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包括C轴力矩电机,C轴力矩电机下端转动设有可作水平旋转的旋转箱体,旋转箱体中心设有垂直于旋转箱体旋转中心摆动的电主轴,所述电主轴两侧的旋转箱体内分别设有同步驱动电主轴摆动的第一力矩电机、第二力矩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箱体的旋转运动和电主轴的摆动相结合,可在没有转台情况下完成工件的多面加工,电主轴安装在旋转箱体内采用力矩电机直接驱动方式,承载力强,可实现大扭矩动力传递和高精度定位,适用于高档五轴数控机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尤其是一种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中,工件安装在转台上进行加工位置的调整,配合电主轴的摆动完成对工件的多面加工。由于现有转台驱动一般采用电机带动凸轮机构实现转台的分度转换,使得机床传动结构较为复杂。如果在没有转台的机床上,仅依靠电主轴的摆动显然是无法完成工件多面加工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无转台情况下也能完成工件多面加工的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包括整体安装于机床主轴箱体内的C轴力矩电机,C轴力矩电机下端转动设有可作水平旋转的旋转箱体,旋转箱体中心设有垂直于旋转箱体旋转中心摆动的电主轴,所述电主轴两侧的旋转箱体内分别设有同步驱动电主轴摆动的第一力矩电机、第二力矩电机,第一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左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设在永磁定子内的转子,旋转箱体左侧内孔端部转动设有旋转套,旋转套前端正面与电主轴连接,旋转套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连接;第二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右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设在永磁定子内的转子,旋转箱体右侧内孔端部转动设有刹车轴,刹车轴前端正面与电主轴连接,刹车轴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连接。具体说,所述的C轴力矩电机包括安装盘,安装盘与旋转箱体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安装盘下端面与平面轴承外圈锁紧,安装盘上端面固定有C轴定子,C轴定子内设有C轴转子,C轴转子通过转子垫与平面轴承内圈连接,旋转箱体上端外圆同轴装配在平面轴承孔内。进一步地,所述C轴转子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C轴转子内孔之间设有刹车座,刹车座上端通过法兰与C轴定子上端面固定,刹车座与连接轴间隙配合,刹车座下端面同轴安装有环套在连接轴外周的环抱刹车,连接轴下端面与旋转箱体贴合固连,连接轴上端面通过第一编码器轴设有第一编码器,第一编码器轴上端面设有旋转坦克链。为方便电主轴的安装,所述的旋转箱体内转动设有主轴箱,电主轴安装于主轴箱的内孔中,第一力矩电机的旋转套前端面与主轴箱左侧贴合固连,刹车轴前端面与主轴箱右侧贴合固连。所述的第一力矩电机还具有:安装在旋转箱体左侧水平内孔端部的第一轴承,旋转套与第一轴承内孔同轴配合,旋转套内孔中安装有油缸轴,油缸轴的内部油路与旋转套的内部油路连通而向电主轴输送冷却气、冷却油或切屑液。所述的第二力矩电机还具有:安装在旋转箱体右侧水平内孔端部的第二轴承,刹车轴与第二轴承内孔同轴配合,刹车轴后端面固连有第二编码器轴,第二编码器轴上安装有第二编码器,刹车轴后端外围设有刹车架,刹车架上同轴安装有环套在刹车轴后端外周的环形刹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旋转箱体的旋转运动和电主轴的摆动相结合,可以在没有转台的情况下完成工件的多面加工,电主轴安装在旋转箱体内,结构紧凑刚性好,电主轴的摆动采用力矩电机直接驱动方式,承载力强,运行平稳,可实现大扭矩动力传递和高精度定位,适用于高档五轴数控机床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箱体,2.电主轴,3.主轴箱,4.安装盘,5.平面轴承,6.C轴定子,7.C轴转子,8.连接轴,9.刹车座,10.环抱刹车,11.第一编码器轴,12.第一编码器,13.永磁定子,14.转子,15.旋转套,16.第一轴承,17.油缸轴,18.刹车轴,19.第二轴承,20.第二编码器轴,21.第二编码器,22.刹车架,23.环形刹车,24.旋转坦克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包括整体安装于机床主轴箱体内的C轴力矩电机,C轴力矩电机下端转动设有可作水平旋转的旋转箱体1,旋转箱体1中心设有垂直于旋转箱体1旋转中心摆动的电主轴2,所述电主轴2两侧的旋转箱体1内分别设有同步驱动电主轴2摆动的第一力矩电机、第二力矩电机。所述的旋转箱体1中心内腔内设有主轴箱3,主轴箱3通过其两侧的定位销与旋转箱体1中心内腔两侧转动连接,电主轴2安装于主轴箱3的内孔中,旋转箱体1和主轴箱3内部均设有相应的油路。所述的C轴力矩电机包括安装盘4,安装盘4与旋转箱体1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5,安装盘4下端内孔与平面轴承5外圈锁紧,安装盘4上端面固定有C轴定子6,C轴定子6内设有C轴转子7,C轴转子7通过转子垫与平面轴承5内圈连接,旋转箱体1上端配合安装在平面轴承5内孔内。