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测量低能β辐射体之辐射活性的方法,从标准样品的计数效率和被测样品的计数率间之关系导出回归式,经过种种校正,使以住之自动效率跟踪法难于测量低能β辐射体洗性的缺点获得解决,达到可能测量的新方法。(*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放射线的测量方法在已往三十年中,应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进行放射性测量,实际上能测量的原子核种类,只限于氚和碳-14。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来测定放射性时,可采用外推标准法或样品通道比较法。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有一系列的,具有相同辐射活性,而淬灭程度不同的多个标准淬灭样品,制成淬灭校正曲线来定量放射性。但是市场上,只能买到氚和碳-14的淬灭样准样品,其他核素,因为半衰期短、没有标准淬灭样品可供使用,自制标准样品,虽非不可能,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上述理由,液体闪烁计数器,只是用来测量氚和碳-14的辐射活性,而对其他的放射性核素,只能测量其计数率。为了消除上述缺点,近年来日本研制了,能测定多种纯β辐射体和β-γ辐射体的放射性的自动效率示踪法。(参见专利申请号59-028678;HIshikawa.etal.Iut.J.Appl.Radia.Isst.Vol135,463(1984))以往的自动效率示踪法有以下内容。附图说明图1表示在液体闪烁计数器内藏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其储存器中标准样品的能谱1和被测样品放射性的能谱2。在图1中,分别设定N1,N2,…Nm为下限的道数,Nu为上限的道数。设各测量窗N1-Nu,N2-Nu,…Nm-Nu中,标准样品的计数效率分别为E1,E2,…Em(%),而被测样品的计数值为N1,N2,…Nm(计数/分),则E与n的关系可用如下的二次回归式表示。n=a1E21+b1E+C1(1)其中a,b1,C1为常数。图1中表示,只限于灵敏度水平(这里假定为N1)以上,实际上可能测到的窗范围,而在灵敏度水平以下的部分是不能测到的。但是,为了求得被测样品的放射性,应该求得由零到无限大的整个窗范围中,所具有的能谱总面积。因此,若要求得被测样品的计数率,需在二次回归式(1)中,标准样品的计数效率为100%时,所获得的计数率才有辐射活性(衰变/分)的含义。换言之,如果能够获得标准样品计数效率100%的数值,也就能得到被测样品计数效率为100%,于是就可求得被测样品辐射活性。用以上的方法求取被测试样放射性的情况,由图2的回归曲线(3)表示。图2横轴为标准样品的计数效率,纵轴相当于计数效率为100%的位置。从而回归曲线3与纵轴的交点,即为测定样品辐射活性值。以往的自动效率示踪法,对于具有碳-14以上能量的β辐射体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是,对于靠氚等β射线能量过低(最大能量18.6Kev)的辐射体,尤其是在淬灭程度强的氚样品,因其β射线能谱分布范围很窄,是不能采用以往的自动效率示踪法的。而氚是使用最频繁的重要放射性元素,因此,以往的自动效率示踪法,对它不能适用,这是最大的缺点。在自动效率示踪法中,为了能容易地将计数效率外推到100%,必须选用计数效率尽量高的标准样品。实际上,最大效率高于90%的标准样品正在使用。但是如果用这种标准样品,测量淬灭程度强的氚样品时,氚的能谱要比标准样品的能谱分布范围窄得多。所以,用以往测量窗来分割氚能谱时,在淬灭程度强的条件下,只能求得1,2区测量窗的数值,这是不适于自动效率示踪法的。要保证测量精度,必须要求有五个以上的测量窗的各自计数率。为了各测量窗都能测得计数率,要使相邻下限位置接近,于是标准样品计数效率变化范围很狭,只能得到如图2的回归曲线4。由非常短的回归曲线4,用上述(1)式求出100%的计数效率外推值、决不能获得正确的数值的。为了获得宽广范围的2次回归曲线,不宜采用已往自动效率示踪法的,最高计数效率90%以上以上的标准样品,而必须选用可测量窗中的最高计数效率,85%以下的标准样品才行。用氚作为标准样品,在氚的测量窗中测量氚标准样品,可获得图3所示的二次回归曲线5。