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及其筋膜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5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包括:主按摩部;中间按摩部,所述中间按摩部嵌设于主按摩部中间位置;驱动部,所述主按摩部连接于驱动部输出端。应用于本连杆式筋膜枪结构的筋膜枪,驱动部转动,进而带动与驱动部输出端连接的基体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基体靠近传动槽端的第一震动按摩头围绕传动槽槽口端周向转动,第一震动按摩头高频率震动,捶打深层肌筋膜,同时基体带动第一震动按摩头围绕传动槽槽口端周向转动,按摩肤触端,促进血液循环。本连杆式筋膜机构通过连杆连接于筋膜枪上,具有更稳定的使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及其筋膜枪
本专利技术涉及筋膜枪
,特别涉及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及其筋膜枪。
技术介绍
筋膜枪也称深层肌筋膜冲击仪,筋膜枪是一种软组织康复工具,通过高频率冲击放松身体的软组织,达到减少局部组织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现有的筋膜枪通常利用震动按摩头对肌肉进行捶打,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包括:主按摩部;中间按摩部,所述中间按摩部嵌设于主按摩部中间位置;驱动部,所述主按摩部连接于驱动部输出端。优选地,所述主按摩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与驱动部输出端连接;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开设于基体远离驱动部端中心位置,所述中间按摩部安装于传动槽槽口位置;第一震动按摩头,若干个所述第一震动按摩头以传动槽槽口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基体靠近传动槽端。优选地,所述中间按摩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限位转动连接于传动槽槽口位置;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开设于安装座靠近传动槽槽底端;第二震动按摩头,若干个所述第二震动按摩头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方形槽端;方形杆,所述方形杆滑动连接于方形槽内;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位于传动槽中心线位置,所述安装轴与方形杆同轴设置,所述安装轴与方形杆固定连接;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套设于安装轴上,所述轴承外圈滑动连接于传动槽内壁上;锁止块,所述锁止块连接于安装轴远离方形杆端;锁止槽,所述锁止槽开设于传动槽槽底端,所述锁止槽适配锁止块设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传动槽内壁上,所述第一滑槽开槽方向与所述传动槽中心线一致;钢性滑动块,所述钢性滑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钢性滑动块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电磁铁装置,所述电磁铁装置安装于第一滑槽内;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于传动槽内壁上,所述第二滑槽开槽方向与所述传动槽中心线一致;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动块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滑动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滑槽内壁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药液存储室,所述药液存储室设于基体内,并靠近第一震动按摩头设置;传动板,所述传动板沿传动槽中心线方向滑动连接于药液存储室内;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药液存储室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传动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药液存储室内壁连接;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开设于所述基体靠近传动槽端,所述出液孔连通药液存储室设置;加液孔,所述加液孔开设于基体侧端远离驱动部位置,所述加液孔连通药液存储室设置;传动室,所述传动室设于基体内;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通过转轴连接于传动室内;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穿设传动室和传动槽内壁设置,所述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绳体,所述绳体一端饶设于转轴上,所述绳体另一端穿设传动室、药液存储室、第二弹簧与传动板连接;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于传动槽内,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传动槽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弧形板与传动齿条固定连接;重力球,所述重力球通过摆杆铰接于安装轴上,所述重力球与弧形板内端滑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塞体,所述塞体安装于加液孔内。优选地,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于出液孔内。优选地,还包括:复位卷簧,所述复位卷簧安装于转轴上。一种筋膜枪,包括枪身和连接于枪身上的握把,所述枪身头部通过连杆安装有连杆式筋膜枪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筋膜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筋膜枪结构的主按摩部和中间按摩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筋膜枪结构的药液存储室和传动室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标号A放大图;图5为图3中标号B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筋膜枪结构的锁止块脱离锁止槽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筋膜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按摩部;2.