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765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打磨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包括底座主体以及安装在底座主体表面的系统控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控制面板,所述底座主体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高度调节模块,所述高度调节模块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与底座主体平行,所述连接横杆的底面安装有红外识别模块和抛磨模块,所述底座主体的表面安装有旋转模块,旋转模块的顶端连接有夹紧模块,在转动外壳的内部安装第一电机、转动杆、第二电机、齿轮,方便放置台的转动以及角度偏转,在放置台的内部安装手轮、夹板、双向丝杆、顶紧弹簧、卡合胶垫,方便对机器人进行固定,降低工人手持机器人的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打磨
,具体涉及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
技术介绍
柔顺控制就是从力传感器取得控制信号,用此信号去控制机器人,使之响应这个变化而动作。柔顺性分为主动柔顺性和被动柔顺性两类。机器人凭借一些辅助的柔顺机构,使其在与环境接触时能够对外部作用力产生自然顺从,称为被动柔顺性;机器人利用力的反馈信息采用一定的控制策略去主动控制作用力,称为主动柔顺性,在进行柔顺机器人制造时,通常需要对机器人表面进行抛磨,现有的抛磨装置不方便对机器人配件进行固定,同时,大多通过工人手动进行操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工人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具有方便机器人的固定,减少安全隐患,方便翻转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包括底座主体以及安装在底座主体表面的系统控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控制面板,所述底座主体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包括底座主体(1)以及安装在底座主体(1)表面的系统控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控制面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高度调节模块,所述高度调节模块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横杆(3),所述连接横杆(3)与底座主体(1)平行,所述连接横杆(3)的底面安装有红外识别模块和抛磨模块,所述底座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旋转模块,旋转模块的顶端连接有夹紧模块,抛磨模块位于夹紧模块的上方,所述红外识别模块位于抛磨模块的一侧,所述底座主体(1)的底面四直角处刚性连接有吸盘底座(7)。/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包括底座主体(1)以及安装在底座主体(1)表面的系统控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控制面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高度调节模块,所述高度调节模块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横杆(3),所述连接横杆(3)与底座主体(1)平行,所述连接横杆(3)的底面安装有红外识别模块和抛磨模块,所述底座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旋转模块,旋转模块的顶端连接有夹紧模块,抛磨模块位于夹紧模块的上方,所述红外识别模块位于抛磨模块的一侧,所述底座主体(1)的底面四直角处刚性连接有吸盘底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模块包括转动外壳(6)、支撑杆(9)、第一电机(11)、转动杆(12)、第二电机(13)和齿轮(15),所述转动外壳(6)安装在底座主体(1)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3)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在转动外壳(6)的内部,所述转动杆(12)套接在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9)与转动杆(12)贯穿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15),所述支撑杆(9)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另一个齿轮(15),两个所述齿轮(15)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视觉感知的被动柔顺机器人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模块包括放置台(5)、夹板(8)、手轮(10)、双向丝杆(14)、顶紧弹簧(16)和卡合胶垫(17),所述放置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燕张丽宋江照陈昌铎田达奇韩孟洋党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