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井冈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01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属于行李箱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行李箱本体,行李箱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提手,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行进轮,行李箱本体顶部面板的前半部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上半部均呈“空壳”状,该三个位置的内部均开设有前部开口的空腔,三个空腔相互贯通,整体呈倒“U”型状;行李箱本体顶部面板的空腔内部滑动设置有主桌面,行李箱本体左右两侧面板的空腔内部则均滑动设置有折叠桌面,主桌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两个合页与折叠桌面转动连接,每块折叠桌面的前沿均设置有定位件。该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可以十分平稳地放置物品,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影响行李箱本体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具体为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是人们在旅途过程中十分常用的工具。如今的行李箱无法在其上面平稳地放置物品,人们往往都无法借助行李箱平稳地吃泡面、喝饮料以及放置一些小物品等,对旅途候车中的人们来说,是十分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该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可以十分平稳地放置物品,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影响行李箱本体的外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所述行李箱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提手,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行进轮,所述行李箱本体顶部面板的前半部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上半部均呈“空壳”状,该三个位置的内部均开设有前部开口的空腔,三个空腔相互贯通,整体呈倒“U”型状;所述行李箱本体顶部面板的空腔内部滑动设置有主桌面,所述行李箱本体左右两侧面板的空腔内部则均滑动设置有折叠桌面,所述主桌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两个合页与所述折叠桌面转动连接,每块所述折叠桌面的前沿均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呈“方槽”状,所述折叠桌面的前沿滑动嵌入在所述定位件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行李箱本体的空腔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的走向呈倒“U”型。进一步的,所述主桌面前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布制的拉手。进一步的,两块所述折叠桌面远离所述主桌面一端的前沿均一体固定设置有限位凸块。进一步的,所述主桌面的后端以及所述行李箱本体顶部面板空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凸缘,且二者的凸缘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的外壁设置有若干防滑条纹。进一步的,所述主桌面和所述折叠桌面均为PU材质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在行李箱本体的顶部面板和左右两侧面板的内部隐藏式滑动设置有一块主桌面和两块折叠桌面,将主桌面和折叠桌面从行李箱本体内部滑出并通过合页展开之后,借助两个定位件可对主桌面和折叠桌面的展开结构进行定位,从而形成一个大面积的、结构稳固且水平的桌面,进而能够十分平稳地放置物品,并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隐藏式的结构也不会影响行李箱本体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展开主桌面和折叠桌面时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仅展开主桌面时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同时展开主桌面和折叠桌面时的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的行李箱本体和主桌面安装结构的剖面结构图。图中:1、行李箱本体;101、提手;102、行进轮;103、拉链;2、主桌面;201、拉手;3、折叠桌面;301、限位凸块;4、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行李箱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提手10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行进轮102,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前半部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上半部均呈“空壳”状,该三个位置的内部均开设有前部开口的空腔,三个空腔相互贯通,整体呈倒“U”型状;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空腔内部滑动设置有主桌面2,行李箱本体1左右两侧面板的空腔内部则均滑动设置有折叠桌面3,主桌面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两个合页与折叠桌面3转动连接,且主桌面2与折叠桌面3的厚度相等,并且当二者的夹角为180°时,二者的上下两端面均齐平,每块折叠桌面3的前沿均设置有定位件4,定位件4呈“方槽”状,折叠桌面3的前沿滑动嵌入在定位件4的内部,定位件4与折叠桌面3之间的接触具有紧凑性,二者之间的滑动也是具有阻尼的,这些阻尼的存在使定位件4不会在轻微抖动、轻微碰撞或者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折叠桌面3的前沿进行滑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将主桌面2从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空腔内滑出,随着主桌面2的滑出,两块折叠桌面3也被带动着逐渐从行李箱本体1左右两侧面板的空腔内滑出,当主桌面2和两块折叠桌面3完全从行李箱本体1的空腔内滑出之后(如图2所示),再通过合页翻转两块折叠桌面3,使主桌面2和两块折叠桌面3保持水平,并确保此时三者之间的夹角为180°,然后滑动调节两个定位件4,将两个定位件4分别移动至主桌面2和两个折叠桌面3的交界处(如图3所示),此时两块折叠桌面3被两个定位件4牢牢定位住,无法翻转回初始位置,主桌面2和两块折叠桌面3保持这样的展开状态,以供人们进行餐饮以及放置一些小物品,从而解决了人们在旅途候车过程中的一些不便,同时根据上述内容,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桌面2和两块折叠桌面3隐藏式的结构也不会影响行李箱本体1的外观。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行李箱本体1的空腔开口处设置有拉链103,拉链103的走向呈倒“U”型,这种形状正好顺应了行李箱本体1空腔开口的形状,拉上拉链103之后,主桌面2和两块折叠桌面3均被完全隐藏封闭起来,此时二者不会自行滑出,结构更加牢固,并且此时行李箱本体1的外形也更加美观。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主桌面2前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布制的拉手201,通过拉手201便于将主桌面2从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空腔内拉出。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两块折叠桌面3远离主桌面2一端的前沿均一体固定设置有限位凸块301,限位凸块301起到了对定位件4的限位作用,避免定位件4在滑动调节的过程中与折叠桌面3脱离。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主桌面2的后端以及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空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凸缘,通过二者凸缘的相互配合隔档,能够防止主桌面2与行李箱本体1脱离连接。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件4的外壁设置有若干防滑条纹,有效增大了定位件4外壁的摩擦力,使得在调节定位件4的过程中不易打滑。进一步的,主桌面2和折叠桌面3均为PU材质制成,该材质具有防水、防霉、不易变形、材质轻等优点,适用于长途携带以及户外使用。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提手(10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行进轮(102),其特征在于:/n所述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前半部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上半部均呈“空壳”状,该三个位置的内部均开设有前部开口的空腔,三个空腔相互贯通,整体呈倒“U”型状;/n所述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空腔内部滑动设置有主桌面(2),所述行李箱本体(1)左右两侧面板的空腔内部则均滑动设置有折叠桌面(3),所述主桌面(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两个合页与所述折叠桌面(3)转动连接,每块所述折叠桌面(3)的前沿均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呈“方槽”状,所述折叠桌面(3)的前沿滑动嵌入在所述定位件(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提手(10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行进轮(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前半部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上半部均呈“空壳”状,该三个位置的内部均开设有前部开口的空腔,三个空腔相互贯通,整体呈倒“U”型状;
所述行李箱本体(1)顶部面板的空腔内部滑动设置有主桌面(2),所述行李箱本体(1)左右两侧面板的空腔内部则均滑动设置有折叠桌面(3),所述主桌面(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两个合页与所述折叠桌面(3)转动连接,每块所述折叠桌面(3)的前沿均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呈“方槽”状,所述折叠桌面(3)的前沿滑动嵌入在所述定位件(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折叠小桌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本体(1)的空腔开口处设置有拉链(1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亮高芝蔡航姚绍文徐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