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汽车电池换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93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加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汽车电池换电系统。该解锁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解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解锁螺栓;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当所述解锁螺丝枪转动的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解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解锁螺栓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解锁控制方法实现加解锁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锁体损坏并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汽车电池换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尤其涉及加锁解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汽车电池换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电动汽车的“换电模式”正在不断加快推广,电池加解锁与电动汽车品质和安全紧密联系,从而电池加解锁为电动汽车的“换电模式”重要的一环,因此,对电动汽车电池加解锁环节管控也就成为了重要任务。传统的“换电模式”中利用电机带动固件进行加解锁操作,通过旋转圈数判定加解锁是否成功,但无法及时发现加解锁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加解锁过程中易出现电池锁体磨损坏等质量问题,缩短电池锁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加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汽车电池换电系统,以实现了对加解锁过程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加解锁过程中的操作问题,避免了在加解锁过程中对锁体的损坏并延长锁体使用寿命,减少安全隐患。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解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解锁螺栓;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当所述解锁螺丝枪转动的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解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解锁螺栓解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加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加锁螺栓;控制所述加锁螺丝枪向所述待加锁螺栓的加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若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加锁螺丝枪以预设加锁扭矩值从第三角度继续向所述待加锁螺栓的加锁方向转动;当所述加锁螺丝枪转动的第四角度与第三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加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加锁螺栓加锁。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换电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的解锁控制方法对待换电汽车的电池上的待解锁螺栓进行解锁;更换所述待换电汽车中已解锁的电池;所述的加锁控制方法对待换电汽车的电池上的待加锁螺栓进行加锁。第四放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锁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解锁插入模块,用于控制解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解锁螺栓;解锁认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解锁模块,用于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解锁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解锁螺丝枪转动的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解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解锁螺栓解锁。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锁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加锁插入模块,用于控制加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加锁螺栓;加锁认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加锁螺丝枪在第四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待加锁螺栓的加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加锁模块,用于若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加锁螺丝枪以预设加锁扭矩值从第四角度继续向所述待加锁螺栓的加锁方向转动;加锁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加锁螺丝枪转动的第五角度与第四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加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加锁螺栓加锁。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电池换电系统,该系统包括:所述的解锁控制装置对待换电汽车的电池上的待解锁螺栓进行解锁;更换所述待换电汽车中已解锁的电池;所述的加锁控制装置对待换电汽车的电池上的待加锁螺栓进行加锁。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解锁控制方法或所述的加锁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控制加解锁螺丝枪向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加解锁螺丝枪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加解锁认帽角度阈值;若加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加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加解锁螺丝枪以预设加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待加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当加解锁螺丝枪转动的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加解锁角度阈值时,确定待加解锁螺栓解锁,解决加解锁过程中的操作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导致加解锁过程中锁体损坏,减少锁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用户的安全隐患问题,实现加解锁过程中及时发现操作及锁体问题,避免在加锁过程中对锁体的损坏并延长锁体使用寿命,减少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方法的解锁认帽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方法的解锁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加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加锁控制方法的加锁认帽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加锁控制方法的加锁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提供的一种汽电池换电系统的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换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换电系统的换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螺栓需要解锁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解锁装置、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和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0、控制解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解锁螺栓;其中,待解锁螺栓为处于被固定件上任意位置上的加锁后螺栓,即已加锁螺栓,用于将固定件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待解锁螺栓可以是固定件上需要被解锁的已加锁螺栓。其中,解锁螺丝枪为在解锁操作过程中,可以带动待解锁螺栓向解锁方向转动任意装置或工具,在这里不做进一步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控制解锁螺丝枪带动待解锁螺栓进行解锁之前,需要将解锁螺丝枪插入待解锁螺栓中,以便于在解锁过程中解锁螺丝枪带动待解锁螺栓向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步骤S120、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解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解锁螺栓;/n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n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n当所述解锁螺丝枪转动的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解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解锁螺栓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解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解锁螺栓;
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
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
当所述解锁螺丝枪转动的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解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解锁螺栓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扭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认帽扭矩值阈值;
所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包括:
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扭矩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认帽扭矩值阈值,则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扭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认帽扭矩值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扭矩值小于预设解锁认帽扭矩值阈值,则将所述解锁螺丝枪的解锁认帽次数加1,并重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扭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认帽扭矩值阈值;
当所述解锁认帽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认帽次数时,确认解锁认帽失败;
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拔出所述待解锁螺栓并发送解锁认帽失败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则将所述解锁螺丝枪的解锁认帽次数加1,并重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解锁认帽角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拧松角度阈值;
所述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包括:
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拧松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以预设解锁扭矩值从第一角度继续向所述待解锁螺栓的解锁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拧松角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小于所述预设解锁拧松角度阈值,则将所述解锁螺丝枪的解锁判断次数加1,并重新判断所述解锁螺丝枪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拧松角度阈值;
当所述解锁判断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解锁判断次数时,确认解锁失败;
控制所述解锁螺丝枪拔出所述待解锁螺栓并发送解锁失败消息。


7.一种加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加锁螺丝枪对准并插入待加锁螺栓;
控制所述加锁螺丝枪向所述待加锁螺栓的加锁方向转动,并判断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
若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的转动角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加锁螺丝枪以预设加锁扭矩值从第三角度继续向所述待加锁螺栓的加锁方向转动;
当所述加锁螺丝枪转动的第四角度与第三角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螺栓加锁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加锁螺栓加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加锁螺丝枪在第五预设时间内的扭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加锁认帽扭矩值阈值;
所述判断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加锁认帽角度阈值,包括:
若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内的扭矩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加锁认帽扭矩值阈值,则判断所述加锁螺丝枪在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内的转动角是否小于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益晴邱胜国蔡瑜卞怀朋李文强赵飞袁丹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