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06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支撑座、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通过增加了伺服电机和滑槽、滑块,从而能够使得工作台能够进行转动;通过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两个柔性夹板相互靠拢或分离,能够快速对不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进行定位夹紧,灵活性强,同时配合柔性夹板在弹性的效果下,利用柔性推杆推动移动块左右移动,防止汽车配件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损伤,降低残次品率,提高汽车配件的生产效率;能够快速对不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进行定位夹紧,同时防止摩托车配件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损伤,降低残次品率,提高摩托车配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其中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定位夹紧。现有的摩托车配件生产用夹具结构复杂,使用性能较为单一,不方便快速夹紧不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并且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容易对摩托车配件造成损伤,导致残次品率较高,影响摩托车配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损伤配件、效率更高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支撑座、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螺栓竖直固定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固定有水平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轴承,所述支撑座的底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机轴与轴承转动个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机轴一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面上;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螺纹杆、固定块和柔性夹板;所述第一竖板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一端,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套穿设于第一竖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相对的滑槽,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固定块的滑槽内,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设置有柔性夹板,所述第二竖板相对第一竖板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柔性夹板。其中,所述柔性夹板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两侧转动连接有柔性推杆,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卡块,两个限位卡块之间连接有滑动横杆,所述滑动横杆上滑动设置有两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于柔性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横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两个移动块相远离的一侧。其中,所述滚轮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为滑动接触,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转盘的右侧与空腔的内壁为滑动接触。其中,所述定位座与两个移动块之间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滑动横杆的长度大于两个柔性推杆的总长度。其中,所述工作台的顶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刻度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通过在底座增加了四个液压油缸,从而能够使得工作台能够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增加了伺服电机和滑槽、滑块,从而能够使得工作台能够进行转动;通过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两个柔性夹板相互靠拢或分离,能够快速对不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进行定位夹紧,灵活性强,同时配合柔性夹板在弹性的效果下,利用柔性推杆推动移动块左右移动,防止汽车配件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损伤,降低残次品率,提高汽车配件的生产效率;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对不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进行定位夹紧,同时防止摩托车配件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损伤,降低残次品率,提高摩托车配件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的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的柔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的滚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底座;11、液压油缸;2、支撑座;21、轴承;22、伺服电机;3、工作台;31、滑块;4、定位装置;41、第一竖板;42、第二竖板;43、螺纹杆;431、把手;432、转盘;433、滚轮;44、固定块;45、柔性夹板;451、定位座;452、柔性推杆;453、限位卡块;454、滑动横杆;455、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1、支撑座2、工作台3以及设置于工作台3上的定位装置4;所述底座1的顶面通过螺栓竖直固定有液压油缸11,所述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通过固定有水平的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轴承21,所述支撑座2的底面设置有伺服电机22,所述伺服电机22的机轴与轴承21转动个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2的机轴一端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支撑座2的顶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3的底面上;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第一竖板41、第二竖板42、螺纹杆43、固定块44和柔性夹板45;所述第一竖板41设置于工作台3顶面的一端,所述螺纹杆43通过螺纹套穿设于第一竖板41板,所述螺纹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31,另一端连接有转盘432,所述转盘432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滚轮433,所述固定块44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相对的滑槽,所述转盘432转动连接于固定块44的滑槽内,所述固定块44的外壁设置有柔性夹板45,所述第二竖板42相对第一竖板41设置于工作台3顶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竖板42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柔性夹板4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可将摩托车配件放置在工作台3的上方,可通过刻度盘进行调整放置的位置,液压油缸11可根据加工的需求将摩托车配件进行升降,伺服电机22可根据加工需求对五金配件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把手431,把手431带动螺纹杆43转动,由于螺纹套固定,使螺纹杆43向右移动,螺纹杆43带动转盘432移动,转盘432在空腔内转动,并且将固定块44向右推动,从而使两个柔性夹板45相互靠近,从而将摩托车配件夹紧进行加工;同时配合柔性夹板45在弹簧的弹性效果下,利用柔性推杆452推动移动块455于滑动横杆454上左右移动,缓解夹紧过程中造成的强制压迫力以及加工过程中受到的震动力,防止摩托车配件造成损伤。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通过在底座增加了四个液压油缸,从而能够使得工作台能够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增加了伺服电机和滑槽、滑块,从而能够使得工作台能够进行转动;通过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两个柔性夹板相互靠拢或分离,能够快速对不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进行定位夹紧,灵活性强,同时配合柔性夹板在弹性的效果下,利用柔性推杆推动移动块左右移动,防止汽车配件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损伤,降低残次品率,提高汽车配件的生产效率;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对不同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座、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定位装置;/n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螺栓竖直固定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有水平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轴承,所述支撑座的底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机轴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机轴一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面上;/n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螺纹杆、固定块和柔性夹板;/n所述第一竖板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一端,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套设于第一竖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相对的滑槽,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固定块的滑槽内,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设置有柔性夹板,所述第二竖板相对第一竖板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柔性夹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座、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定位装置;
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螺栓竖直固定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有水平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轴承,所述支撑座的底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机轴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机轴一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面上;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螺纹杆、固定块和柔性夹板;
所述第一竖板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一端,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套设于第一竖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相对的滑槽,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固定块的滑槽内,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设置有柔性夹板,所述第二竖板相对第一竖板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另一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芳夏增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市鑫金龙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