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线缆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50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线缆密封结构,其中,该线缆包括:线缆外被11、绝缘连通管12以及密封段13,其中,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所述绝缘连通管12从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向外延伸;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连通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与外部,用于在密封胶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平衡所述线缆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缆密封结构的灌胶方式对于压强较大的情况还是存在气泡,气密性差,且整机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线缆中设置的绝缘连通管,使得一般的线缆密封结构即可完成线缆的灌胶,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线缆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线缆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人工智能、5G、LoT突破融合的趋势下,各地加速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安防更是加深发展,使得安防领域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最大应用场景之一。随着高清化的渗入,作为重要环节的前端视频采集质量尤其关键。其中线缆是网络智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制造商在线缆组装的点胶工序时,往往采用高温加热加快胶水固化,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在加热固化过程中,线缆中的空气会在灌封槽的胶水中形成气泡,由于胶水的流体特性,气泡不能突破胶水表面,因此在固化后,灌胶槽内存在许多气泡,这些气泡对于设备的气密性存在较大隐患。目前主要采用室温固化、使用高性能胶水或者外加机器振动来避免气泡的产生,效果并不是很好。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线缆密封结构,属于电缆密封
该线缆密封结构包括线缆,线缆上具有密封段,密封段上具有切皮口;密封段上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上设置有灌胶槽;切皮口位于灌胶槽内,灌胶槽内灌注有密封胶。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灌胶槽,并使线缆的切皮口位于其内,切皮口内暴露的导体被灌注的密封胶所密封,有效提高芯线的气密性,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即使芯线数目较多时,该灌胶方式也能够一次完成密封,高效可靠。当芯线与外连接器连接时,其连接端部可基于外连接器进行适应性处理。相比现有技术的点胶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密封结构可采用灌胶方式,能够承受至少3kg的气压,气密效果更好。但是整机生产装配复杂,装配成本高且胶水使用量较多,成本较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线缆密封结构的灌胶方式对于压强较大的情况还是存在气泡,气密性差,且整机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线缆密封结构,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缆密封结构的灌胶方式对于压强较大的情况还是存在气泡,气密性差,且整机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包括:线缆外被11、绝缘连通管12以及密封段13,其中,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所述绝缘连通管12从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向外延伸;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连通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与外部,用于在密封胶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平衡所述线缆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在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之后处于密封状态。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通过打结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或者通过胶水密封端口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为软管。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长度为35至50厘米。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缆密封结构,包括:线缆1和密封设备2,其中,所述线缆1包括线缆外被11和绝缘连通管12,所述密封设备2包括点胶槽21,其中,所述线缆1上具有密封段13,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所述密封段13位于所述点胶槽21内,所述点胶槽21内灌注有密封胶,用于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所述绝缘连通管12从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穿过所述点胶槽21向外延伸,用于在密封胶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平衡所述线缆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可选地,所述密封设备2还包括堵头22,其中,所述堵头22套接在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边缘,所述堵头22与所述密封段13抵触相接。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在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之后处于密封状态。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通过打结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或者通过胶水密封端口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为软管。可选地,所述绝缘连通管12长度为35至50厘米。通过本技术的线缆,包括:线缆外被11、绝缘连通管12以及密封段13,其中,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所述绝缘连通管12从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向外延伸;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连通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与外部,用于在密封胶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平衡所述线缆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缆密封结构的灌胶方式对于压强较大的情况还是存在气泡,气密性差,且整机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线缆中设置的绝缘连通管,使得一般的线缆密封结构即可完成线缆的灌胶,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气密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线缆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线缆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线缆密封结构的示意图一;图4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线缆密封结构的示意图二;图5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线缆密封结构的示意图三。图中,1-线缆,11-线缆外被,12-绝缘连通管,13-密封段,2-密封设备,21-点胶槽,22-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线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线缆外被11、绝缘连通管12以及密封段13,其中,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所述绝缘连通管12从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向外延伸;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连通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与外部,用于在密封胶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平衡所述线缆内部与外部的气压。本技术中,所述绝缘连通管12,在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之后处于密封状态。本技术中,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通过打结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或者通过胶水密封端口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本技术中,所述绝缘连通管1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本技术中,所述绝缘连通管12为软管。本技术中,所述绝缘连通管12长度为35至50厘米。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缆密封结构,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线缆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线缆1和密封设备2,其中,所述线缆1包括线缆外被11和绝缘连通管12,所述密封设备2包括点胶槽21,其中,所述线缆1上具有密封段13,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所述密封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外被(11)、绝缘连通管(12)以及密封段(13),其中,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n所述绝缘连通管(12)从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向外延伸;/n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连通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与外部,用于在密封胶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平衡所述线缆内部与外部的气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外被(11)、绝缘连通管(12)以及密封段(13),其中,所述密封段(13)包括所述线缆外被(11)的切口;
所述绝缘连通管(12)从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向外延伸;
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连通所述线缆外被(11)的内部与外部,用于在密封胶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平衡所述线缆内部与外部的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连通管(12),在对所述密封段(13)进行密封之后处于密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连通管(12),用于通过打结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或者通过胶水密封端口的方式处于密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连通管(1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连通管(12)为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连通管(12)长度为35至50厘米。


7.一种线缆密封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甫超曹嘉俊楼晨孔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