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16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涉及轮体夹具用技术领域,针对对不同规格的轮体内外圈加工过程中固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接有第一活动环与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一活动环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活动环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装置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对不同规格的轮体内外圆进行夹紧固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且本装置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
本技术涉及轮体夹具用
,尤其涉及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
技术介绍
轮体是一种圆形结构,分为内圆与外圆两种,对于轮体的加工属于紧密加工,因此,对于轮体在传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将轮体进行夹紧固定,从而才能减少轮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传统的加工固定方式不仅复杂,且容易出现失误,因此,不仅耗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且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解决了对不同规格的轮体内外圈加工过程中固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接有第一活动环与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一活动环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活动环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三撑杆,所述第三撑杆的底部铰接有第四撑杆,所述第四撑杆的底端铰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螺杆(3),所述螺杆(3)上螺纹套接有第一活动环(4)与第二活动环(5),所述第一活动环(4)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撑杆(6),所述第一撑杆(6)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二活动环(5)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撑杆(8),所述第二撑杆(8)的顶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三撑杆(9),所述第三撑杆(9)的底部铰接有第四撑杆(10),所述第四撑杆(10)的底端铰接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螺杆(3),所述螺杆(3)上螺纹套接有第一活动环(4)与第二活动环(5),所述第一活动环(4)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撑杆(6),所述第一撑杆(6)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第二活动环(5)外圈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撑杆(8),所述第二撑杆(8)的顶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三撑杆(9),所述第三撑杆(9)的底部铰接有第四撑杆(10),所述第四撑杆(10)的底端铰接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横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体内外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螺杆(3)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壳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琰林标龙罗庆尖林维炜
申请(专利权)人:龙工福建挖掘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