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60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主体,所述的换向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燕尾部,所述的燕尾部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压痕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压痕来增加与电木粉的接触面积,增大换向片与电木粉的粘结力,进而提高了换向器的内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领域,具体为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
技术介绍
在换向器中主要的部件就是电木粉和换向片,换向片设置在电木粉的外侧,一般通过换向片一侧的燕尾部被电木粉包裹实现换向片与电木粉的结合,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换向片与电木粉的粘结力,还会在换向片的两端开槽,并安装定位环,实现所有换向片可以固定,不会因为比较大的离心力而出现飞片的现象,但是增加定位环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而且需要在换向片的两端开槽,会降低换向片的整体强度,影响换向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通过增加压痕来增加与电木粉的接触面积,增大换向片与电木粉的粘结力,进而提高了换向器的内部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主体,所述的换向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燕尾部,所述的燕尾部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压痕槽。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痕槽为圆弧凹槽,加工方便,而且增加的面积也比较大。作为优选,相对设置的压痕槽之间设置有凸起部,能进一步地增加接触面积,而且凸起部是与压痕槽同时形成的,比较方便。作为优选,同侧的相邻压痕槽之间的间距为1.8mm-2.2mm,保证了压痕槽的数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增加压痕来增加与电木粉的接触面积,增大换向片与电木粉的粘结力,进而提高了换向器的内部性能;2.无需再换向片两端开槽,保证了换向片的强度,增加了换向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换向片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换向片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主体2,所述的换向片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燕尾部6,所述的燕尾部6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压痕槽4。其中,所述的压痕槽4为圆弧凹槽,加工方便,而且增加的面积也比较大,而相对设置的压痕槽4之间设置有凸起部5,能进一步地增加接触面积,而且凸起部5是与压痕槽4同时形成的,比较方便。其中,同侧的相邻压痕槽4之间的间距为1.8mm-2.2mm,保证了压痕槽4的数量。本技术的换向片的工艺使用压燕尾模冲压模具对换向片进行二次加工,使其燕尾部6两侧各增加四个压痕槽4,相比于原先的平面结构,燕尾部6与填料接触的面积大大增加,将换向片设置在电木粉主体1的外部,压制成型,从而增加换向片与电木粉主体1间的粘结力,使换向器内部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换向器高速旋转时换向片的机械强度,最终提升电机的使用寿命。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主体(2),所述的换向片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燕尾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部(6)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压痕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主体(2),所述的换向片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燕尾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部(6)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压痕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设置有压痕的换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痕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平孙瑞良黄开锋朱晓琴王建国温和志傅静杰李涓娟张宏儿张均德
申请(专利权)人:华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