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90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包括喷盘本体,喷盘本体上从外圈向轴心依次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喷盘本体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与若干个第一喷孔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进水口与若干个第二喷孔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第三进水口与若干个第三喷孔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喷盘本体上分别设置了三组喷孔,三组喷孔的孔径依次减小,且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依次增大,通过接入不同的进水口,从而实现加工不同粒度的铜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
本技术属于铜粉雾化
,具体涉及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铜粉的生产是由电解铜板熔化为铜水后,经水雾化处理成为粉末状的初产品。现有技术的铜粉雾化喷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个雾化喷盘上喷头的直径是统一的,只能生产出铜粉粒度相同的铜粉,如需生产不同粒度的铜粉则需要对喷盘进行更换,因此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包括喷盘本体,喷盘本体上从外圈向轴心依次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喷盘本体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与若干个第一喷孔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进水口与若干个第二喷孔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第三进水口与若干个第三喷孔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的孔径依次减小,第一喷孔、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依次增大。优选的,第一喷孔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第一夹角a为25-30度。优选的,第二喷孔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第二夹角b为31-40度。优选的,第二喷孔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三夹角c,第三夹角c为41-45度。优选的,第一喷孔的孔径为6mm,第二喷孔的孔径为4mm,第一进水口的孔径为2mm。优选的,喷盘本体的内部位于第二喷孔和第三喷孔之间设有第一冷却水路,且喷盘本体的内部位于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之间设有第二冷却水路,第一冷却水路与第二冷却水路连通。优选的,喷盘本体的圆周上对称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口与第一冷却水路连通,冷却水出口与第二冷却水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喷盘本体上分别设置了三组喷孔,三组喷孔的孔径依次减小,且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依次增大,通过接入不同的进水口,从而实现加工不同粒度的铜粉;2、本技术在喷孔之间设置了冷却水路,通过冷却水对喷孔进行降温,从而,加大铜溶液流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喷盘本体;2、第一进水口;3、第一喷孔;4、第二喷孔;5、第三喷孔;6、第二进水口;7、第三进水口;8、第一连通管;9、第三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11、第一夹角a;12、第二夹角b;13、第三夹角c;14、冷却水进口;15、冷却水出口;16、第一冷却水路;17、第二冷却水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包括喷盘本体1,喷盘本体1上从外圈向轴心依次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喷盘本体1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水口2、第二进水口6和第三进水口7,其中,第一进水口2与若干个第一喷孔3通过第一连通管8连通,第二进水口6与若干个第二喷孔4通过第二连通管10连通,第三进水口7与若干个第三喷孔5通过第三连通管9连通,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的孔径依次减小,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依次增大。具体的,第一喷孔3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11,第一夹角a11为25-30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角a11为27度。具体的,第二喷孔4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12,第二夹角b12为31-40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夹角b12为35度。具体的,第二喷孔4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三夹角c13,第三夹角c13为41-45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夹角c13为43度。具体的,第一喷孔3的孔径为6mm,第二喷孔4的孔径为4mm,第一进水口2的孔径为2mm。实施例2,请参阅图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喷盘本体1的内部位于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之间设有第一冷却水路16,且喷盘本体1的内部位于第一喷孔3和第二喷孔4之间设有第二冷却水路17,第一冷却水路16与第二冷却水路17连通。具体的,喷盘本体1的圆周上对称设置有冷却水进口14和冷却水出口15,冷却水进口14与第一冷却水路16连通,冷却水出口15与第二冷却水路17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冷却水路16和第二冷却水路17对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进行冷却,加大铜溶液流的冷却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喷盘本体1上分别设置了三组喷孔,三组喷孔的孔径依次减小,且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依次增大,通过接入不同的进水口,从而实现加工不同粒度的铜粉;本技术在喷孔之间设置了冷却水路,通过冷却水对喷孔进行降温,从而,加大铜溶液流的冷却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的保护方案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与变换,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对本技术进行的各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包括喷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喷盘本体(1)上从外圈向轴心依次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喷盘本体(1)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水口(2)、第二进水口(6)和第三进水口(7),其中,第一进水口(2)与若干个第一喷孔(3)通过第一连通管(8)连通,第二进水口(6)与若干个第二喷孔(4)通过第二连通管(10)连通,第三进水口(7)与若干个第三喷孔(5)通过第三连通管(9)连通,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的孔径依次减小,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依次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包括喷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喷盘本体(1)上从外圈向轴心依次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喷盘本体(1)的外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水口(2)、第二进水口(6)和第三进水口(7),其中,第一进水口(2)与若干个第一喷孔(3)通过第一连通管(8)连通,第二进水口(6)与若干个第二喷孔(4)通过第二连通管(10)连通,第三进水口(7)与若干个第三喷孔(5)通过第三连通管(9)连通,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的孔径依次减小,第一喷孔(3)、第二喷孔(4)和第三喷孔(5)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孔(3)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11),第一夹角a(11)为25-3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粉雾化用喷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喷孔(4)对称分布设置在喷盘本体(1)中轴线两侧所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传舵吴治国汤传毛王志中汪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国传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