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齿圈清洗的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75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齿圈清洗的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前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门,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竖柱,所述竖柱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工件夹紧装置,所述工件夹紧装置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内壁且位于竖柱后侧固定安装有导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伸缩气缸、导轨座、电动滑动装置、转动电机及旋转杆等组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旋转杆的转动调节旋转杆的角度对内齿圈齿间进行清洁,通过伸缩气缸带动旋转杆升降,调节至合适的高度,通过电动滑动装置带动旋转杆前后移动,对内齿圈上的齿间间隙进行清理,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齿圈清洗的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清洗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齿圈清洗的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零件清洗机,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有机溶剂等用来清洗零件的机器,有机溶剂在机械零件表面的清洗以去除污染物的工业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国内通常仍在使用国外三十和四十年代已经淘汰的煤油和汽油等溶剂作为机械零件的清洗液,因为这些溶剂具有很大的火灾的隐患和危险,另外,汽油和煤油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回收循环使用的高消耗和高成本,并由此会带来的工作环境的环保问题(按照国际标准,所有的有机溶剂是不允许直接排放进入大气),以及客户对机械零件的清洗质量和重要性越来越重视的市场条件下,机械零件的高效和环保的清洗解决方案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内齿圈由于齿距之间的缝隙较为狭小,在清洗时不容易清洗干净,往往导致齿与齿之间的缝隙中留有油渍残渣等,通过人工清洗效率低下且清洗强度不高,故而需要一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内齿圈清洗的清洗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齿圈清洗的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前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门(13),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3),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竖柱(7),所述竖柱(7)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工件夹紧装置(5),所述工件夹紧装置(5)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2),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内壁且位于竖柱(7)后侧固定安装有导轨座(8),所述导轨座(8)顶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动装置(9),所述电动滑动装置(9)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10),所述伸缩气缸(10)的伸缩轴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齿圈清洗的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前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门(13),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3),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竖柱(7),所述竖柱(7)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工件夹紧装置(5),所述工件夹紧装置(5)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2),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内壁且位于竖柱(7)后侧固定安装有导轨座(8),所述导轨座(8)顶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动装置(9),所述电动滑动装置(9)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10),所述伸缩气缸(10)的伸缩轴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外侧固定套接有旋转杆(12),所述旋转杆(12)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可调节杆(18),所述旋转杆(12)顶部且位于第一可调节杆(18)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可调节杆(23),所述旋转杆(12)内部设置有挡板(21),所述第一可调节杆(18)及第二可调节杆(23)与挡板(2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0),所述旋转杆(12)两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9),所述第一可调节杆(18)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擦板(17),所述第二可调节杆(23)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擦板(22),所述套筒擦板(17)与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亮张进高宁刘继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