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在基带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并在所述第二流延区设置可拆卸的间隔件,在安装所述间隔件时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进行一次流延并干燥固化后,拆除所述间隔件,将若干第二着色陶瓷浆料进行二次流延并干燥固化,形成二次流延膜片,在二次流延膜片中,所述第一着色浆料对应所述第一流延区以及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对应第二流延区,经过排胶、烧结和加工后得到撞色陶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成熟,制得的撞色陶瓷相邻颜色之间连接紧密,一体成型,相邻颜色之间界限分明同时还能保持色彩鲜亮,不会串色,使得撞色陶瓷具有更强烈的撞色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撞色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陶瓷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但由于陶瓷本身颜色单一,在用于制备产品(例如移动设备的外壳)时不美观,现有的撞色陶瓷,都是在白色陶瓷背面喷涂彩色油墨或油漆,这种方式不仅不环保同时时间长了也会掉色,另外劣质油墨或油漆在与人体接触时也不安全。鉴于此,提供一种新的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同一基带上,所述基带上设置有若干相邻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流延区和所述第二流延区交错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流延区上设有可拆卸的间隔件,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一流延区一一对应且与所述间隔件相抵接;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在所述第一流延区内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拆除所述基带上的所述若干间隔件,得到一次流延膜片,所述一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间隔的第一子膜片,所述间隔对应所述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将若干第二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所述基带上,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二流延区对应,经过二次干燥固化后在一次流延膜片的基础上得到二次流延膜片,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第一子膜片和若干第二子膜片,所述第一子膜片和所述第二子膜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将若干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层叠铺设,经成型、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撞色陶瓷。优选的,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的固含量与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的固含量相同。优选的,所述拆除所述基带上的所述若干间隔件,之后包括:对所述第一子膜片朝向所述第二流延区一侧边缘进行平整加工和/或图案加工。优选的,相邻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和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颜色不同。优选的,所述流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50-90℃,流延速度0.5-5m/min;和/或,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流延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流延的厚度范围为0.01-2mm。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着色陶瓷浆料,包括以下步骤:将分散剂和复合粉体加入共沸混合溶剂中进行球磨分散均匀,并静置12-48小时,得到溶液a,其中,所述复合粉体包括1-20wt%着色剂和80-99wt%的陶瓷粉体,所述共沸混合溶剂占所述复合粉体的40-100wt%;将增塑剂沿溶液a的表面加入,使增塑剂在溶液a的表面形成增塑剂薄膜;将粘结剂加入所述增塑剂薄膜中,待粘结剂溶解于增塑剂中之后混匀,得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着色陶瓷浆料。优选的,所述共沸混合溶剂包括水、乙醇、甲乙酮、三氯乙烯、甲苯、二甲苯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两种;和/或,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酯、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丙烯酸乳剂和聚丙烯酸胺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占所述复合粉体的1-10wt%;和/或,所述塑性剂包括聚乙二醇、乙二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塑性剂占所述复合粉体的1-10wt%;和/或,所述分散剂包括乙氧基化合物、三乙醇胺、脂肪胺盐和鱼油中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占所述复合粉体的1-10wt%。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撞色陶瓷,所述撞色陶瓷由以上所述制备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所述壳体由以上所述撞色陶瓷制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以上所述壳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撞色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基带上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并且在所述第二流延区设置可拆卸的间隔件,在安装所述间隔件时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进行第一次流延并干燥固化后,拆除所述间隔件获得一次流延膜片,将若干第二着色陶瓷浆料进行第二次流延并干燥固化,形成二次流延膜片,其中二次流延膜片中,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对应所述第一流延区以及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对应第二流延区,经过排胶、烧结和加工后得到撞色陶瓷。本专利技术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成熟,制得的撞色陶瓷相邻颜色之间连接紧密,一体成型,相邻颜色之间界限分明同时还能保持色彩鲜亮,不会串色,使得撞色陶瓷具有更强烈的撞色视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基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撞色陶瓷的形成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基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撞色陶瓷的形成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它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同一基带上,基带上设置有若干相邻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交错设置,其中第二流延区上设有可拆卸的间隔件,第一着色陶瓷浆料与第一流延区一一对应且与间隔件相抵接,如图2中的(b)和图4中的(b)。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交错相邻设置是指第二流延区连接两个邻近的第一流延区之间,第一流延区连接两个邻近的第二流延区以此形成第一流延区-第二流延区-第一流延区-第二流延区-……间隔交错的结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图1和图4的第一流延区A和第二流延区B。可选的,基带上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可以为规则图形,如矩形(如图1中的第一流延区A和第二流延区B)、圆形或环形(如图3中的第一流延区A和第二流延区B)、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间隔件(如图2和图4中的间隔件M)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固体硬材质制成,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流延区,将第二流延区的面积填满以此在流延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时保证第一着色陶瓷浆料不会流至第二流延区内,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在流延过程中会与间隔件的边缘抵接。步骤S2,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在第一流延区内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拆除基带上的若干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n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同一基带上,所述基带上设置有若干相邻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流延区和所述第二流延区交错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流延区上设有可拆卸的间隔件,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一流延区一一对应且与所述间隔件相抵接;/n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在所述第一流延区内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拆除所述基带上的所述若干间隔件,得到一次流延膜片,所述一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间隔的第一子膜片,所述间隔对应所述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n将若干第二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所述基带上,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二流延区对应,经过二次干燥固化后在一次流延膜片的基础上得到二次流延膜片,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第一子膜片和若干第二子膜片,所述第一子膜片和所述第二子膜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n将若干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层叠铺设,经成型、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撞色陶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若干第一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同一基带上,所述基带上设置有若干相邻的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流延区和所述第二流延区交错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流延区上设有可拆卸的间隔件,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一流延区一一对应且与所述间隔件相抵接;
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在所述第一流延区内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拆除所述基带上的所述若干间隔件,得到一次流延膜片,所述一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间隔的第一子膜片,所述间隔对应所述第二流延区,所述第一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
将若干第二着色陶瓷浆料流延至所述基带上,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二流延区对应,经过二次干燥固化后在一次流延膜片的基础上得到二次流延膜片,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包括若干第一子膜片和若干第二子膜片,所述第一子膜片和所述第二子膜片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子膜片对应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
将若干所述二次流延膜片层叠铺设,经成型、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撞色陶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经过一次干燥固化后的固含量与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的固含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除所述基带上的所述若干间隔件,之后包括:
对所述第一子膜片朝向所述第二流延区一侧边缘进行平整加工和/或图案加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流延区和第二流延区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着色陶瓷浆料和所述第二着色陶瓷浆料颜色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撞色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50-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松,秦宏友,李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