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28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包括车顶,所述车顶上设有排风口,以所述排风口为中心,所述车顶上端面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轨连接件,所述第一滑轨连接件上固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灭火机构,所述灭火机构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设有蓄水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客车的顶部通风以及客车内部自燃以后排烟和灭火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位于客车顶部的蓄水灭火器通过车顶排风扇口移入车厢内,通过热感应器控制电机转动,使得整个灭火装置通过与车顶的摩擦在车厢内移动到火源上方精准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交客车急剧增加。公交客车内属于人员密集且空间封闭的场所,其治安状况比较复杂,纵火、自燃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严重干扰了社会安定团结。目前公交客车配备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摆放位置一般离司机较远,并且公交车上人员拥挤,起火后处于极度混乱状态,灭火器不能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而公交客车起火,由于空间密闭,乘客几乎无逃生自救时间,易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亟待设计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既能起到通风排烟作用,又能起到及时灭火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解决了客车起火后,通风系统失效以及不能及时灭火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包括车顶,所述车顶上设有排风口,以所述排风口为中心,所述车顶上端面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轨连接件,所述第一滑轨连接件上固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包括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上设有排风口,以所述排风口为中心,所述车顶上端面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轨连接件,所述第一滑轨连接件上固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灭火机构,所述灭火机构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箱后侧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转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设有传动齿轮,所述蓄水箱后端面固定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控制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设有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上下对称固定设有两个第一锥齿轮,所述蓄水箱上下端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转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后侧固定设有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载通风装置,包括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上设有排风口,以所述排风口为中心,所述车顶上端面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轨连接件,所述第一滑轨连接件上固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灭火机构,所述灭火机构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箱后侧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转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设有传动齿轮,所述蓄水箱后端面固定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控制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设有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上下对称固定设有两个第一锥齿轮,所述蓄水箱上下端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转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后侧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杆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花键连接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所述支撑件端面固定设有移动第一电磁铁,所述移动腔靠近所述支撑件侧内壁固定设有移动第二电磁铁,所述移动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移动第一电磁铁通过移动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支撑件端面固定设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远离所述支撑件侧固定设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与所述车顶摩擦连接,所述蓄水箱前后端面各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下落滑槽,所述下落滑槽上滑动设有两个下落滑块,所述上侧下落滑块上端面与所述下落滑槽上侧内壁通过下落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下落滑块远离所述支撑件端面固定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内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支撑件端面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下对称固定设有移动轮,所述上侧两个移动轮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滑轨连接件右侧设有排风机构,所述排风机构包括所述第一滑轨连接件靠近所述排风口端面前后对称固定设有的两个扭簧箱,所述扭簧箱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排风口的扭簧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程北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