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摘果切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808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切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麦冬摘果切苗机,包括放料平台、前机架、后机架和正面挡板,前机架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中部纵向两侧设置有旋刀机构,后机架上设置有旋刀驱动机构、夹持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旋刀驱动机构与旋刀机构传动连接,夹持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传动机构与夹持机构传动连接,夹持机构将每株麦冬苗依次夹持并传送至旋刀机构处进行切割,全程采用夹持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夹持机构以及旋刀驱动机构‑旋刀机构的自动化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节约了人力成本;被夹持住的麦冬苗植株通过旋刀机构切割,操作规范,切割到位,避免了人工拉拽出现的破皮、断头和抽心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麦冬摘果切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苗机
,具体是指麦冬摘果切苗机。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中药材“麦冬”的采收,产区农民普遍采用的是梳状锯齿刀片,操作方法是手持麦冬苗叶部位,将麦冬根部放入梳齿槽内,用力拉拽,使麦冬根子断裂、从而将麦冬茎果从植株上分离。这种操作由于麦冬茎果是卡在梳齿刀片上拉断根须,造成了麦冬茎果的破皮、断头、抽心等损害、麦冬极容易被污染和感染、导致后期加工出的成品出现乌头、烂果、败色,影响了麦冬的品质和药效,再加上是纯人工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农户的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麦冬摘果切苗机,解决了麦冬采摘过程中的破皮、断头、抽心问题,同时解决了人工操作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麦冬摘果切苗机,包括放料平台、前机架、后机架和正面挡板,所述前机架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中部纵向两侧设置有旋刀机构,所述后机架上设置有旋刀驱动机构、夹持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旋刀驱动机构与旋刀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麦冬摘果切苗机,包括放料平台(1)、前机架(2)、后机架(3)和正面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2)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中部纵向两侧设置有旋刀机构(22),所述后机架(3)上设置有旋刀驱动机构、夹持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旋刀驱动机构与旋刀机构(22)传动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夹持机构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麦冬摘果切苗机,包括放料平台(1)、前机架(2)、后机架(3)和正面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2)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中部纵向两侧设置有旋刀机构(22),所述后机架(3)上设置有旋刀驱动机构、夹持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旋刀驱动机构与旋刀机构(22)传动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夹持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冬摘果切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5)和第二夹持机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冬摘果切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第一主动轴(8)、第一主动轮(9)和第一夹持带(10),所述第一主动轴(8)和第一主动轮(9)键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和第一主动轮(9)通过第一夹持带(10)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三导向轮(12)、第二主动轴(13)、第二主动轮(14)和第二夹持带(15),所述第二主动轴(13)和第二主动轮(14)键连接,所述第三导向轮(12)和第二主动轮(14)通过第二夹持带(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冬摘果切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和第一主动轮(9)呈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前部设置有力压轮(31)结构,所述力压轮(31)结构包括转轴(30)和力压轮(31),所述转轴(30)通过轴承固定在后机架(3)上,所述力压轮(31)与转轴(30)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的中部设置有滚筒平台(32),所述滚筒平台(32)的顶部与第二夹持带(15)接触,所述滚筒平台(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老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