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53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油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所述设备本体顶部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白土输入管和进油管,所述设备本体的中部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装置,所述设备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酸溶液入口管和碱溶液入口管。该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通过将设置活性炭过滤装置,现将茶油和白土进行混合加热搅拌,令白土会吸收部分杂质,此时茶油会经过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装置对茶油内部的其他杂质进行进一步吸收,过滤装置包括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两层过滤网大大提高了去除杂质的效率,且省却了后续正对分离白土和茶油的步骤,提高了炼油速度,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加工
,具体为一种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
技术介绍
油脂精炼,亦称"炼油"。清除植物油中所含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等的一系列工序的统称。现有的对茶油进行精炼的工艺设备存在一定有待改进的缺陷,例如现有的对茶油的进行脱色的过程是将活性炭,毛油和白土一起混合加热搅拌,让茶油中的不溶杂质和有色颗粒被吸收,让油变得澄清,但是在此之后需要单独进行脱色油和活性炭以及白土的分离工作,这个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和繁琐,其分离过程难度较高且分离步骤花时间较长。其二在对茶油进行脱酸处理时,需要对茶油析出的皂脚进行沉淀,在此过程中,静置后的澄清茶油在皂脚的上方,分离出茶油需要通过油泵将上层茶油抽出,接近皂脚部位的茶油相对较难处理,且使用油泵时可能会将皂脚顺带抽出,造成澄清油中存在污染物,需要重新进行澄清,在脱臭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向加热茶油中通入过热蒸汽,但是现有的设备蒸汽出口设计较为不合理,导致水蒸气与茶油之间接触不充分,脱臭处理的周期较长。专利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人孔(2),所述设备本体(1)顶部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白土输入管(3)和进油管(4),所述设备本体(1)的中部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装置(5),所述设备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酸溶液入口管(6)和碱溶液入口管(7),所述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箱体(16),所述支撑箱体(16)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穿过设备本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设备本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9)上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搅动棒(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人孔(2),所述设备本体(1)顶部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白土输入管(3)和进油管(4),所述设备本体(1)的中部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装置(5),所述设备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酸溶液入口管(6)和碱溶液入口管(7),所述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箱体(16),所述支撑箱体(16)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穿过设备本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设备本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9)上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搅动棒(10),所述转动杆(9)下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搅动棒(11),所述设备本体(1)内腔的上下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加热环(12)和下搅动棒(11),所述转动杆(9)位于一号加热环(12)和下搅动棒(11)的内侧,所述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皂脚出口管(14),所述皂脚出口管(14)的左端穿过设备本体(1)并延伸至设备本体(1)的外部,所述皂脚出口管(1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阀门(15),所述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油管(17),所述排油管(17)的右端穿过设备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加工用精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右侧设有脱臭装置本体(18),所述排油管(17)的右端穿过设备本体(1)并延伸至脱臭装置本体(18)的内部,所述脱臭装置本体(18)右侧内壁的上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蒸汽管(20),所述脱臭装置本体(18)内壁的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建杨东明李伟刘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衡山食为天食用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