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包括底板和手柄;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中部并用于手持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方通和剪力墙模具接触的方通接触面和边摸接触面,进而在所述底板上形成通过所述方通接触面和所述边摸接触面作为基准面来确定的压槽接触面,并且所述压槽接触面与剪力墙的压槽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表观质量好;2、平整度好;3、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生产、吊装、运输、安装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式剪力墙与现浇连接处为防止漏浆以及涨模,在预制剪力墙处预留压槽,预制剪力墙两面压槽,一面为模台面,另一面为工装行成面,因工装面振捣时无法将气泡排除,拆模后会形成较多气泡,而且压槽工装为人工拆卸,较易变形,会导致压槽平整度达不到3mm,现浇连接处铝模平整度误差为2mm,因铝模与剪力墙均为刚性材料,误差会进行累加,铝模与压槽处会出现缝隙过大,导致浇筑混凝土时漏浆严重,形成蜂窝麻面,整体结构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目前剪力墙压槽的处理方法有两种:(1)采用工装进行固定5mm压槽片,待预制剪力墙达到脱模强度后工装拆模后进行修补,打磨处理;该方法存在以下两个不足:①混凝土浇筑时压槽片处无法将气泡排除,拆模后会有少量气泡;对气泡进行修补再打磨,构件的表观质量极差;②压槽工装为人工拆模,容易造成变形,拆模后压槽凹凸不平且打磨修补没有基准面进行比较,仍然会出现不平整、不光滑现象。(2)采用工装进行固定5mm压槽片,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拆除压槽工装,使用抹光板进行人工收平,此方法能够解决气泡问题,但是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拆除压槽片有以下两个足:①压槽人工收光时没有基准面,导致收光后能保持光滑但是平整度仍然达不到要求;②提前拆除压槽,剪力墙平面与压槽处的接缝处无法保持一条直线以及完整性,容易扭曲以及出现细微崩角,预制剪力墙表观质量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保证剪力墙压槽处平整光滑,保证预制剪力墙与铝模结合处缝隙小于3mm,减少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而导致连接处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保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安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包括底板和手柄;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中部并用于手持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方通和剪力墙模具接触的方通接触面和边摸接触面,进而在所述底板上形成通过所述方通接触面和所述边摸接触面作为基准面来确定的压槽接触面,并且所述压槽接触面与剪力墙的压槽接触。进一步,所述方通接触面和所述边摸接触面相对所述底板向上凸起,所述压槽接触面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平齐。进一步,所述方通接触面向上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边摸接触面向上凸起的高度。进一步,所述手柄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中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表观质量好:采用初凝前拆除压槽工装进行抹平,抹光,不需要二次修补,压槽处光滑且无色差;2、平整度好:采用两个基准面(通接触面和边摸接触面)确定一个平面(压槽接触面)的方法制作的工具收面较平整,能够与铝模通过泡沫胶封堵减少漏浆现象的发层;3、适用范围广:该工具能够适用于所有预制剪力墙、预外墙压槽收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板,2、手柄,3、方通接触面,4、边摸接触面,5、压槽接触面,6、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包括底板1和手柄2。所述手柄2通过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的中部。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方通和剪力墙模具接触的方通接触面3和边摸接触面4,进而在所述底板1上形成通过所述方通接触面3和所述边摸接触面4作为基准面来确定的压槽接触面5,并且所述压槽接触面5与剪力墙的压槽接触。所述方通接触面3和所述边摸接触面4相对所述底板1向上凸起,并且所述方通接触面3向上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边摸接触面4向上凸起的高度,所述压槽接触面5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平齐。本技术由底板1、手柄2、方通接触面3和边摸接触面4组成,其中压槽接触面5/底板1、方通接触面3和边摸接触面4均采用10mm厚钢板通过激光切割机切割焊接为一体,支撑杆6采用20*20mm,高50mm的方通与底板1焊接牢固,手柄2采用椭圆形把手与支撑杆6连接牢固;此工具能够解决剪力墙压槽出不平整、不光滑问题,前提是剪力墙模具设计时高度方向上表面距内边50mm内无遮挡物,保证收光工具能够沿剪力墙高度方向移动。剪力墙模具安装后,清理剪力墙模具上表面残留的混凝土碎块,在剪力墙模具宽度方向上表面压槽边缘处测量好距离,做好记号,剪力墙压槽片底面需清理干净,控制误差范围。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压槽位置振捣需充分,将大部分气泡排除,待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表面无水淤积时拆除剪力墙压槽工装,再次清理剪力墙模具上表面残留的混凝土碎块。将准备好的60*40mm的方通对准剪力墙模具拼装前做好的标记,宽的一面向下,利用磁力座对方通进行固定,将该工具一侧即边摸接触面4置于剪力墙模具高度方向的上表面,另外一侧即方通接触面3置于方通上,通过边摸接触面4和方通接触面3两个基准面确定一个压槽接触面5,握住手柄2,沿高度方向来回移动,将压槽抹平,利用2m靠尺进行测量,直至平整度达到2mm为止,撤掉方通与该工具,利用普通收光板进行磨光,从而达到剪力墙压槽即平整又光滑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手柄(2);所述手柄(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的中部并用于手持所述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方通和剪力墙模具接触的方通接触面(3)和边摸接触面(4),进而在所述底板(1)上形成通过所述方通接触面(3)和所述边摸接触面(4)作为基准面来确定的压槽接触面(5),并且所述压槽接触面(5)与剪力墙的压槽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手柄(2);所述手柄(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的中部并用于手持所述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方通和剪力墙模具接触的方通接触面(3)和边摸接触面(4),进而在所述底板(1)上形成通过所述方通接触面(3)和所述边摸接触面(4)作为基准面来确定的压槽接触面(5),并且所述压槽接触面(5)与剪力墙的压槽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压槽收光和压平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修,肖承友,秦康,骆念亲,潘华忠,罗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轨道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广西建工轨道装配预制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