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50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套,所述外卡套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槽,所述外卡套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轴,所述外卡套的后端靠近活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槽,所述L型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电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电缆主体的内部靠近耐磨层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通过设置有外卡套、把手槽,便于人工移动电缆时使用,电缆外部设置有耐磨层,内部设置有双层绝缘、防火层、屏蔽层、防水层,防止电缆老化、耐高温、防水、防信号干扰,增加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
技术介绍
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电器仪表的连接线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传输线;现有的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电缆没有外卡套、把手槽,移动电缆较为费力,不便于人工使用,其次,电缆内部没有防火层、绝缘层、防水层、屏蔽层,电缆容易出现老化、短路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套,所述外卡套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槽,所述外卡套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轴,所述外卡套的后端靠近活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槽,所述L型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电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电缆主体的内部靠近耐磨层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填充层,所述电缆主体的内部靠近弹性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一层。优选的,所述电缆主体的外表面与外卡套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卡套与把手槽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卡套与活动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活动轴呈对称排布,所述活动轴与活动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活动板呈对称排布,所述外卡套与活动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L型槽设置于活动板内部,所述活动板为L型结构,所述L型槽与固定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栓为L型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外卡套的安装与拆卸使用。优选的,所述电缆主体与耐磨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层与弹性填充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填充层与绝缘一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一层数量为两组,所述绝缘一层呈对称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耐磨层与绝缘一层的使用。优选的,所述绝缘一层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绝缘一层与防火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防火层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防火层呈对称排布,所述防火层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火层的内表面与防水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数量为两组,所述防水层呈对称排布,所述防水层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层,所述防水层的内表面与屏蔽层的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层数量为两组,所述屏蔽层呈对称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以便于电缆主体具有防火、防水、防干扰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二层,所述屏蔽层与绝缘二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二层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绝缘二层呈环形排布,所述绝缘二层为圆柱结构,所述绝缘二层内部设置有电缆线,所述绝缘二层与电缆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线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电缆线呈环形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绝缘二层与电缆线的稳固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在人工移动电缆过程中,通过手持外卡套上端的把手槽,固定电缆,便于移动,需要更换移动电缆时,在L型槽作为滑动作用下,移动固定栓,使固定栓外表面沿着L型槽内表面滑动,直至固定栓后端外表面贴至L型槽内侧外表面时,在活动轴作为连接作用下,使两侧活动板由内向外移动,直至活动板运动轨迹达到终点时,便于外卡套的拆卸,使用较为便利,在电缆主体使用过程中,绝缘一层起到保护电缆线的作用,在电缆主体移动过程中,耐磨层起到较好的耐磨作用,发生火灾时,防火层起到较好的防火作用,防水层起到防水作用,屏蔽层有效的屏蔽其他信号的干扰,绝缘二层起到较好的保护电缆作用,防止电缆线短路的现象发生,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的外卡套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的电缆主体的侧剖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的电缆主体的侧剖图中A的放大图。图中:1、电缆主体;2、外卡套;3、把手槽;4、活动轴;5、活动板;6、L型槽;7、固定栓;8、耐磨层;9、弹性填充层;10、绝缘一层;11、防火层;12、防水层;13、屏蔽层;14、绝缘二层;15、电缆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电缆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套2,外卡套2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槽3,外卡套2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轴4,外卡套2的后端靠近活动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板5,活动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槽6,L型槽6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7,电缆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8,电缆主体1的内部靠近耐磨层8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填充层9,电缆主体1的内部靠近弹性填充层9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一层10。电缆主体1的外表面与外卡套2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便于外卡套2的稳固放置,外卡套2与把手槽3之间为固定连接,便于把手槽3的稳固放置,外卡套2与活动轴4之间为固定连接,活动轴4的数量为两组,活动轴4呈对称排布,活动轴4与活动板5之间为固定连接,活动板5的数量为两组,活动板5呈对称排布,外卡套2与活动板5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活动板5的开关使用,L型槽6设置于活动板5内部,活动板5为L型结构,L型槽6与固定栓7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固定活动板5,固定栓7为L型结构。电缆主体1与耐磨层8之间为固定连接,便于电缆主体1耐磨作用,耐磨层8与弹性填充层9之间为固定连接,弹性填充层9与绝缘一层10之间为固定连接,便于绝缘一层10的固定作用,绝缘一层10数量为两组,绝缘一层10呈对称排布。绝缘一层10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火层11,绝缘一层10与防火层11之间为固定连接,确保防火层11的稳固放置,防火层11的数量为两组,防火层11呈对称排布,防火层1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2,防火层11的内表面与防水层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确保防水层12的稳固放置,防水层12数量为两组,防水层12呈对称排布,防水层12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层13,防水层12的内表面与屏蔽层13的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确保屏蔽层13的稳固,屏蔽层13数量为两组,屏蔽层13呈对称排布。屏蔽层13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二层14,屏蔽层13与绝缘二层14之间为固定连接,确保绝缘二层14的稳固,绝缘二层14数量为若干组,绝缘二层14呈环形排布,绝缘二层14为圆柱结构,绝缘二层14内部设置有电缆线15,绝缘二层14与电缆线15之间为固定连接,电缆线15数量为若干组,电缆线15呈环形排布。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通过设置有外卡套2、把手槽3,在人工移动电缆过程中,通过手持外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套(2),所述外卡套(2)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槽(3),所述外卡套(2)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轴(4),所述外卡套(2)的后端靠近活动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槽(6),所述L型槽(6)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7),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8),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靠近耐磨层(8)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填充层(9),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靠近弹性填充层(9)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一层(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套(2),所述外卡套(2)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槽(3),所述外卡套(2)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轴(4),所述外卡套(2)的后端靠近活动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槽(6),所述L型槽(6)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7),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层(8),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靠近耐磨层(8)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填充层(9),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靠近弹性填充层(9)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一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1)的外表面与外卡套(2)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卡套(2)与把手槽(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卡套(2)与活动轴(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活动轴(4)呈对称排布,所述活动轴(4)与活动板(5)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5)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活动板(5)呈对称排布,所述外卡套(2)与活动板(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L型槽(6)设置于活动板(5)内部,所述活动板(5)为L型结构,所述L型槽(6)与固定栓(7)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栓(7)为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绝缘层耐高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1)与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义钱恺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前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