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芯的发热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982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芯的发热线路,涉及电子烟雾化芯技术领域。本技术采用两条或多条线路并联的方式进行发热线路设计,并将线路中间进行连接,形成电桥结构,得到具有并联发热线路的电子烟雾化芯发热均匀,雾化口感更好,且该发热线路单点断线后仍可继续工作,寿命得到提升。此外,由于并联发热线路的线宽小于单线发热线路的线宽,烟油更容易延展至线路上形成油膜,降低了变味、糊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雾化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芯的发热线路


技术介绍

1、电子烟是一种新型烟草类电子产品,相较于传统烟卷,电子烟具有便携、随抽随停、烟雾量可控、烟雾有害物质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电子烟的烟气发生单元为雾化芯,电子烟雾化芯主要是由雾化芯基体和发热线路组成,基体具有供油、储油的功能,发热线路则可以产生热量,使附着的烟油雾化,基体与发热线路的相互配合,才能够保证电子烟的正常运行。

3、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单线的发热线路,该发热线路有设计简单,应用面广,适配性强,工艺简单的特点。但是受到单发热线路的形态影响,其易出现发热不均匀的情况,并且单线发热线路若出现线路亮点或断路后将无法工作,在使用寿命、雾化口感上存在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电子烟雾化芯的单线发热线路发热不均匀、雾化口感较差,且使用寿命较低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芯的发热线路,采用两条或多条线路并联的方式进行发热线路的设计,并将线路中间进行连接,形成电桥结构,得到的并联发热线路发热均匀,雾化口感更好,且单点断线后仍可继续工作,寿命得到提升。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芯。

3、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芯的发热线路,至少包括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并联在电源上,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桥3,所述电桥3将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分为至少两个并联电路,所述至少两个并联电路通过电桥3连接。

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6、本技术摒弃了市面上常见的单线发热线路设计,使用两条或多条线路并联的方式进行发热线路设计,并将线路中间进行多次连接,在增强结构形态稳定性的同时,形成电桥结构。由于本技术的线路之间为并联线路,当出现单点断线时,另一条并联的发热线路仍然可以工作,不会发生功能完全丧失的情况,而传统的单线发热线路的电路结构为串联结构,当线路上任意一点发生断线时,整个发热线路完全断线,丧失功能。因此,本技术的并联发热线路寿命较长。

7、同时,本技术的并联热线路中的电桥3能够平衡两端线路的电势,发热温度更稳均匀,即发热线路产生的温场更加均匀,雾化口感更好。

8、在理论情况下,发热线路材质均一,各处的烟油状态,发热线各处所处环境一致,工作时发热线路的各个位置温度应为均匀上升,均匀下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材质并不为完全一致,且烟油延展状态也不一样,单线发热线路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发生局部升温过快,导致线路发热不均匀,而并联发热线路由于其双线并联的电路结构,以及存在电桥结构的原因,电路阻值变化对整体线路影响较小,即避免了局部升温过快的情况,发热的均匀性要远优于单线发热线路,具体解释如下:

9、本专利技术的并联发热线路由平行线路组成并联的电路结构,线路之间通过电桥相互连接,且电桥部分阻值可忽略,因此可视为连接两边线路的电势相等,形成电势平衡,即单线发热线路为单回路的串联电路结构,而本技术的并联发热线路可等效为多段线路并联,然后串联的电路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发热线路1与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之间设有四个电桥3,分别是a、b、c、d,第一发热线路1与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之间通过电桥a、b、c、d连接在一起,电桥a、b、c、d将第一发热线路1与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之间分为四个并联电路,分别是a1与a2并联,b1与b2并联,c1与c2并联,d1与d2并联,e1与e2并联,四个并联电路通过电桥a、b、c、d串联在一起,第一发热线路1与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与电极的两端a0及b0连接。

10、对于串联电路,当某一个点的阻值增加r时,阻值变化就量:

11、△r=r2-r1=r+r-r=r

12、(其中△r为阻值变化量,r2为变化后阻值,r1为变化前阻值,r为初始阻值,r为单点的阻值变化量)

