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77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涉及茶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过滤壳体,过滤壳体的外侧开设有注油孔,过滤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油孔,过滤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控制元件和驱动电机,控制元件和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过滤壳体的内部装配有便于驱动茶油流动的茶油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壳体、驱动电机、茶油驱动机构和防堵过滤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便于防止滤网堵塞,有效的提高了茶油过滤速度,使得装置便于使用,通过驱动电机、螺纹轴杆和支撑横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便于对内壁残留的渣滓进行清理,避免茶油中的渣滓遗留在装置内部,使得装置更加实用。使得装置更加实用。使得装置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茶油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有些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
[0003]在生产茶油时,榨出的茶油中含有大量的渣滓,现有技术中,大多依靠静置的滤油网对茶油进行过滤,过滤的过程中,茶油中的渣滓堆积容易导致滤网堵塞,降低了过滤速度,使得装置不便于使用,基于上述问题,急需一种防堵的过滤机构便于提高茶油的过滤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依靠静置的滤油网对茶油进行过滤,过滤的过程中,茶油中的渣滓堆积容易导致滤网堵塞,降低了过滤速度,使得装置不便于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的外侧开设有注油孔,所述过滤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油孔,所述过滤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控制元件和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元件和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过滤壳体的内部装配有便于驱动茶油流动的茶油驱动机构,所述过滤壳体的外侧装配有便于对茶油高效过滤的防堵过滤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茶油驱动机构包括螺纹轴杆、支撑横杆、驱动板和导向止转杆,所述螺纹轴杆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螺纹轴杆和过滤壳体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杆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于螺纹轴杆外侧的下端,所述驱动板螺纹连接于螺纹轴杆的外侧,所述导向止转杆滑动连接于驱动板的内部,且所述导向止转杆和支撑横杆以及导向止转杆和过滤壳体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和过滤壳体之间装配有密封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堵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管体、沉淀物收集管、滤网、检修盖和出油管,所述过滤管体卡接于过滤壳体的外侧,所述沉淀物收集管装配于过滤壳体和过滤管体之间,所述滤网固定于过滤管体的内部,所述检修盖螺纹连接于过滤管体的上端,所述出油管焊接连接于检修盖的外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的水平高度高于注油孔的水平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壳体的外侧焊接连接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内部开设有V形凹槽,所述过滤管体的外侧设置有销杆,所述销杆装配于V形凹槽的内部,所述过滤壳体和过滤管体通过销杆和V形凹槽卡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壳体的外侧开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的内部固定有透明观察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壳体的底部焊接连接有下支脚,所述下支脚的底部粘接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均布开设有若干防滑纹。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过滤壳体、驱动电机、茶油驱动机构和防堵过滤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便于防止滤网堵塞,有效的提高了茶油过滤速度,使得装置便于使用。
[0016]2、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螺纹轴杆和支撑横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便于对内壁残留的渣滓进行清理,避免茶油中的渣滓遗留在装置内部,使得装置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过滤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过滤壳体;2、控制元件;3、驱动电机;4、茶油驱动机构;5、防堵过滤机构;6、透明观察板;7、下支脚;8、螺纹轴杆;9、支撑横杆;10、驱动板;11、导向止转杆;12、过滤管体;13、沉淀物收集管;14、滤网;15、检修盖;16、出油管;17、悬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
[0027]请参阅图1

5所示:
[0028]本技术包括过滤壳体1,过滤壳体1的外侧开设有注油孔,过滤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排油孔,过滤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控制元件2和驱动电机3,控制元件2和驱动电机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过滤壳体1的内部装配有便于驱动茶油流动的茶油驱动机构4,过滤壳体1的外侧装配有便于对茶油过滤的防堵过滤机构5;
[0029]茶油驱动机构4包括螺纹轴杆8、支撑横杆9、驱动板10和导向止转杆11,螺纹轴杆8固定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且螺纹轴杆8和过滤壳体1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支撑横杆9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于螺纹轴杆8外侧的下端,驱动板10螺纹连接于螺纹轴杆8的外侧,导向止转杆11滑动连接于驱动板10的内部,且导向止转杆11和支撑横杆9以及导向止转杆11和过滤壳体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0030]优选的,驱动板10和过滤壳体1之间装配有密封条;
[0031]防堵过滤机构5包括过滤管体12、沉淀物收集管13、滤网14、检修盖15和出油管16,过滤管体12卡接于过滤壳体1的外侧,沉淀物收集管13装配于过滤壳体1和过滤管体12之间,滤网14固定于过滤管体12的内部,检修盖15螺纹连接于过滤管体12的上端,出油管16焊接连接于检修盖15的外侧;
[0032]在此,出油管16的水平高度高于注油孔的水平高度,便于避免向过滤壳体1内部注入茶油时,茶油从出油管16内部溢出;
[0033]过滤壳体1的外侧焊接连接有悬挂板17,悬挂板17的内部开设有V形凹槽,过滤管体12的外侧设置有销杆,销杆装配于V形凹槽的内部,过滤壳体1和过滤管体12通过销杆和V形凹槽卡接;
[0034]过滤壳体1的外侧开设有观察槽,观察槽的内部固定有透明观察板6,便于观察过滤壳体1的内部;
[0035]过滤壳体1的底部焊接连接有下支脚7,下支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壳体(1),所述过滤壳体(1)的外侧开设有注油孔,所述过滤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排油孔,所述过滤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控制元件(2)和驱动电机(3),所述控制元件(2)和驱动电机(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过滤壳体(1)的内部装配有便于驱动茶油流动的茶油驱动机构(4),所述过滤壳体(1)的外侧装配有便于对茶油高效过滤的防堵过滤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油驱动机构(4)包括螺纹轴杆(8)、支撑横杆(9)、驱动板(10)和导向止转杆(11),所述螺纹轴杆(8)固定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且所述螺纹轴杆(8)和过滤壳体(1)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杆(9)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于螺纹轴杆(8)外侧的下端,所述驱动板(10)螺纹连接于螺纹轴杆(8)的外侧,所述导向止转杆(11)滑动连接于驱动板(10)的内部,且所述导向止转杆(11)和支撑横杆(9)以及导向止转杆(11)和过滤壳体(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0)和过滤壳体(1)之间装配有密封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加工生产用的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刘雄伟彭克勇
申请(专利权)人:衡山食为天食用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