二,65-内齿圈,7-封堵机构,71-U形板,72-堵头,73-弹簧,74-底板,75-安装座,76-滚珠,77-导向杆,78-排水管,8-电磁感应线圈,9-补水管,10-支撑架,11-支撑板,12-引导块,120-引导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包括工作台1、转筒2、水槽3、固定工装4、升降机构5以及旋转机构6,所述转筒2通过回转支承20安装于工作台1顶部的圆形槽内,所述水槽3有4个并周向等角度布置于转筒2的外周,所述升降机构5安装于工作台1的顶部并位于转筒2的内侧,以实现固定工装4的起降,所述固定工装4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所述固定工装4的上方设有连接至电磁感应设备的电磁感应线圈8,所述升降机构5在驱动固定工装4上升的同时能够借助于旋转机构6驱动水槽3旋转90度,与固定工装4下方的水槽3相对的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转筒(2)、水槽(3)、固定工装(4)、升降机构(5)以及旋转机构(6),所述转筒(2)通过回转支承(20)安装于工作台(1)顶部的圆形槽内,所述水槽(3)有4个并周向等角度布置于转筒(2)的外周,所述升降机构(5)安装于工作台(1)的顶部并位于转筒(2)的内侧,以实现固定工装(4)的起降,所述固定工装(4)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所述固定工装(4)的上方设有连接至电磁感应设备的电磁感应线圈(8),所述升降机构(5)在驱动固定工装(4)上升的同时能够借助于旋转机构(6)驱动水槽(3)旋转90度,与固定工装(4)下方的水槽(3)相对的另一个水槽(3)的上方设置有补水管(9);/n所述水槽(3)的底部安装有封堵机构(7),位于工作台(1)的一侧还安装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顶部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底面设有与封堵机构(7)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位于相邻两个水槽(3)之间,所述水槽(3)在旋转90度进入到下一个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块能够将封堵机构(7)打开以实现水槽(3)内冷却水的排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转筒(2)、水槽(3)、固定工装(4)、升降机构(5)以及旋转机构(6),所述转筒(2)通过回转支承(20)安装于工作台(1)顶部的圆形槽内,所述水槽(3)有4个并周向等角度布置于转筒(2)的外周,所述升降机构(5)安装于工作台(1)的顶部并位于转筒(2)的内侧,以实现固定工装(4)的起降,所述固定工装(4)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所述固定工装(4)的上方设有连接至电磁感应设备的电磁感应线圈(8),所述升降机构(5)在驱动固定工装(4)上升的同时能够借助于旋转机构(6)驱动水槽(3)旋转90度,与固定工装(4)下方的水槽(3)相对的另一个水槽(3)的上方设置有补水管(9);
所述水槽(3)的底部安装有封堵机构(7),位于工作台(1)的一侧还安装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顶部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底面设有与封堵机构(7)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位于相邻两个水槽(3)之间,所述水槽(3)在旋转90度进入到下一个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块能够将封堵机构(7)打开以实现水槽(3)内冷却水的排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4)包括放置盘(41)、立柱(42)和工字梁(43),所述放置盘(41)上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放置槽(410),放置槽(410)上还开设有通孔(411),所述放置盘(41)的上端借助于立柱(42)与工字梁(43)的一端连接,工字梁(43)的另一端安装于升降机构(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机罩(51)、伺服电机(52)、矩形框(53)、导柱(54)和丝杠(55),所述机罩(51)安装于工作台(1)的顶部,伺服电机(52)安装于机罩(51)内且其输出端连接至丝杠(55),丝杠(5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矩形框(53)内,所述导柱(54)有两个并对称固定于矩形框(53)内,所述固定工装(4)借助于丝杠螺母于丝杠(55)螺纹连接并滑动连接于导柱(5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齿圈的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单向轴承一(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一(63)、从动齿轮二(64)以及内齿圈(65),主动齿轮(62)通过单向轴承一(61)安装于丝杠(55)的下部,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戴禄坤丁孟云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华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