13、对于并联电路,当某一个点的阻值增加r时,阻值变化就量:

14、

15、(其中△r为阻值变化量,r2为变化后阻值,r1为变化前阻值,ra/rb并联电路单边初始阻值,r为单点的阻值变化量)

16、对两式进行对比发现:当某处阻值发生变化时,并联电路的整体阻值变化量远小于串联阻值,即并联电路抗阻值波动的能力更强,因此并联电路结构的阻值变化对整体的影响远小于串联电路,电路阻值变化对整体线路影响较小。

17、具体地,所述第一线路1与第二线路2平行设置。

18、具体地,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包括有若干段发热线路,若干段发热线路连接为弯折的发热线路。

19、其中,每两个电桥3连接点视为一段发热线路的两端,即电桥3将第一发热线路及第二发热线路分为若干段发热线路。

20、具体地,所述每段发热线路为直线形线路、弧形线路、半圆形线路中的一种。

21、具体地,所述若干段发热线路连接为s形弯折、或z形弯折、或x形弯折的发热线路。

22、通过限定每段线路以及若干段发热线路连接后的形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发热温度均匀性。

23、具体地,所述电桥3设置在每段发热线路的连接处。

24、更具体地,所述电桥3还设置在每段发热线路两端的任意位置处。

25、具体地,所述电桥3的数量为4~9个。

26、电桥3会影响两端线路的电势平衡,进而影响发热线路产生的温场的均匀性,通过控制电桥3的数量有利于保证电路阻值符合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发热均匀性。

27、具体地,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设有连接电极4,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通过连接电极4并联在电源的两端。

28、本技术具体保护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包括上述的发热线路及雾化芯基体,发热线路设置在雾化芯基体表面。

29、具体地,所述雾化芯基体为陶瓷,陶瓷表面的烟油包裹发热线路,形成油膜。

30、在雾化芯的结构中,发热线路处于紧贴在雾化芯基体表面且暴露在空气中的状态,在雾化芯工作过程中,处于雾化芯基体表面的烟油需要延展覆盖发热线路,包裹住发热线路,形成油膜,才能防止发热线路干烧,避免干烧引发糊芯。由于阻值和陶瓷基体的限制,并联发热线路的线宽要远小于单线发热线路,这使得使烟油更容易延展至线路上,形成油膜,减少了发热线路上没有烟油而干烧的可能性,降低变味甚至糊芯的风险,提升雾化口感。

31、具体地,所述发热线路为冲压件、或蚀刻件、或丝网印刷件。

32、其中,冲压件指冲压得到的发热线路,同样地,蚀刻件、丝网印刷件分别指蚀刻、丝网印刷得到的发热线路。

33、具体地,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与电桥3设置在陶瓷表面,围成的图形为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芯的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并联在电源上,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桥(3),所述电桥(3)将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分为至少两个并联电路,所述至少两个并联电路通过电桥(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包括有若干段发热线路,所述若干段发热线路连接为弯折的线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段发热线路为直线形线路、弧形线路、半圆形线路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段发热线路连接为S形弯折、或Z形弯折、或X形弯折的发热线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3)设置在每段发热线路两端的任意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设有连接电极(4),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的两端通过连接电极(4)并联在电源的两端。

7.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1至权6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线路及雾化芯基体,发热线路设置在雾化芯基体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为冲压件、或蚀刻件、或丝网印刷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基体为陶瓷,陶瓷表面的烟油包裹发热线路形成油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烟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与电桥(3)设置在陶瓷表面围成的图形为矩形、梯形、平椭圆形中的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芯的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并联在电源上,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桥(3),所述电桥(3)将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与所述第二发热线路(2)分为至少两个并联电路,所述至少两个并联电路通过电桥(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线路(1)及第二发热线路(2)包括有若干段发热线路,所述若干段发热线路连接为弯折的线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段发热线路为直线形线路、弧形线路、半圆形线路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热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段发热线路连接为s形弯折、或z形弯折、或x形弯折的发热线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热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思意姚伟昌姚柱标李毅戴高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