中间按摩部;3.驱动部;11.基体;12.传动槽;13.第一震动按摩头;14.电磁铁装置;15.第二滑槽;16.第一滑动块;17.第一弹簧;18.药液存储室;19.出液孔;10.加液孔;21.安装座;22.方形槽;23.第二震动按摩头;24.方形杆;25.安装轴;26.轴承;27.锁止块;28.锁止槽;29.第一滑槽;20.钢性滑动块;51.传动室;52.传动齿轮;53.传动齿条;54.传动板;55.第二弹簧;56.绳体;57.弧形板;58.重力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包括:主按摩部1;中间按摩部2,所述中间按摩部2嵌设于主按摩部1中间位置;驱动部3,所述主按摩部1连接于驱动部3输出端。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不同于现有的筋膜枪通常利用震动按摩头对肌肉进行捶打,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部3带动主按摩部1转动,主按摩部1和中间按摩部2在对肌肉进行捶打的同时,主按摩部1和中间按摩部2在肤触端转动,按摩肌肉层,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肌筋膜的恢复效果。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按摩部1包括:基体11,所述基体11与驱动部3输出端连接;传动槽12,所述传动槽12开设于基体11远离驱动部3端中心位置,所述中间按摩部2安装于传动槽12槽口位置;第一震动按摩头13,若干个所述第一震动按摩头13以传动槽12槽口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基体11靠近传动槽12端。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驱动部3转动,进而带动与驱动部3输出端连接的基体11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基体11靠近传动槽12端的第一震动按摩头13围绕传动槽12槽口端周向转动,第一震动按摩头13高频率震动,捶打深层肌筋膜,同时基体11带动第一震动按摩头13围绕传动槽12槽口端周向转动,按摩肤触端,促进血液循环。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按摩部2包括: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限位转动连接于传动槽12槽口位置;方形槽22,所述方形槽22开设于安装座21靠近传动槽12槽底端;第二震动按摩头23,若干个所述第二震动按摩头23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座21远离方形槽22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按摩部(1);/n中间按摩部(2),所述中间按摩部(2)嵌设于主按摩部(1)中间位置;/n驱动部(3),所述主按摩部(1)连接于驱动部(3)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按摩部(1);
中间按摩部(2),所述中间按摩部(2)嵌设于主按摩部(1)中间位置;
驱动部(3),所述主按摩部(1)连接于驱动部(3)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及其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按摩部(1)包括:
基体(11),所述基体(11)与驱动部(3)输出端连接;
传动槽(12),所述传动槽(12)开设于基体(11)远离驱动部(3)端中心位置,所述中间按摩部(2)安装于传动槽(12)槽口位置;
第一震动按摩头(13),若干个所述第一震动按摩头(13)以传动槽(12)槽口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基体(11)靠近传动槽(12)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杆式筋膜枪结构及其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按摩部(2)包括:
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限位转动连接于传动槽(12)槽口位置;
方形槽(22),所述方形槽(22)开设于安装座(21)靠近传动槽(12)槽底端;
第二震动按摩头(23),若干个所述第二震动按摩头(23)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座(21)远离方形槽(22)端;
方形杆(24),所述方形杆(24)滑动连接于方形槽(22)内;
安装轴(25),所述安装轴(25)位于传动槽(12)中心线位置,所述安装轴(25)与方形杆(24)同轴设置,所述安装轴(25)与方形杆(24)固定连接;
轴承(26),所述轴承(26)内圈套设于安装轴(25)上,所述轴承(26)外圈滑动连接于传动槽(12)内壁上;
锁止块(27),所述锁止块(27)连接于安装轴(25)远离方形杆(24)端;
锁止槽(28),所述锁止槽(28)开设于传动槽(12)槽底端,所述锁止槽(28)适配锁止块(27)设置;
第一滑槽(29),所述第一滑槽(29)开设于传动槽(12)内壁上,所述第一滑槽(29)开槽方向与所述传动槽(12)中心线一致;
钢性滑动块(20),所述钢性滑动块(2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9)内,所述钢性滑动块(20)与轴承(26)外圈固定连接;
电磁铁装置(14),所述电磁铁装置(14)安装于第一滑槽(29)内;
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开设于传动槽(12)内壁上,所述第二滑槽(15)开槽方向与所述传动槽(12)中心线一致;
第一滑动块(16),所述第一滑动块(1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5)内,所述第二滑动块(16)与轴承(26)外圈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鲍浙杭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骑客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