然而从回归曲线5,即使用二次回归式(1)求出计数效率为100%的外推值,也不能获得氚的正确数值,此点已由实测让实。因而,决定修正系数f1后,在各测量窗的氚标准样品的计数效率E1,E2,…Em,乘上修正系数f1,求出校正后的计数效率f1E1,f1E2,…f1Em。于是,由原先(1)式所表示的二次回归式,就变成如下的二次回归式n=a2(f1E)2+b2(f1E)+c2(2)式中,a2,b2,c2为常数。而且,还要求放射性的被测样品,也规定修正系数f2,在各测量窗的计数率n1,n2,…nm,乘以f2给出修正后的计数率f2n1,f2n2,…f2nm再由此可得到如下的二次回归式(3)f2n=a3(f1E)2+b3(f1E)+c3(3)式中a3,b3,c3为常数。以上的情形示于图3。如果用回归曲线5来外推计数效率100%位置的纵座标,则其外推线太长,不能正确地得到辐射活性的值。所以,先把回归曲线5向计数率高的方向作平行移动,求得回归曲线6。再将回归曲线6向计数率高的方向平移,而得到靠近纵轴的回归曲线7,由此才能获得正确的外推值。至于修正系数f1和f2,则由以下方法求得。即,氚标准样品在两个测量窗,测量而得的计数效率之比值,定出f1。又同样地,由被测样品计数率之比值,定出f2。此时应选定测量窗,使f1的值在0.5≤f1≤2.0的范围内。f2的值也在0.5≤f2≤2.0的范围内。2次回归式( )未必完全在二次回归式(1)的延长线上,有若干偏差。因此,与回归曲线完全不平移的原先的自动效率示踪法不同,所以由2次回归式(3),在计数效率为100%时,也不能将计数率作为被测样品的辐射活性。因此,需要作第3次修正,即由标准样品的辐射活性,与二次回归式(3)所得的外推值的比值,作为修正系数f3。例如,将f3与该标准样品在两个测量窗中测出的计数比R的关系,表示成如下2次回归式。f3=a4R2+b4R+C4(4)式中a4,b4,c4为常数。由2次回归式(3),所得被测样品的外推值,乘以2次回归式(4)求得的f3值,就是被测样品的正确辐射活性。用自动效率示踪法来,来测量氚的辐射活性时,必须采用比以往的自动效率跟踪法,更低的计数效率标准样品。但是,使用此种标准样品,难以获得正确的外推值。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将2次回归式(1)乘以修正系数f1,而得到2次回归式(2),再乘以修正系数f2得到2次回归式(3)。接着,用二次回归式(3)求出了计数效率为100%时的值。然后,再从二次回归式(4),导出修正系数f3,对其进行修正,而最后确定辐射活性。原先的自动效率示踪法,与本专利技术有如下的不同之处。原先的方法,因为使用了计数效率高的标准样品,所以不需要修正系数,只用二次回归式(1)就能求得被测样品的辐射活性。但是原先的方法,不可能确定重要的氚的辐射活性。本专利技术为了求得氚的辐射活性,必氩捎眉剖式系偷谋曜佳贰R虼耍挥枚位毓槭剑 )就不能得到氚的辐射活性。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氚和碳-14的混合被测样品,进行解析测量。实施例1在各测量窗的标准样品的计数效率和被测样品的计数率,列于表1 在表1中,序号1与序号7的计数效率比为1.417,将它作为修正系数f1,同样的它们的计数率之比为1.271,将其作为修正系数f2。将f1乘以表1的各个计数效率,得到修正后的计数效率,再将f2乘以各个计数率,求得修正后的计数率(表2)。 表1的计数效率与计数率的关系,表1的计数率与表2的修正后的计数效率的关系,以及表2的修正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低能β射线用自动效率示踪法,其特征在于,用液体闪烁体测量低能β辐射体时,采用在所用的测量窗范围内,最高计数效率在85%以下的标准样品,在脉冲幅度分析器的上限和下制间,确定几个测量窗,同时测得标准样品在各测量窗的计数效率,并以修正系数,对计数率作修正,而得到修正后的计数效率,再在与测定标准样品相同的测量窗中,同时测得被测样品在各测量窗的计数值,并用修正系数加以修正,而得到修正后的计数值,用上述修正后的计数效率和修正后的计数值,决定回归式,再由另一个标准样品所得的修正系数,对在上述回归式的计数效率为100%时的计数值加以修正,所得的修正值即为被测试样的辐射活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河宽昭,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科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