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44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该货物递送装置应用于自动售货机,包括壳体和翻转机构,壳体具有入货口,翻转机构与壳体枢接,翻转机构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翻转机构能够相对壳体转动而具有接货位置和卸货位置,当翻转机构位于接货位置时,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由入货口进入容纳空间的货物;当翻转机构位于卸货位置时,第二支撑体上的货物被转移至第一支撑体,且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容纳空间内的货物向容纳空间外输送,从而顾客无需将手伸入至壳体内便可将货物取走,顾客取货操作便捷,并可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本技术涉及自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技术介绍
自动售货机用于自动售卖货物,能够24小时无人售货,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技术的自动售货机包括机柜,以及设置于机柜内的货架和货物递送装置,机柜的表面设置取货口,货物递送装置能够在自动售货机的货架和取货口之间递送货物,在货物递送装置出货时,货物递送装置与取货口相对,人手即可从取货口伸入货物递送装置内取出货物,然而相关技术的货物递送装置需要人手伸入货物递送装置内取出货物,有时候会存在不方便取出货物的问题,另外需要人手伸入货物递送装置内取货,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自动售货机的货物递送装置需要人手伸入货物递送装置内取出货物,取货不方便并且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货物递送装置,该货物递送装置应用于自动售货机,货物递送装置包括壳体和翻转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入货口,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壳体枢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翻转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而具有接货位置和卸货位置,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由所述入货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货物;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上的货物能被转移至所述第一支撑体,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内的货物向所述容纳空间外输送。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体还包括第一架体,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两个第一辊筒,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辊筒上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呈角度设置;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上的货物能被转移至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支撑货物并将货物向所述容纳空间外输送。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输送组件;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将货物朝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输送。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架体,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的两个第二辊筒,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二辊筒上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呈角度设置;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带用于支撑由所述入货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货物,并将货物朝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输送。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呈角度设置的支撑板;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货物。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体还包括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位置,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输送辊用于将货物由所述支撑板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货口处还设置有入货辊,当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入货辊用于将货物由所述入货口输送至所述第二支撑体。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货物递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组同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与所述入货辊传动连接。作为货物递送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机构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枢接,所述货物递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翻转机构在所述接货位置和所述卸货位置之间转动。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所述自动售货机包括机柜,以及上述任一方案中的货物递送装置,所述货物递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柜内,所述机柜内还设置有货架,所述机柜的表面设置有取货口;所述货物递送装置能够在所述货架和所述取货口之间递送货物,所述货物递送装置具有运动至所述取货口处的出货位置,当所述货物递送装置位于所述出货位置,且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体伸入所述取货口,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能够将货物输送至所述取货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及自动售货机,该货物递送装置应用于自动售货机,货物递送装置包括壳体和翻转机构,壳体具有入货口,翻转机构与壳体枢接,翻转机构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翻转机构能够相对壳体转动而具有接货位置和卸货位置,当翻转机构位于接货位置时,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由入货口进入容纳空间的货物;当翻转机构位于卸货位置时,第二支撑体上的货物能被转移至第一支撑体,且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容纳空间内的货物向容纳空间外输送。顾客无需将手伸入至壳体内便可将货物取走,顾客取货操作便捷,并可降低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货物递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翻转机构处于接货位置);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货物递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翻转机构处于卸货位置);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货物递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翻转机构处于卸货位置);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货物递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翻转机构处于卸货位置);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货物递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翻转机构处于接货位置);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售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货物递送装置;200-机柜;201-取货口;202-柜体;203-柜门;300-取货仓;400-触摸屏;10-壳体;110-入货口;120-开口;20-翻转机构;210-第一支撑体;220-第二支撑体;230-容纳空间;240-转轴;1-第一输送组件;11-第一辊筒;12-第一输送带;2-第一架体;3-第二输送组件;31-第二辊筒;32-第二输送带;33-输送辊;4-第二架体;41-支撑板;42-侧板;5-入货辊;6-第一驱动组件;61-第一电机;62-第一齿轮组;621-第一齿轮;622-第二齿轮;623-第三齿轮;624-第四齿轮;625-第五齿轮;626-第六齿轮;63-第二齿轮组;7-第二驱动组件;71-第二电机;72-第三齿轮组;721-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应用于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递送装置包括壳体(10)和翻转机构(20),所述壳体(10)具有入货口(110),所述翻转机构(20)与所述壳体(10)枢接,所述翻转机构(20)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支撑体(210)和第二支撑体(220),所述第一支撑体(210)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30),所述第一支撑体(21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n所述翻转机构(20)能够相对所述壳体(10)转动而具有接货位置和卸货位置,当所述翻转机构(20)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220)用于支撑由所述入货口(110)进入所述容纳空间(230)的货物;当所述翻转机构(20)位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220)上的货物能被转移至所述第一支撑体(210),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230)内的货物向所述容纳空间(230)外输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递送装置,应用于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递送装置包括壳体(10)和翻转机构(20),所述壳体(10)具有入货口(110),所述翻转机构(20)与所述壳体(10)枢接,所述翻转机构(20)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支撑体(210)和第二支撑体(220),所述第一支撑体(210)和所述第二支撑体(2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30),所述第一支撑体(21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
所述翻转机构(20)能够相对所述壳体(10)转动而具有接货位置和卸货位置,当所述翻转机构(20)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220)用于支撑由所述入货口(110)进入所述容纳空间(230)的货物;当所述翻转机构(20)位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220)上的货物能被转移至所述第一支撑体(210),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230)内的货物向所述容纳空间(230)外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210)还包括第一架体(2),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2)的两个第一辊筒(11),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辊筒(11)上的第一输送带(12),所述第一输送带(12)与所述第二支撑体(220)呈角度设置;
当所述翻转机构(20)位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体(220)上的货物能被转移至所述第一输送带(12),所述第一输送带(12)用于支撑货物并将货物向所述容纳空间(230)外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220)包括第二输送组件(3);
当所述翻转机构(20)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用于将货物朝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220)包括第二架体(4),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4)的两个第二辊筒(31),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二辊筒(31)上的第二输送带(32),所述第二输送带(32)与所述第一支撑体(210)呈角度设置;
当所述翻转机构(20)位于所述接货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带(32)用于支撑由所述入货口(110)进入所述容纳空间(230)的货物,并将货物朝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220)包括第二架体(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逢博张政民王鑫平宫蕾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