所述C轴转子7内设有连接轴8,连接轴8与C轴转子7内孔之间设有刹车座9,刹车座9上端通过法兰与C轴定子6上端面固定,刹车座9与连接轴8间隙配合,刹车座9下端面同轴安装有环套在连接轴8外周的环抱刹车10,连接轴8下端面与旋转箱体1贴合固连,使得连接轴8内部油路与旋转箱体1内部油路连通,连接轴8上端面通过第一编码器轴11设有第一编码器12,以检测连接轴8的旋转功能,第一编码器轴11上端面通过小支架安装有旋转坦克链24。所述的第一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1左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13、设在永磁定子13内孔内的转子14以及转动设在旋转箱体1左侧内孔端部的旋转套15,具体说,位于旋转箱体1左侧水平内孔端部安装有第一轴承16,旋转套15与第一轴承16内孔同轴配合,旋转套15前端正面与主轴箱3左侧凸台面贴合固连,使得旋转套15内部油路与主轴箱3内部油路连通,旋转套15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14连接;旋转套15内孔中安装有油缸轴17,油缸轴17的内部油路与旋转套15的内部油路连通而向电主轴2输送冷却气、冷却油或切屑液。所述的第二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1右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13、设在永磁定子13内的转子14,旋转箱体1右侧内孔端部转动设有刹车轴18,刹车轴18前端正面与主轴箱3右侧凸台面贴合固连,刹车轴18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14连接。所述的旋转箱体1右侧水平内孔端部安装有第二轴承19,刹车轴18前端与第二轴承19内孔同轴配合,刹车轴18后端面固连有第二编码器轴20,第二编码器轴20上安装有第二编码器21,以检测刹车轴18的旋转功能,刹车轴18后端外围设有刹车架22,刹车架22上同轴安装有环套在刹车轴18后端外周的环形刹车23。用于接入电源的线缆经过旋转坦克链24,穿过C轴力矩电机的连接轴8的中心孔和旋转箱体1进入到主轴箱3与电主轴2连接;油和气自上而下,经过连接轴8和旋转箱体1内部的油路通入油缸轴17内部油路,再经过旋转套15的内部油路连通主轴箱3的内部油路,形成实现电主轴2冷却和打刀功能的油液回路。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包括整体安装于机床主轴箱体内的C轴力矩电机,C轴力矩电机下端转动设有可作水平旋转的旋转箱体,旋转箱体中心设有垂直于旋转箱体旋转中心摆动的电主轴,其特征是:所述电主轴两侧的旋转箱体内分别设有同步驱动电主轴摆动的第一力矩电机、第二力矩电机,第一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左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设在永磁定子内的转子,旋转箱体左侧内孔端部转动设有旋转套,旋转套前端正面与电主轴连接,旋转套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连接;第二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右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设在永磁定子内的转子,旋转箱体右侧内孔端部转动设有刹车轴,刹车轴前端正面与电主轴连接,刹车轴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包括整体安装于机床主轴箱体内的C轴力矩电机,C轴力矩电机下端转动设有可作水平旋转的旋转箱体,旋转箱体中心设有垂直于旋转箱体旋转中心摆动的电主轴,其特征是:所述电主轴两侧的旋转箱体内分别设有同步驱动电主轴摆动的第一力矩电机、第二力矩电机,第一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左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设在永磁定子内的转子,旋转箱体左侧内孔端部转动设有旋转套,旋转套前端正面与电主轴连接,旋转套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连接;第二力矩电机包括安装在旋转箱体右侧水平内孔内的永磁定子、设在永磁定子内的转子,旋转箱体右侧内孔端部转动设有刹车轴,刹车轴前端正面与电主轴连接,刹车轴前端背面通过转子垫与转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其特征是:所述的C轴力矩电机包括安装盘,安装盘与旋转箱体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安装盘下端面与平面轴承外圈锁紧,安装盘上端面固定有C轴定子,C轴定子内设有C轴转子,C轴转子通过转子垫与平面轴承内圈连接,旋转箱体上端外圆同轴装配在平面轴承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同步力矩电机双轴摆头,其特征是:所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子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德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